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论断对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蕴探析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2月4期   作者:马静
[导读] 马克思的思想发展的历程有很多阶段,1844年9月到11月
        马静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00083
        马克思的思想发展的历程有很多阶段,1844年9月到11月,马克思为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与恩格斯一起合写了《神圣家族》,“神圣家族”是对鲍威尔兄弟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戏称,他们在这本书中集中清算了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关系,批判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哲学。他们指出“思想永远不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范围,在任何情况下,思想所能超出的只是旧世界秩序的思想范围。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4页。]明确揭示了思想能够成为现实的条件。
        而思想政治教育自诞生以来,由“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宣传”等演变为“思想政治教育”。尽管各个历史时期称谓不同,但其实质皆是通过向群众传播先进思想、动员群众为社会主义共同事业而奋斗。上文中的“使用实践力量”意味着人作为主体具有实践力量,强调“有实践力量的人”作为现实的人、作为主体能够连接思想与现实。而使用“有实践力量的人”完成思想向现实转化的活动正是依托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的。因此,对这条论断的准确解读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创新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按照写作风格,萧灼基在他的《马克思传》中将马克思恩格斯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论述分别在第二章“以‘批判的热情’反对封建专制制度”里的第十一节“清算青年黑格尔派”、第十二节“《论犹太人问题》”、第十三节“《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以及第三章“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这几节里展开了描写。其中最后一节“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中,萧灼基着重描写了马克思恩格斯对青年黑格尔派鄙视人民群众的批判观点。
        同历史上一切唯心主义者一样,青年黑格尔派也认为:“精神创造众生,肉体则软弱无力。”[ 布鲁诺?鲍威尔:《福音的批判及福音起源史》。]在他们看来,少数“英雄”人物之所以能够推动历史发展,是因为他们具有批判的大脑。因此,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精神,是那些天才人物的思想,这是非常荒谬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思想是客观实际的反映。先进的思想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要求,代表着进步阶级的利益,指导了正在进行历史活动的群众,从而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但是“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4页。]
        一、论断“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的内涵
        这条论断位于《神圣家族》第六章马克思恩格斯对于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人物布鲁诺?鲍威尔的批判中,指出布鲁诺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精神领袖”、作为神圣家族的“家长”,其英雄史观的错误实质,首次正面论述了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以“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论断揭示了“现实的人”的本质,阐明了如何使思想成为现实,完成了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为其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全面阐释唯物史观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断中明确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着力强调了“有实践力量的人”在“思想得到实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有力地批判了布鲁诺对于法国革命的纯粹思辨分析,直指批判哲学的要害——在思想领域里批判、实现一切。而马克思恩格斯深刻认识到并非法国革命的思想缔造了新世界秩序,而是法国革命者掌握了革命思想,这种群众活动改造了现实,实现了新秩序的构建。因此他们直言,“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


        二、“有实践力量的人”促使思想转化为现实的途径
        “有实践力量的人”作为主体从意识到自身的实践力量到发挥出自身的实践力量,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自在人向自为人的转变,因为“使用”才是最终促使思想转化为现实的关键环节。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创造和生成先进思想理论唤醒实践力量,通过宣传教育、理论武装群众凝聚实践力量,通过号召群众发动革命运动发挥实践力量,使“有实践力量的人”促使思想转化为现实。
        (一)创造科学的、先进的理论
        马克思在论断中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之所以“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是由于思想作为意识领域内的产物,在其物质承担者缺乏主体性时不具备现实性,不直接对现实产生作用。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现实出发,指出思想虽然不能够超出旧世界秩序,但能够超出旧世界秩序的思想范围,这里强调的就是前瞻性的科学思想。“有实践力量的人”通过掌握先进的、超出“旧世界秩序”的思想,摧毁旧世界秩序,从而实现新世界秩序的构建,体现了先进思想武装“有实践力量的人”改造现实世界活动的必要性。这充分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探索人类解放路径,创生出先进、科学的思想理论。
        (二)用先进理论武装群众,凝聚共识
        思想实现的前提是先进理论被群众所掌握,但鲍威尔等人对于群众认识的局限性,使得“精神”与“群众”对立,致使思想与现实永久割裂。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思想的宣传教育工作,从无产阶级的现实状况出发,启发工人为谋求现实利益以先进思想武装自己,使共产主义意识逐渐被无产阶级所认同、接受并掌握。高度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理论宣传与教育武装群众的重要作用,实现思想与群众的有机统一,从而摆脱思想与现实的割裂。在理论武装群众的基础上,群众实践力量的联合与凝聚就成了必然趋势。“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1]286“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287因此,思想不仅需要被广大群众所掌握,更需要广泛联合群众,不断凝聚更强大的实践力量以推进思想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不是少数人,而是日益广泛的群众队伍。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精准把握群众的普遍利益,从满足与实现这种利益出发凝聚共识,使先进理论在群众心中根深蒂固,从而为发挥出实践力量不断蓄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使用“有实践力量的人”的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理论与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观,蕴含在其经典著作中,闪烁着真理光辉,既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本源,也是我们务必深刻领悟并遵循发展的思想精髓。
        “有实践力量的人”论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立场、观点、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新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唤醒实践力量、凝聚实践力量、发挥实践力量,使用“有实践力量的人”连接思想与现实,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建设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萧灼基. 马克思传[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3】陈万柏.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4】李忠军,张宝元."有实践力量的人"何以链接思想与现实?——《神圣家族》思想政治教育论断意蕴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9(06).
【5】郑永廷.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作者简介:姓名:马静;出生年月:1998年11月;工作单位: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