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泉建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250014
摘要:市政工程在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特别是城市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呈现大规模、范围广的特点,为了满足城市内部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文章主要结合市政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市政工程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质量管理;管理问题
1 引言
建设市政工程的目的是确保城镇协调、稳定地发展。我国当前的市政工程发展水平还有待提升,这主要是因为经济的持续发展促使城镇对自身市政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套的基础设施以及建筑质量也面临更高的要求,建设的规模和种类较过去有所改变,建设的复杂度提升。对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来说,建设难度增大,工程质量问题成为瓶颈,无法满足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这也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所以,相关部门应加大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确保项目工程质量。
2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市政建筑完工投入使用,需要对建筑市民的生命安全做出保障,因此建筑施工首要应满足的条件就是质量过关。然而,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存在疏漏、管理力度不强,或是使用了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质量检测不准确等情况,就必然会导致完工后的市政工程出现各种问题,使建筑存在安全隐患,危及公众的生命安全,维修和赔偿等情况也会给建筑企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因此,建筑企业应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把控施工质量,为建筑投入使用后的维护工作减轻负担。当前我国的市政建筑施工现场仍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不高、管理强度不足所导致的,对施工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建筑企业应结合实际施工需求,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施工现场管理措施,以此提高现场施工管理的水平。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市政建筑施工中的施工技术标准化程度,保障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规范化和安全操作意识,对提高市政建筑施工质量具有良好的作用。
3 我国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施工人员安全观念匮乏
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安全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不仅会影响施工效率与工程项目质量,甚至还会引发安全意外事故,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在展开实际施工管理时,很多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依旧比较薄弱,造成了细节处置不合理,本来能够避免出现的安全意外事故发生,遗留下了比较大的安全质量隐患,严重影响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及长远发展。
3.2 市场管理不规范
现阶段市场规范化管理方案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市政工程在建设阶段,单位主要集中在当地行政主管部门、授权委托部门等,这些部门经常存在不执行合同管理制、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等情况,甚至一些单位在工程开始施工时也未对施工与监理合同,还有些部门是在质检阶段才对施工许可证、质量监督手续进行补办,这些问题都体现出市场管理的不规范。
3.3 施工材料存在质量问题
市政工程施工材料是工程项目建设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材料从采购到使用经历了多个程序内容,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材料质量不合格,从而给市政工程建设埋下风险隐患。相比于其他工程项目而言,市政工程施工材料种类繁多,以管道工程为例:在材料价格、规格、尺寸、性能等方面都有着很大差异,材料种类丰富多样。市政工程建设对材料需求量大,一些单位为了眼前利益不惜购买一些质量差、价格低的材料,由于质量参数、指标存在隐藏风险,这些不合格材料应用于市政工程建设增加了工程质量问题及后期二次施工、维护的成本费用。
4 市政工程质量检测要点及方法研究
4.1 科学利用现代化施工现场管理系统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市政施工现场管理逐渐向信息化、科技化发展,由于市政管理过程较为复杂,涉及的工程材料较多,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把控各个品类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对于管理技术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合理有效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化工程管理方式,强化工程管理效果,保证施工所用的材料、设备质量均符合施工需求,从源头上把控施工质量。先进的管理设备系统还能够起到上下协调的作用,将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上级反馈,调配高级技术人员及时解决施工问题,保障施工顺利进行。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机械设备也能够提高施工的规范化和产品的标准性,优化管理过程和管理方式,全面提升管理能力。智能化管理系统有助于现场人员、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的合理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和场地规划保障,提升现场管理的高效性、准确性,从基础上提高施工的质量。
4.2 紧跟时代发展脚步,严格管理施工材料
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材料经销商的管理力度,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严格检查经营与贩运施工材料的企业,取缔不合格企业,从而在根源上完成施工材料的有效控制。同时,制订更为合理的追责机制,如果由于材料引发项目质量问题,必须对材料生产与贩运企业进行追责。其次,在施工现场进行材料质量检测,及时退回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施工材料,绝不能将这些材料应用到工程施工建设中去,避免质量隐患。最后,做好施工材料的储存管理及分类管理工作,以此避免施工材料出现雨淋、暴晒以及受潮等问题,切实保证材料质量,防止材料变质。
4.3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在管理人员方面需要培训其各种技术文件与资料的经管方法,对由管理人员技术差错引起的施工事故问题予以负责,在培训内容也要告知管理人员定期前往现场监督施工人员的工作情况以及材料使用情况,做好施工质量数据的汇总,针对施工阶段违反相关操作标准的人员需要依据规章制度对其予以处罚,从而确保现场施工得以顺利进行,在培训结束后应该组建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在考核合格后才可安排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上岗工作,为了有效提高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培训热情,需要将培训结果与相应的考核机制与奖惩机制相挂钩,针对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实行薪资补贴、激励等措施,表现较差的人员则要重新加入培训中。领导人员则要转变以往“重效益、轻管理”的理念,认识到市政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在施工阶段需要构建完善的市政工程控制系统,要求各单位部门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照图纸内容进行,不可随意更改工期、方案内容以及建筑材料等,确保市政工程施工在正确领导下高质量的完成。
5 结束语
市政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已经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建设单位在进行项目施工过程中应重视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加强人员培训,完善制度建设,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整体项目管理水平和施工效率,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陈洪峰.关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的具体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2):53-54.
[2]余媛媛.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中有效优化施工技术的分析[J].居舍,2019(32):82.
[3]俞润.浅议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的影响因素和项目质量控制[J].科技风,2019(31):112.
[4]丁锡峰.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1):101-102.
[5]蔡婷,李景成.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系统智能移动端研究及开发[J].市政技术,2019,37(06):269-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