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现场工程造价信息管理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1期   作者:秦庆超
[导读]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繁荣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国内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同时项目的规模、投资越来越多,类型、内容越来越丰富,再加上目前国家对项目建设的环保性能、节能性、可持续发展性等越来越被重视,都使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的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有的甚至会对工程施工的进度造成很大的影响。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繁荣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国内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同时项目的规模、投资越来越多,类型、内容越来越丰富,再加上目前国家对项目建设的环保性能、节能性、可持续发展性等越来越被重视,都使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的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有的甚至会对工程施工的进度造成很大的影响。由于项目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不管是建筑方还是施工方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造成造价管理显得越发重要。对此,文章就施工进程中如何更好地做好和管理工程造价工作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造价管理
        1建筑工程造价有效控制的重要性
        对于项目施工,建筑工程造价是重中之重,直接决定着能否顺利、正常地推进施工工作,直接对建筑企业、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一般情况下,造价工作的组成有三个部分,即造价管理、项目预算和施工设计,涉及的内容和领域比较多,如经济学、建筑学等,因此在实际管控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该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有效解决造价中存在的不足。第一,从业人员可以根据工作立项中经济性、科学性的相关原则,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出最佳的决定。第二,项目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强化造价管理,有效监管工程投资、预算的全过程,从而达到科学降低施工成本的效果。第三,借助造价工作可以有效保障施工单位和投资单位的经济效益,履行专款专用的效果,以免施工进程中出现资金浪费、挪用,甚至贪污的情况。从上述三个方面可以了解到,建筑工程有效控制造价的质量和水平,关系企业资金的有效运用,为经济效益的提升、建设质量的提高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2现场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
        现场施工过程中控制造价主要是依托工程预算相关理念,借助法律、经济相关措施,有效解决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类施工管理和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当下,由于国内建设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因素,工程造价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足,增加了相应的投资资金。从总体上看,其主要有如下几项因素。
        2.1脱离施工过程实际
        施工过程中,一些管理人员过于重视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没有充分认识到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导致施工实际和预算不相符、不匹配;同时,一些从业人员对施工的流程、技术标准等不了解、不熟悉,仅仅凭借相关数据、价格等开展工作,导致出现实际价格和测算价格不匹配。之所以出现这些情况,除了从业人员自身能力因素,主要还是因为二者没有相互沟通协调,难以有效控制造价。
        2.2随意变更工程设计
        目前,一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操作流程,有的工期压力较大,因此强行开工,导致在设计、投资、合同等各方面没有准备充分。同时,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大幅度变更施工方案,导致出现大幅增加造价的情况,给科学有效的造价控制带来相应的挑战。
        2.3缺乏明确的施工合同条款
        没有明确的施工合同条款,不能够科学且明确地约定施工范围、相关计价形式、质量约定等,没有对潜在的投资风险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探讨,一旦出现偏差就会严重影响工程造价控制。
        2.4监理作用发挥不显著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业主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关系不明确,一旦确定监理合同,需要全方位实施监督。但是在当前的环境下,业主对变更造价工作有绝对的话语权,而有的业主不能够全方位地了解工程技术标准,随意删除或增加造价,没有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作用。
        2.5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管理建筑工程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存在,比如签证办理的过程中,缺乏正规的手续,不能够严格管理,导致签证内容不明晰,容易出现变更,使实际造价和预算不相符。

在施工之前及施工过程中,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缺乏科学性,不能够详细划分相关职责,一旦出现问题会出现责任相互推卸的情况,对正常的施工推进造成影响。对于施工原材料价格,没有详细充分地进行考虑,导致实际价格和预算价格有偏差,且幅度较大,这些情况的存在都会影响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
        3现场施工过程中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
        对当下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控制质量有待提升的情况,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措施予以解决,在提升工程质量的同时,实现造价管理质量的提升。
        3.1严把进货关
        施工材料是基础内容,通过相关研究可知,施工现场存在很多浪费施工材料的情况,会导致价提升,影响工程造价管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从材料的进货、验货到使用全过程进行科学管理。第一,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进行集中采购,货比三家,找到最合适的货物。第二,明确施工过程中采购物资的计划,严把质量关,一旦发现有质量不合格的物资,必须予以清退。评选供货商的等级,如果存在供货不及时、质量不合格等履约能力不强的商家,应当及时清除,取消其供货资格。第三,重点把控施工中人为损耗的情况,有效回收废旧材料,采取现场以旧换新制度。总之,通过强有力的措施,严把进货关。
        3.2科学制定施工方案
        借助项目全局的角度科学制定施工方案,注重施工安全,优化使用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等,实现高效产出。施工进程中定时召开现场施工人员、预算人员、商务人员联等。在项目实施阶段,工作人员应重视对项目质量的监管以及工程进度的控制,将工作内容落实到个人,进而减小施工企业运营风险,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3.3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现阶段,管理会计是会计行业的热门词汇,要想成为被建筑施工企业认可、符合建筑施工企业需求的财务管理人员,应具有扎实的财务基本功,如税务、管理、法律及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此外,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应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制订详细的企业培训计划,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由财务管理部门为牵头人,组织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邀请业务能力顶尖的讲师为参训人员进行讲解,帮助财务管理人员提升自身素质。
        3.4建立适合自身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从长远发展而言,建筑施工企业建立一套健全完善并且符合自身发展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至关重要的,这能够帮助其更好地应对财务风险。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借助定量、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盈利、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以及现金流量等各环节展开财务风险分析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切实可行的风险预警机制,计算分析企业财务数据。通过预警机制,一旦发现异常状况,管理人员就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降低财务风险损失。
        例如,在一个项目的建设前期,总包企业在选择分包商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好分包商入围数量及质量,然后选择有着较高信誉度、较高素质水平、较高施工技术水平的分包商,这样一来,能够有效降低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此外,在签订合同的过程当中,要认真分析合同内容,避免出现纠纷问题。合同中应明确工作时间、方式及工程款结算方式、违约条款等,同时要明确各方违约所需要承担的经济责任等。一旦发现其中某些合同条款内容存在不合理之处,建筑施工企业要拒绝签订并展开协商,以此最大限度地降低合同财务风险,降低经济损失。
        结束语
        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任何企业都是极其重要的存在,建筑施工企业为能够稳定地发展,应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资金管理,加大合同管理力度,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立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借此加大财务管理力度,从而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浅析施工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J].李均田,蒋晨.门窗.2012(12)
        [2]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研究[J].王静.建材发展导向.202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