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超达建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118000
摘要:现如今,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民用建筑行业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民用建筑的质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土木工程单位需要通过合理的手段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实现我国土木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土建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项关键的施工技术,该技术不仅决定着土建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还会对土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土建结构的主体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一定要注重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以此来全面提升施工质量。
1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体现如下:(1)合理应用钢筋与混凝土原材料,钢筋具有较高的抗压性,坚固性能比较好,且钢筋的质量密度不高,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承载力,确保土建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2)结构整体性能较好,结构的整体性能是不可忽略的内容,现浇作用在施工中的应用能有效提升整个结构的性能,一旦土建受到影响或者冲击,也能对危害进行有效控制;(3)结构制作的便捷性,在土建施工期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制作难度较低,且便捷程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正是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拥有诸多优势,其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比较常见,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钢筋混凝土施工的常见问题
2.1蜂窝与孔洞问题
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自身存在问题进而影响到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蜂窝与孔洞问题。蜂窝主要就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表层出现了松动问题,进而造成蜂窝状的结构。而造成蜂窝的原因主要是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并未严格遵守施工要求与相关规范展开施工操作,造成漏振或振捣不足,进而产生蜂窝。孔洞的主要原因是土建工程施工作业中,施工人员没有合理的配比混凝土比例、混凝土的拌合物水灰比过大,加上振捣不到位造成了孔洞问题。孔洞与蜂窝属于土建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常见的一类问题。
2.2露筋问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露筋问题,是混凝土包裹不足出现了部分钢筋的外露。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钢筋的间距不合理、振捣不足导致混凝土灌注的过程中无法保证水泥浆渗透到结构的所有部位,或由于模板拼缝不密实漏浆,造成了露筋问题。
2.3裂缝问题
土建工程的钢筋混凝土施工作业中,裂缝问题主要就是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的表面产生了不规则的大量缝隙。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的原因存在较大的不同,所以裂纹的尺寸以及深浅等存在较大差异性。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材料当中,细骨料包含了大量泥土,造成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足;或由于振捣不够均匀、过度振捣,造成混凝土结构表面水泥含量超标、水泥砂浆层过厚、楼板上载或拆模时间过早等问题;未及时有效组织养护作业,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水分快速的流失;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制作过程中,进行脱模作业的时候,因为振动力太大、完成构件之后急于抽芯,或者运输的过程当中出现震动剧烈等各个因素都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问题。
3土建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
3.1材料选择
材料会对土建工程施工质量产生极大影响,当材料的质量不合格或者无法满足要求时,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或者质量问题,同时也会危害项目单位的经济效益。
因此材料质量的控制十分必要。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对材料供应商进行合理选择,选择信誉度较高的企业,通过对供应商的考察,确保供应商供应的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其次,要严格控制采购全过程,避免在采购环节出现各类问题,对材料质量造成影响;最后,要加强材料检验,及时发现材料是否合格,对质量不达标的材料予以清退。同时,也要做好施工现场材料的动态化检测,这样才能确保材料符合施工要求。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因此需要认识到材料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3.2钢筋工程施工
第一,钢筋的绑扎连接。钢筋绑扎前,严格控制钢筋的种类和数量,使钢筋配置满足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绑扎施工阶段,要以铁丝固定钢筋,让钢筋街头位置处于最大弯矩处。钢筋绑扎中需在钢筋和模板间设置垫层,从而全方位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在双层钢筋网绑扎施工中,先设置钢筋撑脚,规避钢筋位置偏差。于板墙间设置钢筋网,除靠近外围的钢筋外,均需做好钢筋绑扎处理,钢筋绑扎中必须严格控制位置偏差。第二,焊接连接。在钢筋焊接施工中,要在垫板、帮条或形成焊缝的位置引弧,不得造成主筋损伤。钢筋搭接焊或帮条焊施工中,如无法使用双面焊接,则可采用单面焊接。
3.3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比较广泛,而且对质量会产生较大影响。工作人员需要对绑扎工程进行严格的检查,尤其是钢筋材料的质量,只有保证钢筋质量符合要求,才能为钢筋绑扎工程打下基础。同时在绑扎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对原材料进行有效处理,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要求。大体积钢筋的应用比较常见,在绑扎过程中如果空间不足,就会对绑扎的有效进行造成很大局限,因此需要合理设计钢筋尺寸,确保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各项指标均能符合要求。
3.4搭建模板与组合施工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必须完成模板制作施工,其中涉及搭建模板与组合施工是混凝土浇筑操作的关键内容。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具备的模壳效果和混凝土形状、尺寸等因素对模板搭建尺寸及位置影响较大。因此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模板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模板搭建时,必须对模板材料刚度及强度进行测试,确保模板性能达标后才开展下一步的施工操作,以此确保模板搭建的稳定性,同时还需保证模板表面的平整度与光洁度。在支撑模板时,首先确保支撑位置的稳定性,严禁出现移位和松动的问题,以免对混凝土结构质量造成影响。在模板搭建与组合施工时,应当确保模板强度、支撑稳定性等性能满足施工标准,以此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3.5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必须科学控制浇筑速度与浇筑高度。在浇筑施工中,如果出现泌水问题,首先应当控制泌水问题,之后再进行浇筑,以免浇筑质量不合格,同时还需确保浇筑平面的平整度。在施工操作中,浇筑结构构件包括梁、柱、板,应按照标准的浇筑顺序,比如在浇筑钢筋混凝土柱子时,合理搭建和组合模板,保证模板工程搭建结束后,再开展浇筑施工,以此确保浇筑工程的完整性。在浇筑柱子时,如果柱子高度过高不应一次性进行浇筑,应该分层进行浇筑。采用此种方式可以控制模板的外推力,以免柱子产生炸模等现象。在浇筑操作中,应当确保一定时间内浇筑成功,保证柱子内部凝固时间相同,防止由于凝固时间不一致,从而造成内部开裂的问题。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确保模板位置准确、表面平滑且结构稳定,以此来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稳固性,有效控制各种质量问题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对土建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持续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使其适应城市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忽视混凝土施工技术尚存在的裂缝以及材料问题,在土建施工过程中综合考虑产品材料、安全性和经济效益,不断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孝祖.现浇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研究[J].四川水泥,2020(9).
[2]吴永波.土建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化措施[J].居舍,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