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柱超
贵州省普安县高棉乡高棉中学 贵州黔西南 561513
语言的积累对于学习语文十分重要,阅读好的文章,只停留在读上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摘抄优秀诗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提升言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摘抄成为阅读的一种习惯。
一、摘抄既促进了读后理解,又利于吸收借鉴。
蒲松龄于通途大道旁设座访行人,搜集奇闻轶事,记下无数札记,终于写成《聊斋志异》。郭沫若先生有言:“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均任歙张。”如果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汇、句式、段篇,下笔时就能辞直义畅,奔弛放达,任凭吞吐。那么,如何加强语言的积累呢?指导学生摘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摘抄习惯,积硅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
二、指导学生分类阅读摘抄
学生摘抄天马行空,不能有的放矢,不仅体会不到摘抄带来的实效,有时还会抑制学生组织积累语言的能力。所以我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指导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分类阅读和摘抄。
(一)、是知识类文章。中学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对未知世界有一种强烈的探究心理,天文、地理、政治、军事、历史、文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都会成为一类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些知识可以开阔视野,丰富头脑,增长见识。由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门别类搞好知识摘抄,鼓励学生建造自己的百宝箱和资料库。
(二)、是故事类文章。催人泪下的亲情故事、惊心动魄的求生故事,动人魂魄的沧桑巨变、感人至深的细节琐事,都会给我们的青年学生以太多的教益,这一类文章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锻造人的意志。可以指导学生多读这样的文章,做好摘抄,写出感受、思考和评析。
(三)、是哲理文章。有些名家如周国平、梁衡、余秋雨、毕淑敏、史铁生等人的散文、小说言约意丰,发人深思;有些杂志栏目如《读者》的“言论”、《青年文摘》的“滴水藏海”等所选文段全是些形式简约、内涵丰厚的语句,经常阅读这样的文字,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加深其对生活的思考,提高其对生活的认识。这样的文字学生也有兴趣搜集和整理,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写出心得体会和感悟。
(四)、是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的文章。中学生的记忆力好,模仿能力强,这样的文章如果读得多了,积累多了,运用语言的水平自然会得到显著提高。这类文章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审美层次和审美情趣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是名人传记和文学名著。名人的成长经历对中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名人为建功立业付出艰辛努力和辛勤汗水可以激励一部分学生争相仿效。这类书在学生中广有读者。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摘抄名人的典型事例,写写心得和读后感。至于文学名著,推介给学生时要慎重,要有选择,必要时需作出引导和指点。文学名著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其自身必然会有一定的时代烙印,中学生与名著有一定的距离,他们读名著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读。可以先给学生介绍情节大概和主要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自觉进入文学大师营造的世界中去,进而跟着大师和主人公一起悲欢离合,一起喜怒哀乐。读完后可以指导学生做好摘抄,交流感受,写出评论。
刘柱超
贵州省普安县高棉乡高棉中学 贵州黔西南 561513
语言的积累对于学习语文十分重要,阅读好的文章,只停留在读上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摘抄优秀诗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提升言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摘抄成为阅读的一种习惯。
一、摘抄既促进了读后理解,又利于吸收借鉴。
蒲松龄于通途大道旁设座访行人,搜集奇闻轶事,记下无数札记,终于写成《聊斋志异》。郭沫若先生有言:“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均任歙张。”如果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汇、句式、段篇,下笔时就能辞直义畅,奔弛放达,任凭吞吐。那么,如何加强语言的积累呢?指导学生摘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摘抄习惯,积硅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
二、指导学生分类阅读摘抄
学生摘抄天马行空,不能有的放矢,不仅体会不到摘抄带来的实效,有时还会抑制学生组织积累语言的能力。所以我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指导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分类阅读和摘抄。
(一)、是知识类文章。中学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对未知世界有一种强烈的探究心理,天文、地理、政治、军事、历史、文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都会成为一类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些知识可以开阔视野,丰富头脑,增长见识。由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门别类搞好知识摘抄,鼓励学生建造自己的百宝箱和资料库。
(二)、是故事类文章。催人泪下的亲情故事、惊心动魄的求生故事,动人魂魄的沧桑巨变、感人至深的细节琐事,都会给我们的青年学生以太多的教益,这一类文章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锻造人的意志。可以指导学生多读这样的文章,做好摘抄,写出感受、思考和评析。
