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1期   作者:杨萍
[导读] 摘要:当前,城市居民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加强对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视,在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同时,实现各类资源的整合利用,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江苏华辰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当前,城市居民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加强对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视,在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同时,实现各类资源的整合利用,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植物是风景园林的主要组成元素,应该从其自身特点出发加强保护,优化其生长环境,在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应该对以往的设计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园林植物的保护力度,防止资源浪费的问题出现。
        关键词:城市风景园林;园林设计;植物保护
        引言
        景观植物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除了可以营造美的景观外,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因此一个优秀的景观设计,除了带给人们美的视觉享受,还有其自身的生态价值。为了利用好植物自身的特性,确保园林景观有鲜明的个性,还需加强对风景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
        1、风景园林设计
        1.1组合植物景观
        不同的植物都有不同的特点,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植物,营造植物景观。在一定的景观空间范围内,植物配置要协调,与环境相符。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充分考虑到植物的时序变化,同时植物景观的远景多为高大树木,近景则多为小灌木或低矮乔木,较远景而言,近景植物更侧重观赏性,但整体色彩和种类不宜过多,有主次之分,富有变化才不会太过单一。还可以结合地形的起伏多变配以不同的植物,使整个植物景观更富有空间感。
        1.2乡土植物景观
        目前大多数的植物配置提倡利用乡土树种,这往往是根据综合条件来考虑的。乡土树种的利用不仅能节省开支,还具有易存活、对场地原有的生态环境破坏程度低、体现地方特色景观的特点。面对千篇一律的植物景观,乡土树种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多了几分地方特色,地方的才是最好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适用的植物景观,才能生长得更好,达到的景观效果也是最好的;因此乡土树种的充分利用可以为景观贴上标签,独具特色。
        1.3充分结合现状并且突出野趣
        所谓自然野趣,实际上是风景园林内涵的一种田园情趣,也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非常难得的一点。为此,应当立足现状,尊重环境条件,深入挖掘特色资源,利用本地的果树、地被以及草花,甚至是农作物等,来有效展现乡间独特风光,并在此基础上营造一种区别于普通城市公园的乡野韵味。通过这种设计,可以为久在“樊笼”中的城市居民提供一种天然雕饰的自然体验,同时也可以有效满足城市居民对乡野以及田园的追求与向往,拉近风景园林与自然之间的距离。
        1.4整体性规划设计
        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从其序列以及疏密度和具体的分布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充分考虑时序规划性,对所设计的植物景观按照季相变化要求进行种植,并通过植物季相景观来体现景观空间的时序。在设计植物景观时,植物景观的整体性是关键,同时也是对概念性规划的深化。从内容层面来讲,其包含了空间、平面设计以及立面设计,并且对植物的筛选有严格的要求。平面设计过程中,应当对群落布局进行综合考虑,通过林缘线对透视线开辟以及空间大小等予以确定。
        1.5人性化设计
        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基于生态保护之目的,采用人性化的手法进行优化设计,并根据各类人群的特点以及行为和需求等优化植物配置,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构建亲切、安全以及舒适和实用的休憩空间。同时,结合各类人群对景观的诉求,采用人性化的处理措施和方法,比如营造宁静的休憩空间,满足中老年人等的需求;在户外活动以及宣传教育等相对比较热闹的空间,设计的植物景观应当考虑青年人以及亲子家庭等重点人群的需求。


        2、园林植物保护
        2.1合理修剪苗木
        合理修剪苗木也是保护园林植物的有效措施,能够对其生长状况进行人为干预,保障其获得良好的生长条件。要对植物的种类和特性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修剪时间、频次和方法,防止由于修剪不当影响其生长稳定性。通过对苗木进行修剪,也能够提高园林的美观性。在对灌木进行修剪时,应该明确其生长形态特点,确保在修剪时与初次修剪一致,美化园林景观的整体环境;在对常绿乔木进行修剪时,则应该重点关注密集部分和干枯树枝,避免对预留的枝丫进行修剪,同时,为了避免在修剪后出现腐烂问题,还应该做好防腐剂的涂刷工作;在对藤本植物进行修剪时,则要重点关注不依附墙面的枝条和死枝,在整个棚架中保障枝条的均匀性。
        2.2重视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植物生长的最主要因素,应引起管理维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防治,降低病虫害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在实践工作中,应遵循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防止病虫害的大规模爆发,避免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在培育园林植物时,应尽可能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在防治中采用绿色化手段,如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措施。射线及热处理、物理防虫设备和杀虫灯等是常用的物理防治手段。此外,热水浸种和覆盖薄膜等措施也能够提高园林植物的生长抗性,达到预防病虫害的目的。
        2.3定期开展施肥养护
        养护工作者针对园林绿化植物开展养护工作的过程中,定期开展施肥管理,是绿化植物得以健康生长的重要保障。施肥养护工作的开展也要充分结合苗木的特点以及园林绿化植物生存的环境,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肥养护计划。由于城市在快速建设发展过程中,制造出了很多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对土壤形成了严重的影响,在对园林绿化植物进行种植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土壤营养问题及土壤污染问题等,为绿化植物提供健康生长的良好环境。除此之外,还要对园林中的落叶进行定期清理,确保绿化植物获得顺畅的自然肥力循环。
        2.4保证充足的水源
        园林苗木在种植阶段以及养护阶段,都需要充足水源的支持,所以,必须要保证供水量的充足。养护工作人员要定期对绿化植物进行浇水养护,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一次浇透。通常情况下,养护工作人员要在早上或者傍晚对绿化植物实施浇水养护。除此之外,还要对排水设施进行合理的设计,在绿色植物附近设计并铺设排水沟,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因浇水过多或积水过多而导致的排水不畅等问题。
        2.5严控植物的种植密度,为植物的生长留足空间
        实践中可以看到,植物生长状况对景观的生态功能具有决定性作用,虽然城市园林景观以植物天然特性展示自然的魅力,但是为了能够更好发挥生态效益,还应当有效控制植物密度。比如,及时移除植物群落中那些长势相对较差的植物,从而为其他长势较好的个体提供生长空间。
        结束语:
        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工作的实施能够创造良好的园林景观,在提升美观性的同时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城市化进程中,应该明确园林植物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平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增强整体建设效果。然而,由于植物配置不合理、多样性缺失和密度不合理等问题的影响,也会导致植物在生长中受到威胁。为此,应该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控制栽植密度、保障植物多样性、使用乡土植物、重视病虫害防治和合理修剪苗木等途径,增强设计工作和植物保护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曹海燕,张尚路,巍巍.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以东营市为例[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0(1):95.
        [2]刘红伶.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221-222.
        [3]陈念,肖芳芳.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探索[J].种子科技,2019,37(11):49+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