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研究 徐萍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1期   作者:徐萍
[导读] 摘要:众所周知,在进行水利工程勘察工作的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会对水利工程的建设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获得相关人员更多的重视度。
        密州水库运营维护中心  山东潍坊  262200
        摘要:众所周知,在进行水利工程勘察工作的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会对水利工程的建设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获得相关人员更多的重视度。水利工程在实际的勘探中,必须对施工现场及附近的水文地质情况有一个充分了解,避免因为疏忽而导致重大的安全事故,进而影响到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勘察;水文地质;问题研究
        引言
        从总体上看,在地质勘察工作中,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利用十分重要。特别是稳定性分析周期性的几何特征、计算机技术等措施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技术的使用,不仅能使勘察工作时间缩短,准确地选择地质技术,也能提升地质勘察工作效率,维护其稳定性。
        1.水利工程后评价特点
        水利工程一般都具备工程规模大、设计领域广、运作期限长等特点。水利工程在建成以后一般都具备防洪、发电、灌溉、供水、养殖、通航、旅游等多项效益渠道,且其效益渠道都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和资源性。这些水利工程的普遍特点就对水利工程后评价工作造成了以下几点影响:第一,评价资料搜集难度大。由于水利工程一般规模较大,从立项到建设完工投入运行,设计建设周期较长,涉及到的设计、施工环境数据信息体量庞大。在正式投入运行以后,一般又具备多项效益,其中涉及经济、水文地质、能源、生态等多个领域,跨领域资料收集统筹整合难度较大。另外,国内水利工程普遍存在 “重建轻管”的特点,部分水利工程日常运行期间不重视数据信息的整合管理,导致工程运作数据出现偏差或遗失,同样会给水利工程后评价工作信息收集带来困难。第二,客观性特点。后评价系统是对工程整体社会效益的一次数据论证分析,因此应该保持其客观性和独立性。即后评价工作不应该受工程立项评价工作、工程决策管理系统以及工程日常运行系统制度及个人的影响,应该保持一定的独立原则设计和落实后评价工作流程。
        2.水利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所带来的危害
        2.1 地下水位上升所带来的危害
        众所周知,地下水位上升主要是由外界的自然因素所引发,当水文与地质因素发生变化的时候,通过对大量工程建设事故的数据进行仔细调查发现,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最核心的因素就是降水量,包含枯水期的水库泄水灌溉,地下水位上升会对工程施工带来岩土层变潮湿及地基基础稳定性下降等众多危害。如果在强降雨大环境下,地下水位出现上升情况,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工程的岩土结构发生坍塌或者是滑坡等严重灾害。
        2.2 环境危害
        该问题在水利水电工程勘察中十分重要。虽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会避免洪水增长,也可以避免在非水淹时期造成主流洪水,但是在对水电项目进行养护过程中,也容易给地下水带来一定破坏现象,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水利水电工程周边的土地由于河流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出现明显的河口沉积现象,造成严重的河水泛滥问题。当河流速度出现急速下降的时候,其容量也将不断降低。特别是水利水电工程中,随着水位的下降,将给周边的水质、水环境带来重要影响。
        2.3 潜水位上升所带来的危害
        (1)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地基中发生侧移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工程所具备的安全性,若是偏移的范围过大,那么就会让建筑的墙体出现大量裂缝。(2)当地质情况出现软化时,潜水位会不断向上移,让黏土的压缩性能得到有效提高,而黏度则不断下降,所以会给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尤其是工程的地基很容易出现变形问题。(3)有饱和土层的出现,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建筑的墙体发生破裂情况,更甚者引发管涌现象,而潜水位上移,在工程的地下室很容易遭到浸水破坏,给居民的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3.水利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进行水文的勘察和地下水监测
        在水利水电工程实际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地质勘察工作的实施和执行是水利水电工程进行保护试验的主要阶段。因为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保护试验,能够有效确定出项目中岩土层的地质参数。所以,在工作执行和开展前期,要予以地质勘察,不仅要明确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间的岩石性质和土壤性质,还需要结合实际为其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施工计划。不仅要进行有关节水节电的水文调查,还需要按照一定规则来保证工作的积极开展和实施,予以正确测量设备的应用,这样在最大程度上不仅会减少一些错误,也会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有效保护。
        3.2 建立完善的地下水评价制度
        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勘察工作时,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相关水文地质难题,需要技术人员创新并完善针对地下水的评价制度,尽可能将其在工程勘察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有效降低地质问题给水利工程所带来的影响,制订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实现对地下水位变化的控制。同时,对这个过程中存在的水文情况展开深入分析,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支持,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3.3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水利工程对周围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会随时间不断加深,例如地下水径流变道等水文地质自然生态环境影响。有些影响则具有明显的实时性,如流域人口变化影响等社会生态环境影响。因此对于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的特点以及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机理,本文构建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3.4岩土测试
        岩土测试主要是指对一般粘性土壤进行室内测试以及实现沉积土的原位测试。该测试主要分析岩土的压缩性能、强度和密度等。测试人员主要利用十字板剪切方法,结合施工现场情况和地质勘查情况进行操作。比如,利用标准贯入法对砂土土质进行检测。各个测试方法的优劣势都是不同的,对于圆锥动力试验,一般使用的土壤样本少,但获得的试验结果准确率比较低。所以,期间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较为良好的测试方法。
        3.5 工程物探技术的应用
        众所周知,工程物探技术主要是对地质体与岩土层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合理分析,利用相关设备来监测人工或自然物理场出现的变化情况,在明确了地下物质分布范围的基础上,测定出岩土体所具备的各种物理参数,如埋深、形状和大小等,这样就能更好地解决相关地质问题。因为岩层物理特性有较大的差异存在,所以技术人员需要使用观测仪器来测量勘探区域的物理参数,如密度、磁性、弹性及导电性等。
        3.6 加强水文地质的研究与测试
        水利工程在实际勘察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都会对施工区域内的水文地质状况进行研究和测试。正常情况而言,岩土水理特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所谓的水理特性是指地下水与岩土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如持水性、透水性及融水性等,岩土的形态和水理特性联系比较紧密。就现目前而言,水质的采样工作基本都是在河流丰水期或枯水期开展,技术人员依据具体情况来对水质采样次数进行合理调整,并需要在充分掌握了施工区域水文地质变化规律后,再完成水质采样的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勘察中遇到的水文地质问题,不仅会对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还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灾害隐患,严重破坏附近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因此,在进行相关勘察工作的时候,需要重点关注其中的水文地质状况,仔细分析其特征,最大限度地保障勘察质量,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吴涛.水利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3):2391.
        [2]李文碧.水利工程中地质勘察与岩土治理问题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44(9):45-48.
        [3]赵青.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分析及灾害防治[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8(7):57-59.
        [4]陈锡山.水文地质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8(11):263,2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