(三)、是哲理文章。有些名家如周国平、梁衡、余秋雨、毕淑敏、史铁生等人的散文、小说言约意丰,发人深思;有些杂志栏目如《读者》的“言论”、《青年文摘》的“滴水藏海”等所选文段全是些形式简约、内涵丰厚的语句,经常阅读这样的文字,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加深其对生活的思考,提高其对生活的认识。这样的文字学生也有兴趣搜集和整理,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写出心得体会和感悟。
(四)、是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的文章。中学生的记忆力好,模仿能力强,这样的文章如果读得多了,积累多了,运用语言的水平自然会得到显著提高。这类文章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审美层次和审美情趣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是名人传记和文学名著。名人的成长经历对中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名人为建功立业付出艰辛努力和辛勤汗水可以激励一部分学生争相仿效。这类书在学生中广有读者。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摘抄名人的典型事例,写写心得和读后感。至于文学名著,推介给学生时要慎重,要有选择,必要时需作出引导和指点。文学名著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其自身必然会有一定的时代烙印,中学生与名著有一定的距离,他们读名著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读。可以先给学生介绍情节大概和主要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自觉进入文学大师营造的世界中去,进而跟着大师和主人公一起悲欢离合,一起喜怒哀乐。读完后可以指导学生做好摘抄,交流感受,写出评论。
三、在摘抄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指导摘抄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摘抄不仅要在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的前提下进行,而且要让摘抄与抄写生字词、书面回答课后问题等课外作业区分开来,在内容、形式、时间等方面给学生一个自由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可看书报,也可看杂志;可边读边抄,也可边抄边背;可以坐在家中的小书房慢慢品味抄写,也可以在学校挤休息时间快速阅读摘录。看自己所想看,写自己所想写,乐而为之,这样才能使摘抄成为学生的一种主动需要。
(二)、保证具有健康丰富的阅读内容。在学校,我利用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等,采用学校购买、个人捐献等形式积累图书。
书的种类繁多,文学、天文、地理、历史、自然、科普等,每一本书都经过精心挑选,不拘样式,不拘内容,同时逐渐淘汰一批内容陈旧、不合时宜的旧书,做到“保证营养”,健康丰富。在家庭,我们建议家长为孩子购买一些经典书籍,“大量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面广量大。学生的阅读面不限于课本、图书室的书、报刊资料、自己所拥有的课外书等书籍,优秀的网络文学、宗庙祠堂、纪念馆、风景名胜等场所,乡规民约、民情风俗、日常生活等都是学生阅读的广阔资源。
(三)、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我们将阅读列入语文计划教学时间,保证每周有两节连堂上的阅读课,同时不局限上课地点,可以是教室、阅览室,也可以是绿荫下、操场上、走廊里等,另外也不强求独立阅读,可以是两人、三人……甚至是小组阅读。我们改进了作业布置,将阅读带进家庭作业时间,保证每个学生每天至少有二十分钟的“家庭阅读”时间。
(四)、摘抄采用训练的方式,有层次地渐进。每读一本书,一段话,对于语文基础不太好学生,我们要求做到“应该在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句子下圈点、勾画,并多读几遍,如果能够背诵,那就更好;”对于一般学生,我们要求做到广泛阅读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阅读对象,精读;再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段落,摘抄下来,并想一想,说一说,好在哪里,然后把它们记下来;”对于具有较高阅读水平的学生,我们要求做到“学习浏览,进行预习性的大量阅读,收集与所学内容有关的材料、词句、文段,摘抄下来,并记录自己的‘读后感’,对文章进行自我简单的赏评式分析。
(五)、指导摘抄要与要求背诵相结合。心理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段,一个人一旦错过了发展记忆力的黄金时段,不能形成很多知识的、情感的、经验的丰富积累,将会给他的一生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所以,让学生边摘抄边背诵,是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记下那些应该记住且能记住的好东西,是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年龄段的记忆优势,是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的。而且,将摘抄的背诵下来,能使语言的积累更厚实。
(六)、渗透“习惯”二字。我们要求学生凡是读书,必做摘抄,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摘”,一定要摘最好、最美、最有意义的;“抄”,一定要抄写工整、要讲究抄的格式。
另外,我们还鼓励学生为自己的摘抄配上一些小小的插图或为摘抄本设计统一的版图。一来培养兴趣,二来学生在画画期间也在思考摘抄的内容,从而更好地回忆和积累。因为我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准备专门的“摘抄作业本”,所以一年下来,学生们都积累了不少阅读资料。由于是自己的“杰作”,很多同学表示“每次在做新的摘抄”时,都“会一页页地翻过去”。其实,这就是一个“阅读——摘抄——(瞬时)记忆——提取——(长效)记忆”的反复积累的完整过程。
学生通过摘抄,认识到有许多好处,如可以读到很多好文章,积累很多好词好句;以后作文会轻松很多,感到自己有话可写,“写出来的句子美了很多”;可以促使自己读得更认真,想得深入;可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可以留下一些重要资料,以备日后使用;可以进行练笔,提高叙述和说明的技巧;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培养创造性思维。
为了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中,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培养学生的摘抄习惯吧!
