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龙黎明
[导读] 摘要:水稻是我国必不可少的粮食之一。自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地进行了科学研究并将杂交水稻大规模的推广以来,我国的水稻产量逐渐增加。
        南充市嘉陵区龙岭镇便民服务中心  四川南充
        摘要:水稻是我国必不可少的粮食之一。自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地进行了科学研究并将杂交水稻大规模的推广以来,我国的水稻产量逐渐增加。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看到,我国人口也在逐渐增加,播种面积在逐渐减少,土壤资源发生恶性变化等问题。因此,如何在现行土壤资源标准下生产出无公害优质高产水稻已成为水稻科学研究的重点。在对我国水稻种植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对水稻的栽培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对生产高产优质水稻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关键词:优质水稻;高产栽培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成熟的栽培技术决定了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优质水稻栽培成为热点,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中,实现优质栽培技术的有效落实,直接关系到优质水稻的栽培效果。在水稻栽培的过程中,涉及品种选择、育苗、栽培及田间管理等系列工作,不同时期的栽培工作开展,影响到水稻栽培的产量。
        1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1.1秧苗处理
        不同的水稻品种对生长条件的要求不尽相同,中国各个水稻种植区气候及土壤条件也差异巨大,因此在种植水稻前,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水稻品种生长要求,选择质量较好的秧苗。川香优2115、川优6203、宜香2108、泰优037、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水稻优质高产品种。
        1.2移栽
        为了避免秧苗密度过大而导致水稻无法正常成长的情况,可以通过人工移栽的方式降低秧苗密度。对于旱育期的秧苗,一般在秧苗苗龄3.1~3.5叶时进行移栽,而大苗则在4.1~4.5叶时进行移栽。在插秧前,需合理控制秧田水深度,避免出现水面过浅导致插秧机无法使用的状况,因此秧田水深度最好在1cm左右,移栽深度在2cm左右。若移栽深度过浅,会出现倒苗或者散苗的现象;移栽深度过深则不利于幼苗生长。另外,移栽密度也要合理控制,若当地土壤肥力以及秧苗素质较好,移栽密度可适当增加,反之则要减小移栽密度。
        1.3肥水管理
        可通过施肥来提高水稻质量与产量,水稻肥料主要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还需要追肥,追肥要避免和除草、灌水工作相冲突。分蘖肥和穗肥是2种主要追肥肥料,在追肥时要控制好追肥时间及肥料种类。在插秧7天施用分蘖肥,碳酸氢铵基数量控制在50~100kg/亩;穗肥在抽穗后15天施用,碳酸氢铵数量控制在20~50kg/亩;另外,在灌溉水稻时,要保证水质清洁,根据水稻生长阶段选择正确的灌溉方式,促进秧苗生长。
        1.4水稻种植苗床的管理
        水稻种植苗床的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在此过程中需要关注的节点有:首先,需要对于是膜内的温度进行管理和控制,在种子生长的一叶和二叶,需要实现温度的管理,最好保持在20~25℃之间;在三叶的时候,白天光照可以的话,可以实现地膜的揭开操作,晚上温度下降再进行覆盖,在此期间如果出现床土发白的情况,就需要实现喷水操作。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齐苗的过程中,床土的水分会慢慢消耗,此时就需要确保水分的充足性,采取的措施为:在15kg水中加入10mL的移栽灵来喷施,这样可以规避出现各种枯死的情况。
        1.5水稻栽培阶段的控制
        其一,确保施肥处于合理的状态。比如某区域为黏土类别,保肥和保水功能比较好,因此就需要在使用前期,做好促肥和底肥一道清的施肥方式来应对。当然如果实际区域的肥力已经比较好,此时就需要坚持前稳中促后保的施肥方案,由此确保实际土壤的肥力可以保持理想的状态。

其二,注重水稻高产的提升,确保密植处于合理的状态。在对于水稻种植土壤实际情况进行调研之后,要对于实际种植密度的问题进行探讨。对应区域的土壤比较肥沃,结构也比较疏松,有机肥含量高,生长处于优良的状态,此时在种植的时候需要坚持插1.4万~1.6万株/亩的方式来应对;如果实际土壤的肥力不是很好,并且存在黏度高的情况,就需要确保实际的密度提升,将其标准提升到1.6万~1.8万株。在此环节还需要去考虑水稻品种的问题,如果水稻的植株不高,叶片也比较短,并且处于笔直的状态,此时就应该以紧凑为主导,也就是密度植;如果实际的植株比较松散,叶片也比较长,高度也比较高,此时就需要控制密度,以稀疏的方式来应对。其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准则,做好实际田间管理工作。在此过程中主要包括返青分蘖期的田间管理,此时需要关注水源的管理,确保有着合理的阳光,尽可能使用生物农药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拔节至孕穗期的田间管理,需要关注水源的灌溉,在气温持续提升的时候,需要避免出现受旱的情况,确保实际的灌溉能够得以开展,在灌溉水自然消失的时候还需要确保其水源的持续性,不能出现干旱的情况;抽穗结实期的田间管理,同样需要确保水源管理工作进入到合理的状态,尽可能保证处于浅水位的状态,设定的标准为3cm。
        2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改进策略
        2.1建立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标准和规范
        组织地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的组织和个人,对于区域的气候特点进行归结,总结和归纳区域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实践经验,收集和整理各个区域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投入和产出数据,在此基础上积极归结在此方面的经验教训。在上述各项调研、研判工作后,与地区农业相关部门的专家协同一起,制定针对于区域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标准和规范,当然这样的标准和规范是分层次的,考虑到区域的各项变量,设定对应的层次性标准,将此作为区域发展水稻种植产业的重要依据。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标准和规范出台之后,积极借助各种方式让更加多的种植户,种植合作社,种植企业能够积极将对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融入到实际的生产实践中去,确保实际科技能够很快服务于实际的农业生产,由此引导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更好的发挥其自身的积极效能。
        2.2注重建立完善的技术转化和推广机制
        其一,积极设定专业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人员,发挥基层村委会的效能,建立对应的联系机制,确保可以组织更加多的种植户参与到实际的技术学习,技术标准理解中去,由此实现实际科学种植素质和种植能力的提升;其二,要确保技术推广人员可以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际技术指导工作中去,对于农民朋友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反馈,积极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建立对应的技术平台,将规范化的技术操作动作作为标准,以制作视频的方式上传到共享中心中去,这样其他种植人员可以及时的去学习和了解,然后对照对应的操作技术规范来进行;其三,高度重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工作的开展,加大对于此方面的投入,积极将绿色生态技术,生物技术融入其中,确保实际的技术方案有着更加好的经济效益。
        3结束语
        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水稻栽培技术日益成熟,机械化作业生产模式的导入,更加强调优质水稻栽培的发展需求。优质水稻在高产高效的栽培中,应立足水稻栽培的技术要求,对不同时期的水稻栽培技术有效落实,提高栽培质量,这是优质水稻栽培的基本要求。水稻病虫害防治是栽培过程中的核心工作之一,应针对不同病虫害的发生及特点,科学采取防治措施,做好栽培管理工作,切实保障优质水稻栽培的产量。
        参考文献
        [1]周敏.水稻病虫害防治问题与优化策略之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2):200-201.
        [2]石志明,王浪,姜训球.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种子科技,2019,37(18):103,106.
        [3]杜娟,侯东锐.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科学创新[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9):8.
        [4]傅小军.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江西农业,2018,(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