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地区近 10 年酸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2月4期   作者:王博雅 卿晨雨 覃勇 李雪娇
[导读] 本文利用武冈地区2006~2019年酸雨观测资料和地面气象要素资料,
        王博雅1,卿晨雨2,覃勇3,李雪娇1
        邵阳市气象局,邵阳  422000;2.常宁市气象局,常宁  421500;3.武冈市气象局,武冈 422400

        摘要:本文利用武冈地区2006~2019年酸雨观测资料和地面气象要素资料,使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武冈地区的酸雨变化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2006~2019年降水样本的平均pH值为5.07,酸雨样本平均pH值为4.56,平均降水pH值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年均酸雨频率则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13年间,武冈地区各月的多年平均pH值均高于4.56,属于弱酸性或非酸性,秋冬季节为武冈地区酸雨发生频率较高的季节;当 偏北风向出现时,酸雨出现几率是最大的,说明武冈地区出现偏北风时更容易形成酸雨,风速超过4.0m/s,酸雨出现频率最低;降水量对酸雨出现频率的影响较大,受到降雨冲刷和稀释的共同作用,酸雨天气出现频率减少。
        关键词:酸雨  变化特征   影响因素  武冈地区
引言
        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雨水、冻雨、雪、雹、露等大气降水,对水体、植物、土壤、文化建筑、人体建筑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或破坏,是当前世界上的重大环境污染问题。我国的酸雨区主要分布在长江南部,以西南和华南地区较为突出。武冈属于华南地区,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尽管对武冈地区的酸雨研究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但酸雨的形成机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不仅与致酸前体物质有关,也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气象条件影响酸性污染物的扩散和输送、化学转化。对武冈地区近些年的酸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于该地的综合大气污染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研究资料和方法
        利用武冈地区2006年1月~2019年12月的逐次酸雨观测资料,包括降水酸度(pH)、降水量、降水发生时间的气象要素资料(风向、风速)等,使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武冈地区的酸雨变化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当地环境气象预报和酸雨污染防治提供参考借鉴。
2、武冈地区酸雨变化特征
2.1酸雨年际变化
        武冈地区2006~2019年降水样本的平均pH值为5.07,酸雨样本平均pH值为4.56,其中年平均降水pH值的最大值为5.47酸性最低,出现在2010年;年平均降水pH最小值酸性最大为4.33,出现在2006年,两者之间相差1.1。近13年间武冈地区的平均降水pH值有所起伏,总体呈现出酸性增加的趋势。
        通过对武冈地区逐时间段的酸雨进行分析,其中2006~2010年武冈地区降雨pH值<5.6出现频率为64%,弱酸雨、强酸雨、特强酸雨和特重酸雨出现频率分别为20%、17%、13%、13%。平均降水pH值为4.70;2011~2015年,武冈地区酸雨出现频率为77%,弱酸雨、强酸雨、特强酸雨和特重酸雨出现频率分别为26%、18%、8%、5%,平均降水pH值为4.72; 2016~2019年,武冈地区酸雨出现频率为67%,弱酸雨、强酸雨、特强酸雨和特重酸雨出现频率分别为28%、18%、6%、1%,平均降水pH值为4.65。图1为 2006~2019年武冈地区不同酸度酸雨频率和平均降水pH值变化趋势图,武冈地区平均降水pH值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图1 2006~2019年武冈地区降水pH值变化趋势图
2.2酸雨年内变化
        结合武冈地区气候特点,以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到次年2月为冬季。酸雨在各月、各季的变化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近13年武冈地区春、夏、秋、冬四季的酸性降水的平均pH值分别为5.05、5.36、4.95、4.89,春季和夏季酸雨出现频率最小。其中冬季降水酸度最强pH值为4.89,1月份的降水样本酸度为全年最强,平均pH值为4.77;夏季降水的酸度最弱,平均pH值为5.36,7月份的降水酸性最小,pH值为5.47。结合酸雨出现频率,冬季酸雨出现频率最大,高达80.9%,每年2月份酸雨出现的频率最大高达83%;10月份降水平均pH值酸性为5.97全年最弱。从地形条件来分析,邵阳市属江南丘陵大地形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地形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平地、平原各类地貌兼有,以丘陵、山地为主,山地和丘陵约占全市面积的三分之二。造成酸雨季节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秋、冬季邵阳地区高空波动和冷空气活动过程较频繁,北方的扩散南下,由于地形影响,大气污染物难以向外扩散,故降水酸化的程度较严重。在冷空气减弱和气温回升期间云层低、湿度大且风速小,大气层结稳定的天气形势,影响了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扩散、稀释,使污染物不易扩散,大气中的SO2和NO2等致酸前体物的浓度比其他季节高。由此说明武冈酸雨有明显的季节化分布特征。