作者简介:刘柱超,研究方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单位:贵州省普安县高棉乡高棉中学三、在摘抄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指导摘抄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摘抄不仅要在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的前提下进行,而且要让摘抄与抄写生字词、书面回答课后问题等课外作业区分开来,在内容、形式、时间等方面给学生一个自由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可看书报,也可看杂志;可边读边抄,也可边抄边背;可以坐在家中的小书房慢慢品味抄写,也可以在学校挤休息时间快速阅读摘录。看自己所想看,写自己所想写,乐而为之,这样才能使摘抄成为学生的一种主动需要。
(二)、保证具有健康丰富的阅读内容。在学校,我利用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等,采用学校购买、个人捐献等形式积累图书。书的种类繁多,文学、天文、地理、历史、自然、科普等,每一本书都经过精心挑选,不拘样式,不拘内容,同时逐渐淘汰一批内容陈旧、不合时宜的旧书,做到“保证营养”,健康丰富。在家庭,我们建议家长为孩子购买一些经典书籍,“大量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面广量大。学生的阅读面不限于课本、图书室的书、报刊资料、自己所拥有的课外书等书籍,优秀的网络文学、宗庙祠堂、纪念馆、风景名胜等场所,乡规民约、民情风俗、日常生活等都是学生阅读的广阔资源。
(三)、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我们将阅读列入语文计划教学时间,保证每周有两节连堂上的阅读课,同时不局限上课地点,可以是教室、阅览室,也可以是绿荫下、操场上、走廊里等,另外也不强求独立阅读,可以是两人、三人……甚至是小组阅读。我们改进了作业布置,将阅读带进家庭作业时间,保证每个学生每天至少有二十分钟的“家庭阅读”时间。
(四)、摘抄采用训练的方式,有层次地渐进。每读一本书,一段话,对于语文基础不太好学生,我们要求做到“应该在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句子下圈点、勾画,并多读几遍,如果能够背诵,那就更好;”对于一般学生,我们要求做到广泛阅读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阅读对象,精读;再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段落,摘抄下来,并想一想,说一说,好在哪里,然后把它们记下来;”对于具有较高阅读水平的学生,我们要求做到“学习浏览,进行预习性的大量阅读,收集与所学内容有关的材料、词句、文段,摘抄下来,并记录自己的‘读后感’,对文章进行自我简单的赏评式分析。
(五)、指导摘抄要与要求背诵相结合。心理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段,一个人一旦错过了发展记忆力的黄金时段,不能形成很多知识的、情感的、经验的丰富积累,将会给他的一生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所以,让学生边摘抄边背诵,是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记下那些应该记住且能记住的好东西,是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年龄段的记忆优势,是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的。而且,将摘抄的背诵下来,能使语言的积累更厚实。
(六)、渗透“习惯”二字。我们要求学生凡是读书,必做摘抄,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摘”,一定要摘最好、最美、最有意义的;“抄”,一定要抄写工整、要讲究抄的格式。
另外,我们还鼓励学生为自己的摘抄配上一些小小的插图或为摘抄本设计统一的版图。一来培养兴趣,二来学生在画画期间也在思考摘抄的内容,从而更好地回忆和积累。因为我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准备专门的“摘抄作业本”,所以一年下来,学生们都积累了不少阅读资料。由于是自己的“杰作”,很多同学表示“每次在做新的摘抄”时,都“会一页页地翻过去”。其实,这就是一个“阅读——摘抄——(瞬时)记忆——提取——(长效)记忆”的反复积累的完整过程。
学生通过摘抄,认识到有许多好处,如可以读到很多好文章,积累很多好词好句;以后作文会轻松很多,感到自己有话可写,“写出来的句子美了很多”;可以促使自己读得更认真,想得深入;可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可以留下一些重要资料,以备日后使用;可以进行练笔,提高叙述和说明的技巧;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培养创造性思维。
为了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中,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培养学生的摘抄习惯吧!
作者简介:刘柱超,研究方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单位:贵州省普安县高棉乡高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