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涂跃林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1期   作者:涂跃林
[导读] 摘要:在城市雨洪管理中比较先进的理念就是海绵城市管理,其可以使城市更好的适应雨水环境带来的自然灾害。
        天津市成套设备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200
        摘要:在城市雨洪管理中比较先进的理念就是海绵城市管理,其可以使城市更好的适应雨水环境带来的自然灾害。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在市政道路工程中,是有效解决雨季环境问题的必然措施,所以,在市政道路中积极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全面提高市政道路排水,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就对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应用;措施
        1、海绵城市理念
        海绵城市为新一代城市雨水处理思路,就如名字一样,旨在将城市设计成如海绵一样,在雨水季节能够实现吸水、渗水、净水、蓄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旱季可将储蓄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且其在应对汛期时的洪涝灾害方面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因此也可称为“水弹性城市”。其原则是遵循自然生态优先,该理念属于“低影响开发模型”,通过人工设施和自然条件相结合的方式,保护原有生态系统中的河流、湖泊、湿地、林地、草地等天然的“海绵体”,使城市经开发后能维持原来的天然水文循环。修复以往在建设遭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严格评估工程开发影响范围,降低不透水面积,尽量减少其对自然生态环境和水循环的破坏。海绵城市理念是在城市景观化过程中实现良好的生态循环,遵循自然水循环,保护原生态系统的城市建设新思路,是我国城市建设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2、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原则
        2.1整体性
        与传统城市的单一排水系统相比,海绵城市对于内涝问题的处理并不仅局限于城市内积水,而是从源头入手,通过低洼地改造、渗水、滞水、排水、蓄水等多种方式来实现对雨水的综合性管理,使其能够通过多渠道转移并存储至城市的各个区域,并在之后的日常生活与生产中得到有效应用。从这种雨洪管理模式中可以看出,海绵城市在排水方面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系统,不同设施虽然在排水能力、排水方式上存在差异,但必须要通过协调配合才能够实现对城市内雨水的有效收集。因此,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要想对海面城市理念进行应用,设计者不仅要对透水铺装、植草沟等各类新型排水、渗水设施进行应用,同时也要坚持整体性原则,从城市整体排水的角度出发,将市政道路工程排水、渗水设施与其他设施联系起来展开共同规划,形成一个覆盖城市各个角落且能够互相连通的排水系统,使海绵城市的作用能够最大化发挥出来。
        2.2适宜性
        海绵城市建设会应用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涡轮雨水口等多种基础设施,这些设施虽然能够在排水、渗水、蓄水等方面发挥出较为良好的作用,但在不同区域水文、地理、内涝防治要求等条件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各种基础设施的作用却并不一定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工程设计人员还需坚持适应性原则,根据市政道路所在区域的水环境保护情况、降水情况、地质条件、地势特点等诸多因素来展开全面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来选择更为合理、更适合当地特点的开发措施。
        3、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3.1在城市道路绿化带建设中的应用
        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载体及重要推动力,城市道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城市道路建设中有效应用海绵城市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我国针对城市道路积水问题,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将路面的积水引导流向道路两旁的绿化带中。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许多城市道路在设计过程中并没有规划足够的绿化带,因此很难满对于道路积水的消化需求。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过程中,结合项目现场实际情况,融入海绵城市理念,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

例如,引入海绵城市理念,针对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绿化带进行优化调整,设置排水沟、雨水口等设施。将海绵城市理念具体应用在绿化带的优化改造中时,需要重点加强绿化带整体设计的优化、排水设施的规划,合理选择满足现场实际需求的植物进行配植,保障城市道路绿化带中的植物能有效地存活且健康生长。此外,可以将城市道路两旁的绿化带中心处设计为浅碟形,对引导过来的雨水进行有效的收集,并通过在其中布置砾石、砂石等过滤材料以及在下方增加渗水管,对净化过后的雨水进行有效的收集,不仅能提高雨水渗透速率,而且能有效地对雨水进行收集及重复利用。此外,为了充分满足城市道路对雨水积水的排水需求,绿化带的设计优化方案需要结合现场实际进行优化,可以通过在绿化带两侧设置花坛石等提高雨水的引导排入效果。
        3.2科学选择城市道路路面建设材料
        海绵城市理念与城市道路工程建设融合的具体措施还包括对道路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材料进行科学选择与配置,这样能够有效提升道路工程项目在实际使用中的降水下渗效率,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中选用建筑材料当然不仅需要考量道路路面能否承担起降雨时期的水分下渗需求,还必须结合城市道路工程的功能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道路建设中所选用的建筑材料在实际道路运行中能够发挥必要的作用,例如针对车行道路面结构进行材料选择时,由于沥青材料具有非常强的耐磨特性,因此通常会选择其作为路面铺设施工的主要材料,又为了保证道路工程的渗水功能得到发挥,在材料选择时还应尽量选择透水沥青,并且在施工中不设防水层,这样才能使降水很好地向下渗透,从而满足海绵城市理念中的降水滞留需求。而针对人行道路进行路面材料选择时则可以使用透水砖作为施工砌筑材料,而针对下层结构则使用碎石材料进行铺设,这是由于碎石材料具有多孔的特性,能够形成特殊的降水下渗通道,从而保证人行道路在通行过程中的下渗效果,为路面积水排除提供助力,降低由于降水淤积导致的路面腐蚀问题。
        3.3合理运用植草沟
        城市市政道路工程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还要加强对植草沟的合理应用,在保证植草沟能够对水资源的有效调度的同时,还能够增加城市市政道路工程的绿化效果。并且在应用海绵城市理念进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时,通过合理的对市政道路两边湿地及雨水花园的建设,并且选择适合城市生长的各种植物,在增加城市景观效果的同时,保证植物能够具有较强的耐涝性等。
        3.4生物滞留设施
        在海绵城市理念的广泛应用中,我们在那些地势低洼的地方种植相应的植物、微生物设施来将雨水渗透与净化,称之为生物滞留设施,生物滞留设施也是海绵城市理念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应用。把生物滞留区安置在小区道路两旁,通常是用在雨水流向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合理地利用植草沟和沉淀池将雨水进行处理,把一部分较大的污染物颗粒滤出,用来减少甚至避免道路两边植物的污染。伴随海绵城市的推广应用,生物滞留设施在城市道路中的采用频率也在不断提升,大部分应用形式是结合与之相符的景观植物来降低生产建设成本等。
        4、结语
        近年来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内涝、内旱与雨水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会造成不利影响。而传统的市政道路工程中,道路路面材料的选择、断面设计与绿化带设计等,均不能满足雨水的收集与再利用等要求。因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应该积极采用海绵城市理念,合理设计相关的雨水蓄积系统,严格进行市政人行道与行车道的设计,使其具有一定的雨水渗透、收集、存储与净化等功能,满足当前的海绵城市理念的技术标准。
        参考文献:
        [1]张琦.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2(29):215-199.
        [2]李晓莉.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设计应用[J].江西建材,2019,24(11):86-87,89.
        [3]吴斌.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1(13):235-3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