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环境污染监控中心 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现代化环境治理过程中治理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必要做好研究分析工作。文中以现代化环境治理为着手点,分析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的措施,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环境治理;体系构建;完善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2020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对“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作出全面部署。
1、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构建现状分析
1.1环境保护责任落实亟待加强
一些基层地区管理者,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贯彻不够,缺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绿色发展观树立不牢,仍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生态保护,重应付检查、轻问题整改,重工作安排、轻检查落实”等现象,生态文明各项改革任务落地不够,生态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没有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对环保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
1.2环境治理企业责任认识不足
目前,排污许可核发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但是部分企业尚未认识到排污许可证的重要性,在排污许可证申请时填报的信息资料不完整,排污许可证申请后未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执行报告的上报、信息公开等工作。一些企业依法治理环境污染、依法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不够,环境基础设施仍是突出短板,运行水平总体不高,企业治污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
1.3生态环境治理市场化机制不足
生态环境治理更多依赖行政手段,相关责任主体内生动力尚未得到有效激发,市场化机制还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资金投入不足、渠道单一,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力度不足。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和差别化电价政策需进一步完善。
1.4环境治理法规标准体系亟待加强
在大气、水、土壤三大攻坚战全面推进的情况下,各级政府机构印发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的发展,应对的政策文件更是层出不穷。在落实“依法治国”的前提下,地方配套的法规、标准体系等仍需完善。
2、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构建完善策略
2.1坚持依法治理
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是环境治理的重要载体,法治化是提高环境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生活垃圾管理、生态公益林保护等地方性法规,加快修订环境污染防治条例。将当前实践探索和比较成熟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及时立法,确保环境治理的可预期、可持续;
将不符合现代环境治理目标要求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及时修改和清理。要建立环境治理标准,制定和完善包括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环境保护成效评估、数据质量控制等多方面的环境技术标准体系,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方法和工具。要强化法治思维,鼓励社会用法治手段去解决环境治理面临的问题。严格执法,对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的行为从严惩处,让违法行为人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2.2推进多方共治
坚持多方共治是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一个鲜明特点。构建多方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就是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促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各主体形成环境治理合力,实现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的协同和功能互补、资源共享,以共同推进区域环境的有效治理。要建立健全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科学合理设定生态环境保护约束性和预期性目标并纳入各相关规划,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明确省级与市县在跨域环境治理的职权责任划分,明确不同级别政府之间的财政事权划分。
建立跨区域行政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制定跨区域环境的政策规划和目标设定,以及协调解决跨区域的环境保护问题。要落实企业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积极推进绿色生产方式,引导企业主动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要加强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平台建设,积极对各类环境保护社会组织进行整合,发挥好社会组织对公众参与的指导和帮助作用。建立企业、社会组织、科研机构和公众参与机制,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环境质量评估,鼓励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监督。建立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拓宽公众参与渠道,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环境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2.3强化监管能力建设
(1)推进监测能力现代化建设。提高县级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检测能力建设;更新并补充完善监测设备,增设VOC监测设备及常规监测设备;加强监测队伍建设,补充监测人员,完善人员结构,不断提高监测人员的监测水平。完善县级环境应急工作机构建设,明确应急人员和相关职责,加强应急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应急责任。
(2)提升生态监控能力。加强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完善各类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试点开展河流水生态例行监测,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和管理能力,加强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监督。完善监测点空间布局,丰富监测点信息采集数据种类和数量。完善各类污染源与环境质量数据,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数据连通,实现各类生态环境管理数据的汇总统计、关联分析、事件溯源、风险研判、影响评估、辅助决策等功能,提升数据分析研判效率,实现管理的精准化、系统化、即时化。
(3)实施生态常态化和规范化监控。运用监管平台,对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常态化监控。重点监控土地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等活动,监控流域内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
(4)强化生态空间的保护与管理。实施流域统一规划和区域差异化管理,明确相关各方的责任,加快推进生态带建设,继续开展生态移民。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巡查作用,将生态环境问题作为巡查重要工作任务。
结语
总之,要想有效推进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构建,必须在获得更多治理收益的同时不断降低治理成本。推动环境治理与发展转型,要创新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手段,减少对行政手段的过度依赖,形成环境治理的市场化。要创新环境污染防治模式。以环境公用设施、园区等领域为重点,以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为导向,健全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第三方治理市场,吸引和扩大社会资本投入。鼓励开展开发区和小城镇环境治理综合服务改革试点,探索按效付费。
要严格落实“谁污染、谁付费”的政策导向,推动建立“污染者付费+第三方治理”等机制。出台相关税费及其他经济措施,进一步建立健全财政资金与生态环境质量挂钩激励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税法,推进绿色税收政策,落实好现行促进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税收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刘友宾.推动公众参与生态环境社会治理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0,45(1):29-30.
[2]赵朔.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20,40(11):73-75.
[3]鲁炀.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