        
3、气象条件对酸雨的影响
3.1酸雨与风向风速之间的关系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高空1500m高度处的风向风速对局部地区降水酸度变化的指示意义较为明显,说明伴随天气系统的大气环流对局地酸雨形成的影响较大。从酸雨发生的风向分析(如图2),武冈本站酸雨发生的日主导风向主要集中在C、N、NNE 偏北风向扇区内,酸雨出现几率较大,出现频率均在70%以上。2006-2019年的降水酸性样本为4616个,最多的北风(N,1031个),其次为东北偏北风(NNE,914个)说明武冈地区出现偏北风时更容易形成酸雨,在静风出现时酸雨频率最大为75%,然而,酸雨的发生在风向的具体分配上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SE风向与SW风向时的酸雨频率都在60%左右,说明武冈地区的酸雨与风向之间有很大的关联性。

图2 2006~2019年武冈地区酸雨期间风向频率图
        如表2所述,当日平均风速低于1.5m/s时,降水的发生频率相对较高,此种天气的地面风速较小,空气水平运动缓慢,对于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极为不利,近地层大气污染物易聚集,很容易加重酸雨污染情况;当日平均风速增大到1.6~3.3m/s时,酸雨出现频率下降为66.1%;当风速增加到3.4~4.0m/s时,酸雨出现频率稍有回升,达到了72.0%;当风速增加了4.0m/s时,酸性降水出现频率下降为52.8%。由此可知,风速较大时对于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极为有利。

3.2降水对酸雨的影响
        降水强度能改变降水的酸性程度,武冈地区的年内降水主要在夏季(6~8月)较为集中,是全年降水量的一半左右。秋、冬季邵阳地区多出现短波槽东移、中低层切变线和地面冷空气扩散南下的天气形势,在这些天气形势下,秋、冬季邵阳地区盛行偏北风,北方大气污染物随冷空气扩散南下,邵阳地区多低山丘陵,风速小,空气流动性差,SO2和NO2等污染物不易扩散,大气中尘埃为酸性。从降水量来看,秋季主要受地面冷高压控制,秋高气爽,冬季多为阴雨天气,降水较夏季节的显著偏少,湿度大,静风多,影响了空气中的污染物的扩散、稀释,导致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增大,空气污染物较严重。且从降水强度来看,秋、冬季降水强度小,污染物不易稀释,所以降水样本pH值较低。而夏季节邵阳多出现副热带高压及其边缘、低涡切变、台风及其外围的天气形势,这些天气形势有利于SO2和NO2等污染物扩散,且夏季降水以阵性为主、强度大,有利于酸性污染物的稀释,降水样本pH值较大,且夏季盛行偏南风,北方的大气污染物不会扩散南下。如表3所示,小雨和中雨级别的降水酸雨出现频率均在70%以上,之后则随着降水量的增加,酸雨出现频率不断下降。由此可以看出,一次降水过程降水量越小,被捕获和冲刷的大气碱性气溶胶粒子也越少,碱性气溶胶较少对降水中酸性粒子的中和作用随之减弱,此时的降水pH值也降低酸性数值增强,酸雨出现频率就会增加。降水量级较小、降水强度较弱时,不利于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扩散、稀释,空气中的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就较大,降水中的酸性粒子也较多,pH值较低,酸性频率也较大。若是降水量级别达到暴雨级别以上时,受到降雨冲刷和稀释的共同作用,酸雨天气出现频率减少。

结论:
(1)2006~2019年降水样本的平均pH值为5.1,酸雨样本平均pH值为4.7,平均降水pH值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年均酸雨频率则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2)13年间,武冈地区各月的多年平均pH值均高于4.7,属于弱酸性或非酸性,秋冬季节为武冈地区酸雨发生频率较高的季节。
(3)当C、NNE、NW、NE、N、WNW风向出现时,酸雨出现几率是最大的,说明武冈地区出现偏北风时更容易形成酸雨,风速超过4.0m/s,酸雨出现频率最低。
(4)降水量对酸雨出现频率的影响较大,受到降雨冲刷和稀释的共同作用,酸雨天气出现频率减少。








参考文献:
[1]黄菊梅,何筱仙,吴思雁,等.洞庭湖滨湖酸雨特征及气象影响因子[J].象与环境科学,2019,42(2):82-88.
[2]吴建明,邹海波,贺志明.江西省酸雨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2,35(2):45-50.


作者简介:王博雅(1991.05),女,汉族,湖南省邵阳市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防雷工程,通信工程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