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钢铁企业机电设备检修管理水平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1期   作者:黄建军
[导读] 摘要:由于钢铁企业机电设备的环境、工作特点、生产线长度和设备精度要求,确定了其设备维修管理的特殊性。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900
        摘要:由于钢铁企业机电设备的环境、工作特点、生产线长度和设备精度要求,确定了其设备维修管理的特殊性。在讨论如何提高钢铁企业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水平时,应综合考虑钢铁企业设备的特点和先进的设备管理理念。通过对基本管理模式的研究,结合自身特点和先进理念,制定出自己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从而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关键词:钢铁企业;机电设备;检修管理
        一、钢铁企业设备维修常见的几种管理模式
        1、预防性管理模式
        首先,作为一种较为主流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预防性管理模式更适合钢铁企业的特殊环境。预防性管理模式是以机电设备的自然老化和人工老化为基础,结合机电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以及设备的运行环境和工作条件,制定周期性的维护计划。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维修方需要根据自身的经验和历史数据来调整维修周期。相应调整维修计划和维修周期。预防性维修管理模式的运用,通过对设备的早期维修和备件的早期更换,可以大大提高机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维修的效率。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设备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从而保证生产的顺利持续进行。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由于需要调整人工维修计划,设备运行不规律,需要提前预留足够的保证金,导致个别机电设备维修过于频繁,备件利用率不足,成本增加。
        2、主动性管理模式
        主动维修管理模式作为预防性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重要补充措施,以其高度的自主性和高度的自由度成为钢铁企业高精度设备维修的重要模式。钢铁企业的机电设备由于其恶劣的环境和高强度的运行,会不时出现一些故障。通过对这些突发故障的主动维护,并通过对其自主管理模式的有针对性的研究和突破,从而从根本上改善设备本身或运行方式,提高设备功能精度和使用寿命。目前,主动维修管理模式非常适合钢铁企业高精度机电设备的管理。
        3、预知性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维修管理模式在不断完善的同时,一些现代科学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设备管理模式应运而生。随之产生的预知性检修检修模式弥补了预防性检修模式的不足,可以通过在设备上增加高科技的监测仪器,接收信号,通过电脑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通过数据分析的结果对设备状态进行预测,从而制定预知性设备检修计划。预知性检修管理模式弥补了预防性检修的盲目性和主动性检修的突然性,加入高科技手段后的预知性检修管理模式使检修计划更加合理,同时监测仪器和传感器的使用,减少了巡检人员直接接触运行设备的频率,同时杜绝了人为因素影响判断的情况。
        二、钢铁企业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基本措施
        1、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整体规划
        钢铁企业机电设备的独特性决定了其检修方式。为了提高设备在特定大修模式下的稳定性和效率,需要结合设备自身特点制定详细的总体规划。整体规划需要有具体的内容、执行者、确认人和截止日期。在整体规划完成后,在实施过程中应运用PDCA管理工具进行纠正。再好的规划也需要人去执行,要制定人才培养和晋升计划,同时要制定相应的绩效管理办法和奖惩措施,刺激职工的积极性。绩效管理办法的执行应秉承以下几个要点:1、绩效指标的制定一定要让职工参与进来。2、制度制定后要进行PDCA循环,不断进行完善。3、要从“公平公正,正向激励”出发,通过绩效管理办法为职工创造一个正能量的工作环境。
        2、明确“计划值”
        钢铁企业的机电设备具有较强的连续性,生产线长,各工序联锁。对某一设备进行维修时,必须考虑上、下线及并联备用设备的运行情况。在生产过程中,一旦设备突然发生故障,可能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同时,机械和电气设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钢铁企业中,十字路口和高密度的改革,确定机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钢铁企业必须有一个清晰,明确,合理的“目标价值”和进步的空间,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攀登“价值”计划。一个好的“计划值”可最大限度的激发组织和职工的积极性和自律性,“计划值”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挑战组织的极限,结合市场情况,通过不断调整“计划值”开发组织的潜力。“计划值”中不止要有生产“计划值”,还要包括安全“计划值”、质量“计划值”、服务态度“计划值”等等,将“计划值”和组织绩效、个人绩效、个人奖金挂钩,形成闭环,从而最大限度的制约和激励职工。
        3、检修方案的制定
        如果说大修模式是“骨头”,总体规划是“头”,那么科学细致的大修计划就是“肌肉”,这是提高钢铁企业机电设备维护管理水平的出发点。钢铁企业的机电设备属于特种设备,与常规设备有很大区别,脱离了对机电设备的一般认识。为了提高钢铁企业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水平,必须针对具体设备制定详细的检修方案。检修方案必须由从事钢铁企业机电设备维修多年的职工编写,在编写的过程中要有专业的安全人员,质量技术人员参与。检修方案中应包括检修准备、人员配置、工器具准备、涉及到的危险源及对应防范措施、工时和工序、质量标准以及达到质量标准的方法、仪器仪表的使用等等。每次检修前要再次对检修方案进行审核,检修结束后要进行总结和修改。当引进新设备、新工艺,或者进行小革小改和技术创新后,要对相应的检修方案进行针对性的修改。
        4、钢铁企业机电设备检修的过程控制
        钢铁企业机电设备维修的过程控制至关重要。在维护过程中,要以规范操作为准则,以自我管理为基础,以“计划价值”为目标。其中,标准化操作主要包括“四项标准”,即维修操作标准、维修技术标准、抽检标准和加油标准。“三变”是管理程序、操作规范、监督规范;“两条轨道”,即质量跟踪和责任跟踪。过程控制以控制安全、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为重点。通过编制检修组织管理手册,进一步规范设备检修管理。编制层级管理计划及检修A/B角计划,确定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检修过程具体要求等,做到检修前未雨绸缪,准备充分。绘制针对各类型检修(大修、中修、定修、日修)的流程图,并严格按着流程图执行。实行三级质量管控体系,明确各层级的职能分工,明确各检修项目的质量管理分级,制定详细的分级方法和依据。
        在检修过程中要注意检修数据的收集,并做好检修记录。定期召开实绩分析会,通过统计历史数据,以及和同行业优秀成果对标,取长补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行业领先水平为目标,对技术标准、检修方案等进行优化。比如转炉倾动减速机检修,检修过程涉及机械、液压、电气、自动化各个专业相配合,施工难度极大,经过前几次更换密封的经验,各方反复优化网络进度,提前将更换用的工器具、材料、备件运至现场,检修工装提前制作安装,详细制定施工网络节点图、吊装方案以及施工方案,引进先进的工器具。将检修时间缩短了一半,取得了傲人的效果。
        结束语
        在提高钢铁企业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水平的道路上,要有创新精神,敢于突破固有思维。有必要结合国内外先进的设备管理理念,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和文化,将别人的先进理念“本土化”、“工厂化”。如果我们照搬别人的制度和管理模式,只是在照搬,无法提高钢铁企业机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水平。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一代又一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不是一天可以做到的。时代不会停止变革,创新和变革也不会停止。
        参考文献
        [1]王奇.浅谈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J].中国机械,2014(10):188-188.
        [2]赵蕾.机电设备的电气线路故障分析及检测方法[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8,31(3):207-2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