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警官学院训练基地分队指挥系副教授
摘要:武警院校创新教育的展望,教育是根本,创新是保障。为了实现与之相适应的创新教育。教员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是树立以创新为主线的前沿教育思想。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武警院校如何认清在创新教育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革探索,已成为教育的焦点。
关键词:武警院校 育人才 创新教育
新形势下,武警院校创新教育的实施,是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需要的战略性系统工程。整个创新体系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发挥和运作,这将直接影响创新网络的整体框架和各个关节点的衔接,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随着武警院校的几次调整改革,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思想认识上对创新教育认识不够
武警部队的发展日新月异,往往对军事科技的竞争看得较清楚,但对隐藏在这种竞争背后的人的竞争尤其是创新的竞争却轻描淡视。由于传统观念的限制和对现实片面的急功近利的认识,我们在思想认识上往往比较重视对知识和技能的灌输,而轻视人的全面发展。缺乏全面创新型人才是不可能在这种竞争中取得胜利的。
(一)在知识结构上缺乏军事与文化相结合的创新规划
知识结构中军事与文化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相互依存。目前院校中存在的“高文凭,低素质”的适应性差、创造能力弱的现象其原因不能说与缺乏创新教育思维无关。过分的分化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学员的军事学科通识教育。其一是武警院校教育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上不够规模化,过分专门化使得学员所学专业过分狭窄,技能单一缺乏足够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创造性,不能适应当今军事领域对人才的多样化的需要。其二是由于在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上的先天不足,造成军事类学员文化素质较差,人文科学知识相对薄弱。而政工、技术类学员军事训练素质方面又很薄弱,在某种程度上被培养成只掌握一定技能的“工匠”,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二)在人才培养上缺乏对心理素质的需求和再造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武警院校创新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保障。但我们在对院校学员进行思想品质教育时不够注重联系实际,另一方面就事论事,无论是方式方法还是观念,都没有完全从以往的思想教育模式中脱离出来。不重视意志品质等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得一些学员不能以健康的心理面对变化复杂的现实,从而影响个人才能的发挥。健康的心理在某种程度上比健康的身体更重要。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部队院校的发展要求。新型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必然之需,不断深化创新教育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根本保障。
(三)在创新教育中培养人才要转变教育理念
院校教育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专业口径过窄,教学与实践相脱离,课程设置与部队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使院校教育适应现代化部队建设的需要必需转变观念。一是要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向知识、能力、军事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面对当代军事领域各方面的迅猛发展,这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树立知识、能力、军事素质辩证的教育观,处理好三者的关系,使之协调发展。二是要逐步由专业教育向创新教育过度,实施“专业+通才”的培养模式。传统的教育强调专业对口,由于专业划分过细,使学员的知识单一,视野窄小。因而院校应展开多专业,主辅并修的培养方法,拓宽学员知识面,增强学员竞争力和适应能力。三是要改变院校教育中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目前武警部队院校教育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培养出来的学员往往动手能力较差,创新意识薄弱,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欠缺,院校应在教学计划和课程的安排上加强实践环节。坚持课堂教学和下基层代职锻炼实践相结合,提高学员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高素质的教员队伍是创新教育的基础
武警院校创新性教育教员应具备相应的实际教学能力,这是创新教育实践的需要,是传统教学挑战的手中武器。教员的创新能力可表现为同一学科,同一内容的教学,教学法的变化对具体教学情境的理想组织,对形成学员道德品质、军人风貌的探索。
(一)要以创新教育思想和理念为主导
先进的办学理念已走进武警部队院校,而当前相当一部分教员教育思想还很陈旧,滞后,是阻碍创新教育的主动力。这是由教员构成的复杂性,落后的育人思想所制约的。这就要求教员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转变原有的常规理念,从内外因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善于用科学的思想认识方法,敏锐观察和准确判断社会发展,部队建设的新特点、新问题,敢于向传统的教育思想挑战,牢牢确立创新教育的主导地位,“把先进理念树起来,让传统思想倒下去”。
(二)要着眼实际动态,内化双向思想模式
创新教育的主导地位是教员创新教学的总纲,有针对性地着眼教学培养层次,从学员的实际思想动态入手,是院校教员的有力思想武器,一切“大锅饭”的思想已偏离了新形势院校教育的实际。所以,教员的创新教育思想和学员现实学习思想,应该是一个互动衔接的整体,着力于学员需要什么,教学能提高学员什么能力,形成教员全新的教学思想,从而,打牢提升能力素质能力的思想观念。
(三)要具备创新教育能力,驾驭教学全过程。
首先教员要有因材施教教学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是院校创新教育必备的能力,即教员对学员的整体个别认识和发现,考虑到学员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接受能力,这就要求教员要善于发现问题,找出与之对应的方法,要把学员的共性和个性结合起来,认清学员群体所处的环境特点,能够发现个性特点和特长,以个性带共性,以达到育人目标的需要。其次教员要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充分开拓学员思维能力;教学方案的设计是教员思维认知教学的准备过程,在方案设计和实施中,应以学员思维开拓为主线,能力培养作为教案的血肉,教员在对大纲充分理解渗透的基础上,方案应体现多个思维闪光点,设想多种实践问题,利于学员发挥个性,开动脑筋。框架出学科思维过程教学,探索思维规律。
三、重视学员个性发展是创新教学的关键
武警院校素质教育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素质教育旨在促进学员的素质发展,提高学员的素质水平,重视学员的个性发展是教学的关键所在。
(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个性培养密切相关
院校教育单一的培养模式和课堂结构,自觉不自觉地限制着学员个性发展,对此院校要注重对学员的个性发展,并通过各种培养环节加于落实。一是由共性培养向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培养转变;二是由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向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三是学员可以根据个人的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的模式和进程等。
(二)培养创造能力的外在动力建立相应的竞争机制
建立竞争机制、激励机制方面相了很多办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效果,主要目的是给学员宽松的、自觉的学习空间,如鼓励与打击,对学员而言,鼓励就有可能成为人才,而打击就可能走向反面,不学无术。这样的例子是举不胜举,创新教育以人的根本性质为基本点各出发点,注重整体素质提高,注重对学员的正面鼓励,同时建立起约束与激励并存的机制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三)学员需要教员的创新激情
教员的创新激情是学员无形的压力和榜样。如果教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和激情,学员的创新意识和激情从何而来?因此院校应该要求教员要与学员互动,带领牵动学员不断提高自我。主动引导学员去学习、探索、创新,要身体力行地站在创新的最前沿去教育学员和鼓励学员,激发学员,使他们热爱创新,积极投身于创新当中。
(作者:武警警官学院训练基地分队指挥系副教授 李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