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油田企业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1期   作者:梁轩
[导读] 摘要:油田企业目前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积极探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的问题。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  陕西榆林  718600
        摘要:油田企业目前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积极探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的问题。对此,本文对油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结合问题提出油田企业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路径,为油田企业的新时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油田;人力资源;创新管理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但我国部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采取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导致整体管理质量不佳。油田企业是我国大型国企,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人员众多,人力资源管理面对困境。油田企业也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油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近几年积极探索人事、劳动和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关注人力资源部门培训,建立了人力资源按需合理流动机制,建立绩效考核全覆盖、经营效益和个人绩效挂钩的绩效考核体系,“一企一策”、“一厂一策”分类考核机制初步形成,提升人力资源成员及各级员工工作积极性,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条件。油田企业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培训及管理,能提升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在新时期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油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一)内部管理问题
        油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对管理成果产生影响,在传统理念及模式的影响下,部分企业沿用传统思维,组织结构采用“金字塔式”直线职能结构,管理层次多,核心业务不突出,责权不明,组织机构庞大,管理人员多,冗员多,员工队伍结构不合理,薪酬分配缺乏激励机制,在新时代市场化经济环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将提升企业业绩作为重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在不断提升,油田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已经对人力资源有了新的认识,管理层已经开始从观念上重视企业的人力资源,企业的人事部门也开始致力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并且已经初见成效,但是在油田企业实际工作中,传统管理理念根深蒂固,没有把人力资源作为一个整体来管理以及滞后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现行用工制度、形式和薪酬的条块分割,导致人力资源工作面对困境多。不利于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的潜能,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严重影响着职工积极性的发挥,增大了管理难度,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同时油田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布置任务过程中,并未对企业实际情况及长远规划进行分析,并未将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战略目标有机融合,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缺乏科学的工作计划,对此,人力资源管理成员的素质有待提升。
        (二)考核机制问题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较为必要,现阶段油田企业在管理模式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积极推进人事、劳动和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但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的用工形式影响,身份等级直接影响到了工资水平,员工福利待遇及薪酬水平不合理,员工福利包括薪资待遇及绩效、级别等,虽然目前很多企业建立了以效益为中心的分配制度,根据员工的工作绩效给员工发工资,但是绩效工资的执行力度相对薄弱,并且,往往会出现企业的效益目标与个人的收益不成正比的现象,这种工资机制无法激发职工工作动力。职务、工作年限与员工绩效挂钩,绩效考核制度没有起到激励人力资源努力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的作用,新入职员工对企业激励制度不感兴趣,导致员工工作热情不高。油田企业现阶段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目标是让员工的工作合理配置,但油田企业内部考核体系还停留在基础层面,考核时间间隔较长,考核内容也较为片面,无法准确考量员工的工作能力。
        二、油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策略
        油田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依旧面对众多的问题,对此,企业员工应当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明确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发生原因,结合实际情况完成高效化人力资源管理。


        (一)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油田企业作为我国大型企业,其中涉及大量的员工,每个地区公司在员工管理上,应当自理念上进行创新,管理机构设置创新,按照机构设置的原则和人力资源机构应扮演的角色的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当保证员工工作积极性,认识到人才的价值及企业实际情况,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油田企业也要投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关注度,结合企业发展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改变过往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目标脱离的情况。此过程中也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及选拔机制,设置合理化的选拔标准。创新改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过程中,健全及完善人才选拔制度,将过往陈旧的模式改变,结合公平、公正招聘选择,让优秀职工在竞争中晋升。企业也要建立人员交流平台,使油田企业内部职工展开有效的交流,解决工作上的难题。人力资源管理也要涉及约束制度,关注文化建设,发挥工会职能,完成民主监督。企业应当健全规范及长效的制度,完成制度创新、工作内容创新。
        (二)构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油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当健全激励制度,通过完善的激励制度及借鉴其他企业激励机制,选择合适的激励手段,实现多元化激励措施。企业需为员工提供晋升渠道,积极展开多元化奖励及激励,保证福利制度具有灵活性及可行性。油田企业也应当关注员工培训,将物质及精神鼓励融合,通过正、负激励措施实现内外激励,并构建起相辅相成的职工激励模式。油田企业根据内部发展目标,在人力资源的配置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合理配置人员,努力实现协同合作、高效精干、互补性强的目标。人员配置合理与否,决定着队伍能否到达最佳工作状态及发挥最大潜力;建立员工培训机制,对企业员工加强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是重要的内部人才培养机制,油田企业必须将其作为一项长远的、日常的工作来抓,以提升技术技能为宗旨,自实际管理上看,企业员工工作及绩效等多方面存在差异,企业在展开教育培训工作时也要针对性制定培训教育方案,通过多元化人才培训模式,依据各单位、各岗位工作内容及性质,具体到每位员工,根据缺点和不足,因材施教,落实培训的质量,切实提升员工技能及责任感,该方法是提升员工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是提升企业员工素质的关键,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为分析员工培训效果,也要关注绩效考核,必须加强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考核制度,以公平公正为基本进行量化考核。现在应着手建立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分配制度。让经济效益状况决定员工的薪酬,同时也得兼顾个人的劳动贡献。
        (三)实施战略性人资管理
        油田企业应当立足员工角度进行思考,在疫情发生期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颁发补贴政策,解决职工生存问题,在员工培训及人才挖掘过程中,需关注战略培训工作,自长远角度出发,系统及全面的制定培养计划,此基础上提升员工战略能力及视野,为企业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在实践过程中,培训工作与企业发展目标结合,以人才绩效协调达成培训目标。油田企业对需求的人才进行分析,明确员工绩效及目标差异,对比员工综合素质,明确人员素质差异的原因,持续性改进培训质量。针对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锁定目标后全面把控员工意愿,若员工认知绩效差异,具有强烈的提升意识,培训效果也会进一步提升。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当积极引入职业生涯规划,建立职业生涯管理制度,根据员工性格及能力,为员工推荐岗位及未来发展计划,促进员工综合素养发展,因人制宜,合理合规的分配好人力资源,通过该方式也能为企业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油田企业应当与时俱进,在改革进程中探索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把握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目标,合理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油田企业自职工薪酬待遇及奖惩机制、培训制度等入手,不断健全人员管理内容及培训模式,为企业职工快速成长营造舒适的氛围,这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
        参考文献:
        [1]刘阳.大庆高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着力点分析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21,(07):126-127.
        [2]葛建华.员工对延迟退休态度不一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未雨绸缪[N].第一财经日报,2021-02-24(A11).
        [3]卢柏臻.人力资源管理在基层事业单位中的创新发展[J].山西农经,2021,(03):127-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