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升板法工艺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1期   作者:刘朝虎
[导读] 摘要:升板法施工工艺最初是由美国人菲利普于1948年创立的,并在1964年传入中国。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升板法施工工艺最初是由美国人菲利普于1948年创立的,并在1964年传入中国。这一工艺法可不受施工现场的条件限制,适用于多种工程建设,可有效减少工程建设中人力、物力的投入,缩短了工程期限,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施工效率。一般在采用升板法进行施工时,会实行现场预制楼板的方式,对支柱设施和室内地坪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浇筑,并将地坪作为底模,将隔离剂涂刷屋面板与各楼层楼板之间,然后直接在地面上对屋面板以及各层楼板展开灌注工程。等到各楼板和屋面板达到施工所需强度时,可以方便安装在柱子上的提升机,将各层楼板和屋面按一定顺序逐层提升到施工设计指定位置,再将板面和柱子进行连接固定,完成建筑结构的施工。
        关键词:升板法;建筑工程;施工工艺
        引言
        升板法指的是在施工现场进行预制楼板,然后通过提升机械将楼板提升到相应位置进行安装。通常来说,升板法施工需要在施工场地设立地坪以及立柱,将地坪作为底模,在地坪以及各个楼板之间涂抹隔离剂,在地面场地中直接进行楼板灌注施工,待钢筋混凝土结构达到强度要求后,通过提升机,借助立柱结构,将楼板、屋面板提升到相应位置进行安装,同时保证柱子与楼板板面的牢固连接。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加强对建筑工程升板法施工工艺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基础施工
        采用升板法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时,首先要进行钢筋混凝土杯形基础的建设,首先要确保控制轴线的尺寸,将杯底标高的误差控制在标准的设计范围内。前期的测量及基础工程直接影响了后期提升的准确性,因此必须保证轴线尺寸的标准。若杯底标高的误差较大,则会造成预留机停歇孔位置因高差而出现搁置差异。
        2柱的施工
        支柱在升板法工艺中不仅要起到了承重的作用,还可作为提升机的导杆,在施工过程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在进行柱的施工时一定要保证预制柱的质量,确保一定的荷载力,才能保障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在进行柱的制作时,首先应确定施工现场的平整,确保地基的稳定扎实,并做好排水工作。对于较长的支柱,可进行分段制作,通常采取上节柱现浇以及上节柱预制的方式。将屋面板提升,当到达下节柱柱顶时,可去除提升设备,直接在屋面板上进行浇筑施工,在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一定的标准时,继续提升楼板并进行下一步操作,这一施工过程即上节柱现浇。利用小型起重机对屋面板的上节柱进行吊装,完成柱之间的连接,这一施工过程即上节柱的预制。一般在进行柱的施工时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关键性的技术:
        2.1截面构造
        在进行预制钢筋混凝土的截面设计时,一般多选用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截面构造。长方形的混凝土截面可在其长边方向设置承重销孔,以此来保证悬臂弯矩在承重安放后不会增大。
        2.2结构配筋
        为了控制预留孔安装位置较小的误差,需保证偶数倍的配筋数目,促使孔位居于柱侧的中部,同时也便于进行停歇孔或就位孔的吊装。
        2.3柱模制作
        可采用钢模板的拼装组合的方式进行柱模的预制,并在水平位置进行孔位的留置,以保证位置的精确性。然后对两侧模板进行开孔,以便于模具能够通过预留孔伸出模板外。在进行模板的拼装时,可适当选取木模板,避免发生模板的损坏。
        2.4长柱的浇筑和吊装
        长柱的施工包括浇筑制作和吊装两个过程。长柱一般是指30m以上的混凝土柱,为了控制长柱的强度,在混凝土的浇筑制作过程中需适当提升其强度等级。

在进行吊装时,采用经纬仪在长柱的垂直方向进行矫正,并用钢楔将四周楔紧,进行细石混凝土的分层浇灌,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将铁楔拆除。对柱子进行复校,注意温差对柱子弯曲变形的影响,为了保证校对的准确度,可选择上午10点以前以及下午3点以后的时段进行复校,之后进行柱子的固定。
        3板的施工
        板工程是升板法施工中重要的环节,包括板预制、板提升以及板固定。
        (1)板预制。建筑工程预制板施工一般是将地坪当做胎膜,采用一次重叠浇制法完成屋面板与楼板浇制。这就需要保证地坪平整坚固,同时将柱孔附近胎膜标高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尽可能减少搁置差异。具体施工时,需要事先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包括平整与加固地基,如果忽视了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很可能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延误工期,造成施工成本增加。在浇制板前,需要做好板与板、胎膜与板之间的隔离层施工,避免板与板之间发生粘结现象。一旦板与板之间出现粘结,就必须进行重新浇制,不仅延误工期,还会提升施工的难度,给施工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板提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提升差异,同时确保整个提升过程的稳定与可靠,其中提升差异也被成为升差,是建筑工程升板施工中重要的设计指标。通常来说,应该将升差指标控制在10毫米以下,这样就能保证板搁置差异小于5毫米。另外,在提升过程中必须保证各台提升机采用统一的提升速度进行同步提升,避免在提升过程中吊点出现支座沦陷等问题,防治梁内产生附加弯矩。经相关试验表明,梁附加弯矩会随着升差增加而变大,当附加弯矩到达一定极限时,就会导致提升过程中板开裂。特别是如果单点升差过大,会导致改点周围出现严重的裂缝。此外,升差太高也会影响提升机吊杆内力,到达一定极限时会使提升机处于超负荷运行中,对提升机设备造成损坏。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严格按照提升规范进行相关操作,做好提升前各项计算与准备工作,尽可能较小升差。现阶段,控制升差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标尺法、起重螺母旋转数控制阀、起重螺母上升螺距数控制阀、数控法、光电管控制法、激光控制法等等。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施工工艺要求,选择合理的控制升差方式,确保施工质量。
        同时,板的提升项目中,需要严格控制提升顺序,保证提升阶段柱稳定可靠。首先,在提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每层板间距,控制柱自由长度;其次,坚持操作方面的原则,尽可能选择吊杆与螺杆拆卸次数较少的方式。
        (3)板固定。当楼板被提升到预计位置时,为了控制搁置差异,需要利用厚度在5毫米以下的垫块对搁置差异进行相应的调整,将板搁置差异控制在5毫米以下,确保板平面位移小于30毫米。对于普通的后浇混凝土柱帽施工,需要在提升板到设计位置时,在板底部提升柱根部绑扎钢筋,同时进行模板的组装,然后利用楼板上预留的灌注孔进行混凝土浇筑;对于无柱帽节点,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固定,包括承重销及剪力块。其中,承重销节点。用加强焊接的工字钢插入柱的预留就位孔内作为承重销,以销的悬出部分支撑平板,板与柱之间另用楔子楔紧和焊牢。剪力块节点。采用机加工斜口楔铁作为板柱传力构件。剪力块节点中的承剪预埋件和剪力块应能承受全部的荷载设计值,并应分别对承剪预埋件、剪力块进行抗剪个具备承压以及对个链接焊缝进行承载力验算。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之下,我国建筑领域关于升板法的施工技艺有了很大的提升,解决了高空作业的难题,也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其施工工艺具有较多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在施工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大截面型钢-混凝土组合梁钢筋与模板工程“二次升板法”施工工艺[J].徐恺,杨新洲,卜晓侠.施工技术.2018(17)
        [2]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升板法工艺[J].陈国强.科技与企业.2018(21)
        [3]“升板法”在梁板式基础钢筋绑扎中的应用[J].支天杰,杜云芳.河南建材.2019(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