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腾越街道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云南保山 679100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结晶,加强非遗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实践中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本文联系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特征,对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并从资源整合管理、统一数据库标准、加快非遗网站建设、利用VR技术、开发移动APP等方面入手,提出几点有效保护与传承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承;策略;剖析
近几年,我国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然而受到由科技引发的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影响,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日渐恶化,继续沿用以往模式实施保护与传承,久而久之就会迈向消亡。急需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对以信息、通信、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加以运用,在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方式发生根本改变的同时,为非遗资源分类、保存、展示和传播提供更加广阔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和使用功能也能得到充分发挥[1]。鉴于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进行深入剖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特征
对非遗文化进行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以下特征十分明显:(1)资源整合方便,将数字化技术渗透到非遗保护与传承领域中,可以对各类非遗文化遗产进行整合,使文化产业链得到延伸和拓展,促进社会经济效益增加,并且实施数字化保护传承,非遗传播路径也更加多样化,并吸引更多人关注非遗文化;(2)传播发布快速,在信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信息传播高效性、实时性特征更为突出,利用数字化方式对非遗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可以使非遗文化遗产得到更大范围传播,人们也能通过各个平台了解非遗文化,并通过信息交换功能进行分享和互动,在这过程中平台也会对用户非遗方面需求进行收集分析,进而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3)利于保护传承,以往非遗文化传承多通过口传心授方式实现,使得很多人无法深刻理解到非遗文化实质内涵,很多优秀艺术和手艺也无法找到传承人继承与弘扬,最终引发非遗文化传承断层情况,这时候对非遗文化实施数字化管理,可以对非遗文化传承过程进行完整记录,并以多样化方式让社会大众了解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在广泛传播中实现继承、创新和发展[2]。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相关技术问题
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实现,需要很多先进技术从旁提供支持,具体包含:(1)数字化储存管理技术,由于非遗文化属于非结构化数据,这就为善于处理结构化数据的计算机工作提出严峻挑战,操作中就要依赖数字化颗粒度、语义本体等技术,以明确数据储存入库细化程度,同行情况下会采用“4W1H”方式,将非遗文化划分为独立知识单元,并对各单元信息数据进行记录与处理;(2)数字化建模技术,非遗文化空间数字化,除了方便储存管理以外,还能够对其展开深入分析和利用,这就需要依赖大数据挖掘、时空建模等技术,对各知识元之间存在关系进行细致掌握,并对非遗文化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3)可视化和智能交互技术,非遗文化传播与传承需要建立在非遗文化空间可视化与交互基础之上,操作中可以依托可视化、智能交互等技术,对复杂的非遗文化知识以更加直观形象图解方式呈现出来,以帮助人们重新构建非遗知识,并通过智能交互使非遗文化得到更好推广与传承[3]。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剖析
(一)资源整合管理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之前,需要深入到实际对所在地区存在的非遗文化进行细致调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操作中可以利用互联网、通信等技术将相关部门有效联系起来,彻底打破部门机构各自独立、沟通不畅局面,地区非遗文化具体情况也能获得全面、细致了解,进而构建完善的非遗文化数据系统。
由于非遗文化种类繁多,为方便管理就要对科学数据库标准进行制定,然后与非遗相关博物馆、文化馆、科研机构等展开密切合作,操作中可以任命一个部门作为牵头机构,对非遗数字化保护平台加以建立,在通力合作下可以节约资源和提高工作效率,非遗文化价值也能充分展现出来。
(二)非遗网站建设
信息化时代下,非遗文化传播主要依靠网站,并且各级非遗中心也都坚持与时俱进,加快了非遗文化网站建设力度,然而在网站运作功能方面还有待优化。一方面,可以以非遗网站作为重要依托,对相应文化服务平台进行打造,不仅可以促进非遗文化得到广泛传播,还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非遗服务需求,非遗网站也会成为非遗文化开发利用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借助网站信息数据交换功能,对进入到平台用户的非遗文化需求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同时开发信息交互平台让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检索自己需要信息,并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对非遗信息进行更新发布,非遗文化数字化服务水平也会明显提升[4]。
(三)利用VR技术
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非遗保护传承中,可以进一步扩大非遗文化数字化影响力,操作中可以利用VR技术对非遗文化内容进行深度开发,如:民间故事、民俗节日、艺术表演等以VR实景方式展现出来,既能够吸引更多人注意,又能够提高其商业价值,使其得到更加广泛传播。同时,利用VR技术还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非遗文化数据资料,促进人们在获得更好现场体验中了解各类非遗文化实质内涵,无形中也实现了非遗文化保护与弘扬,特别是在非遗传承人方面,借助VR技术可以吸引更多对非遗文化感兴趣的人参与进来,并在深刻体会文化内涵和观看技艺展示基础之上,搜寻到更多非遗文化优秀传承人,使各类文化遗产得到继承与发展[5]。
(四)开发移动APP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手机APP已经得到广泛普及,并且日渐成为人们获取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对非遗文化类移动APP进行开发和推广,可以助力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更好实现,人们多样化非遗文化需要也能得到有效满足。实践中需要对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进行充分利用,使各类非遗文化资源能够快速聚集,并有效利用移动数字客户端,加大非遗文化开发应用力度,除了要向人们提供文化信息服务以外,还要将非遗产品销售和传承工作渗透其中,通过开展一些活化操作非遗类项目,使非遗文化展示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如:将非遗文化类APP与当地旅游资源APP有机结合起来,使当地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全方位展示,既能够吸引更多旅游者关注,推动旅游经济蓬勃发展,又实现了非遗文化宣传与推广[5-6]。
四、结语
本文是基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的剖析,我国发展历史十分悠久,形成了一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对社会进步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中依托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推动非遗保护传承数字化进程,可以吸引更多人关注与参与,并促进我国非遗文化得到弘扬与发展,操作中可以借助数字化储存管理、可视化、智能交互等技术,整合非遗文化资源和构建非遗网站,拓宽人们了解非遗文化路径,使非遗文化得到更好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菲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策略研究[J].今古文创,2020(39):47-48.
[2]於歌.文化产业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J].大众文艺,2020(06):12-13.
[3]刘淑强,张瑶,张洁,吴改红.潞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策略探究[J].毛纺科技,2020,48(09):99-103.
[4]杨林燕.闽西客家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J].地域文化研究,2020(06):83-89+149.
[5]孙蕊.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J].人民长江,2020,51(09):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