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在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5期   作者:梅丽芬
[导读]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技术也越来越成熟,被广泛的应用在生活各处。

        梅丽芬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陈涌聚龙小学 528319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技术也越来越成熟,被广泛的应用在生活各处。医学、管理学、计算机等许多领域都运用了智能技术。目前,教育部门已经将智能技术运用到小学教育的过程中了,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还能够为将来智能技术发展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关键词:智能技术 小学科学 应用
一、在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中应用智能技术的意义
        将智能技术引入小学科学的教育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智能技术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得了解知识。还可以使科学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更好的吸收知识。通过智能技术,还可以让学生对科学实验和观察产生极大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探究,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因此为了小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并保证小学生能够紧跟时代进步的步伐,充分的了解人工智能技术,老师有必要将其融入在日常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让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更好的感受到智能技术的便利和应用。
二、在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中应用智能技术的有效措施
(一)运用智能技术进行合理教学
        在运用智能技术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的结合课本内容,合理的将其进行融合并展示到日常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持续性的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小学科学课是探究为主的课程,因此智能技术可以很好的展示并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并且在智能技术的应用下还可以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进而是学生能够更好的接收知识并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解《池塘里的鲤鱼》时,书上是让学生进行金鱼的饲养并观察,而在课堂上的几十分钟里,学生并不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观察和学习,并掌握有关金鱼的相关知识,因此很多时候这种活动只是表面的进行。但是通过智能技术,老师不仅可以通过播放相应的视频,展示图片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鲤鱼的习性,还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拓展学习,了解更多的鱼类知识。老师还可以选择人工鱼模型来给学生进行讲解。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可以将动物从里到外进行模拟并生成模型。因此,老师可以通过模型近距离的给学生讲解鲤鱼的生理结构等知识。这样,科学知识不再是书本上的图画和枯燥的文字,而是能够更加真实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模型还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进行学习,深入的了解鱼类知识,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智能技术进行差异教学
        教育的本质终要回归到学生身上,教师要是想提升全班的学习成绩和能力,就需要在教学前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充分的预设和准备,要全面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而准备差异化教材,并且积极地探究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来应对学生的差异化。在一对多的课堂中,教师要及时掌握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兴趣差异,进一步实施因材施教。
        例如:在讲解《家里的兔子》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有的小学生可能能够说出兔子的外貌以及习性,而有的学生却不能够了解兔子的生活习性等。老师可以通过智能技术,让学生能够更充分的了解兔子。比如,有些学生好奇的是兔子的习性,有些学生想探究兔子的类型,或者想探知兔子相关的额外知识。因此,老师可以针对学生各中差异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可以将有相同问题的学生分成小组,然后老师给小组分发平板,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过后,让小组学生对其他学生进行讲解,不仅能够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还能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从而让学生能够产生学习兴趣。
(三)运用智能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由于儿童心理及生理发展特点,小学生不能够长时间注意力集中,因此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容易被自己感兴趣事物吸引,而仅仅依赖以往的教学活动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规律,设计生动有趣且能快速抓住学生好奇心的教学活动,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众所周知,智能技术融于教学是目前课堂变革的一个趋势,因此课堂的改变需要合理有效且灵活应用智能技术,以此实现高效互动的新型智慧课堂。
        例如,在讲解《一起种蔬菜》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利用栽种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以问题“怎么种蔬菜”刺激学生思考,然后出示实验材料,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栽种蔬菜过程的设想。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智慧挑组的方式挑选小组汇报员分享,分享完成后向其他小组发问,其他小组提出质疑或建议进而补充完善,以此来促进生生互动,引导学生之间互相解疑答惑。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平板推送相关学习资料和记录单,学生还可以把记录单回传给教师,优化了师生互动环节,调动了课堂氛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技术在小学过程中的展开越来越广泛,而智能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能够在学生了解智能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将小学生难以理解的科学知识,和以往表面的教学,进入深层次的教学和探究,让学生能够更有效的理解并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史加祥.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小学科学教育的变革与坚守[J]. 课程·教材·教法,2020,40(4):120-125.
[2]黄文政. 多元智能视野下小学科学探究任务的设计研究[D]. 浙江:宁波大学,2017.
[3]王宾. 小学科学课中AI智能与STEAM的巧妙结合[J]. 科学咨询,2021(2):146.
[4]王朝勇. 探索物联网技术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运用[J]. 新课程·小学,2019(10):156.
[5]王胜明,张慧芳,张晨晨,等. 人工智能视域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发展趋势与实践创新[J].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20,30(1):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