了解事例作用,议论更自如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5期   作者:陈周连
[导读] 根据很多高中语文老师侧重于事例的叙述和分析方法的教学,侧重于段落的用例形式教学,学生在写作议论文的过程中依然感茫然的现状,
        陈周连
        广东省遂溪县大成中学   广东   湛江         
        【摘要】根据很多高中语文老师侧重于事例的叙述和分析方法的教学,侧重于段落的用例形式教学,学生在写作议论文的过程中依然感茫然的现状,本文尝试换个角度,以议论文的基本框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序,试从事例功能的角度探讨议论文事例的运用思维,以补充议论文事例运用教学的内容,从思维上启发学生掌握事例的运用。
        【关键词】         事例        作用        议论        思维
        议论文是一种以论述道理为主的文体,它侧重于议论分析,强调的是逻辑的严密性。但不管论述什么道理,都是以客观世界的生活事实为依据的,是离不开形象思维的【1】(这里的形象思维指的是事例或者生活经验)。因此,在构思议论文,酝酿观点(道理)的时候,往往会基于一定的事实。在高中的议论文教学中,事例的运用是教学的重点之一。但本人发现一种现象,很多老师侧重于事例的叙述和分析方法的教学,侧重于段落的用例形式,尽管教得很努力,学生在写作议论文的过程中依然感茫然。本文尝试换个角度,以议论文的基本框架是什么(提出问题)、为什么(分析问题)、怎么办(解决问题)为序,试从事例功能的角度探讨议论文事例的运用,以补充议论文事例运用教学的内容,从思维上启发学生掌握事例的运用。  
一、摆事实、列现状,以引出文章的议题(多见于议论文的“是什么”部分)。
        议论文,尤其是时事评论,经常会看到文章开头部分运用事例,此处出现的事例并不是直接论证某个观点的正确,而是为了引出文章的议题,为后文的议论分析开好头。例如:
        时评《“无法呼吸”——美国种族歧视何时休》第二段:从明尼苏达到得克萨斯,从纽约到华盛顿,从佐治亚到加利福尼亚……连日来,“我无法呼吸”抗议活动在全美多地蔓延,民众对涉警种族暴力忍无可忍,他们手举标语上街抗议——“黑人的命也是命”“别国不会发生这种事” ……此段事例简述完之后,作者简要叙述了美社会民众和官方的反应策略,进而引出议题:在美国,正义真能得到伸张吗?为后文集中笔墨对这个议题做出回答(理由分析)起提纲挈领的作用。
二、同类举例,类比佐证对某人某事的看法或者观点(多见于议论文“为什么”部分)。
        议论文中,当需要就事论事,对人物行为进行分析,表达看法的时候,同类举例,类似于类比推理,以佐证自己的看法或观点。例如:
        1.《爱的尊严与奉献》(杨洋)第三段:在老王心里,负重的不是一沓欠款,而是像石头一样沉重的自尊。他感谢医院和老板的帮助,但更希望能用自己的劳动证明,他不是一个跪着祈求怜悯的男人。正如《礼记》中那个饥肠辘辘的齐人,他不会低下头来接过“嗟,来食”声声呼唤的一碗热粥,他宁愿坚守一份自尊,也不会接受施舍。
2. 学生作文《以专长跨界创业,上佳之选》第二段:首先,就小朱而言,他有着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于做电商的工作不存在技术上的难题。况且他的父母已然养蟹多年,如果进行网络销售,那么蟹的来源以及质量都有很好的保障。这样的条件很可能就使小朱的电商不断发展,或许小朱的卖蟹电商会使他扬名四方,独树一帜。正如北大才子创立了“一号”市场,包含了一号土猪、一号土鸡等如今畅销的农产品品牌,“一号”的老板便是北大经济学院专业毕业的,他运用自己的经济学头脑,并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进军农产品行业,将“一号土猪”打造成为名振全国的优质土猪肉,这也让他声名大起,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倘若他当初只是拘泥于自身的专业而进入证交所之类的机构工作,怎会有今日的辉煌?
        此两例都运用同类事件作为论据,类比论证作者就事论事的观点,很有说服力。引用例子连接词为“比如”、“正如”等。


 三、罗列事例,以例论证观点,体现道理来源于事实,增强观点的合理性(多见于议论文“为什么”部分)。
        “道理是抽象的,所谓抽象就是根据许许多多具体事实归纳出来,本身却不具体的意思。所以,说明一层道理,决不能就本身兜圈子说明,最好把可以推衍出这一层道理的典型事实举出来,这样的写作过程符合我们的思维过程。”【2】讲道理只就本身兜圈子,有可能架空立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得摆事实,以例论证道理(观点)。例如:
        1.《竞争——山羊的丛林法则》(杨洋)第四段:当然,我并不认为竞争与合作只有对立,相反在竞技体育和现实生活中,二者往往彼此依存。作者对此观点作了原因分析后,接着举例:中美、中日关系中从来都不缺少合作交流,但如果因此就否认在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存在的竞争,则把世界关系等同于童话世界。使用此例很好地论证了“竞争与合作往往彼此依存”的观点,体现了道理来源于事实,增强了观点的合理性。
        2.学生习作: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观点)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事例)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设问+因果分析)//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分析总结)  有时列举事例,需要对事例做因果分析,才能挖掘出事例所体现出的本质,即前面所提出的需要论证的观点,这样,段落开头“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就具有了说服力。
四、列举事例,巧妙完成“怎么办”(多见于议论文的“怎么办”部分)。
        议论文在对论点作了理由分析后,往往需要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有时有些方法和策略不易被读者理解,此时恰当地举例,往往既能让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又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例如:
        《不为吃食,不怕扯断——从好奇心谈科学精神》(杨洋)第三段:所以,我认为孩子大胆思考、敢于动手的行为是分外可贵的。我们应该尊重、保护孩子好奇的眼神和对未知的探索欲。我相信这样的精神和行为,是科学发展最强大的动力。(观点)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曾讲过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先生的儿子任性地夹起盘中的丸子,嚼过后将其吐到桌上,并称丸子已经变质,连续两次,众人皆瞠目。鲁迅先生不仅没有笑他,反而夹起后亲自偿验,并说丸子的确是坏的。萧红不禁感叹,先生做事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之处,特别是对孩子天性中好奇、锐思的一面,以及大胆动手、不惮顾忌的行为,既有理解包容,还有尊重与鼓励。(事例)文中列举鲁迅对孩子天性中的好奇、锐思的保护,对孩子的大胆动手、不惮顾忌行为的理解包容,用具体的事例进一步强调了“我们应该尊重、保护孩子好奇的眼神和对未知的探索欲”的观点,完成了议论文的“解决问题”(“怎么办”)部分。
        另外,议论文论证过程中,使用事例,可以列举正面例子,也可以列举反面例子,也可以正反结合;使用例子,可以单例,也可以多例,叙述例子要求简洁,根据观点取舍叙述内容。
        最后要补充说明的是,用例并不是事例的堆砌,议论文要以讲道理为主,举例子只是为了辅助讲道理,让道理更加有说服力,切不可以例代议。
        以上是从功能的角度来探讨议论文事例的运用,至于如何叙例、如何分析例子,前人已作了探讨和总结,此文就不再重复。

注释:
         【1】《中学语文教学  形象思维》温寒江编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6年版 116页
          【2】《文字 思想 说明的方法》  孙起孟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中学生写作思维能力培养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为2020YQJK352)的阶段性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