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北碚 400715
摘要:十九大以来红色文化逐渐兴起,红色文化资源总量多、形式丰富,形成独特的红色旅游文化。红色文化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对于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促进作用。红色文化是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精神文化。丰富的红色文化为大学生培育文化自信提供支撑,为红色文化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可能,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国家、社会、高校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全方位塑造大学生文化自信。
关键词:红色文化;红色旅游资源;文化自信
红色文化蕴含的红色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投身社会革命和建设的先进文化。国家振兴民族富强需要文化振兴。新时代大学生已成长为重要社会群体。大学生文化培育工作在多元文化环境以及新兴传媒技术影响下,培育文化自信严重受阻。时代在进步精神要同步,新时代防止在文化浪潮中患上精神的“软骨病”,需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拓宽红色文化的传播渠道,以领袖精神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为主,让红色文化永流传、让红色经典培育出鲜明的文化自信。
一、可能性逻辑:红色文化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可能性
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共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品格和精神气质。文化自信源于对我国先进文化的认同,红色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代表,其先进性为培育文化自信提供可能。
(一)红色文化促进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可能性
1.红色文化是铸造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
文化认同是红色文化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党的带领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红色文化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土壤。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革命精神宝库,井冈山留给我们宝贵的井冈山精神。新时代,我们要抓住新的时代特征,坚持文化创新,结合时代特征,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大学生文化自信源于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源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源于中国道路的自信与建设“中国梦”的使命担当,源于党带领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伟大成就的认同,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扎根于我国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绝不是凭空产生,是特当历史时期,党代领人民在伟大实践中形成。显然,红色文化的认同正是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一。
2.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文化自信同向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先后到我国各省红色文化纪念地考察,此间反复强调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让红色精神永流传。红色文化遍布全国,其中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抗战等都是红色文化的精神缩影。革命文化是红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附着在红色文化之上的红色精神是其精神内核,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也是培养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是推动国家更好、更快发展的文化基础。因此,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红色文化同大学生文化自信朝着同一个方向奋斗,所以“中国梦”的长征中需要大学生培育红色文化自信,才能有底气、有勇气、有担当的投身建设。
(二)红色文化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现实可能性
1.全国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为育人提供现实基础
红色文化资源是我国红色文化印记,我国红色资源数不胜数,韶山是一代伟人毛主席的故居,也是一个红色旅游圣地,与毛主席故居不远有刘少奇故居。此外还有桂东“第一军规”颁布地,即89年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汝城的半床棉被的故事。更有岳麓山橘子洲景区、罗荣桓故居、任弼时故居、贺龙故居、胡耀邦故居、彭德怀故居、平江起义纪念馆、杨开慧纪念馆、通道转兵纪念馆、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纪念等众多红色旅游圣地,关于领导人故居、战役纪念馆、红色故事纪念馆、军事纪念馆、红色会议旧址等一批红色文化群,形成得天独厚的红色旅游资源,深入挖掘了丰富的红色文化,为新时代红色文化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现实基础。
2.新媒体的出现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现实可能
新时代,传媒技术的革新,形成了传媒的新业态,以抖音、快手、公众号为代表的新时代传媒技术异军突起,图像信息传播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为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播拓宽了传播渠道。以VR技术为代表的虚拟体验式技术兴起,使得红色文化体验式教育提供可能,更为红色文化跨地区传播提供技术支撑。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博物馆将成为可能。新媒体将会极大增进大学生群体对于红色文化的认识。显然,互联网时代,红色文化的影响将不仅仅局限于小范围内,将会对整个互联网受众都可能产生影响,为红色文化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现实路径可能。大学生是网络的主要受体之一,新媒体影响大学生的效果呈现扩大趋势,在此基础上网络带来的快餐式、碎片化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红色文化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社会正能量势必成为必然趋势。
二、必要性逻辑:色文化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新时代,经济发展、多元文化冲击下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认识甚至比对国外的旅游景点更陌生,红色文化的内涵更成了一纸空文。红色文化的影响力显著下降,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红色文化发挥其效力,以独特的育人效果,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
(一)增强红色文化认识的必然要求
1.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识不足
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就是要宣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高举红色的旗帜。”[ ]走的再远不忘来时的路,虽然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取得骄人的成绩,更在新时代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践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红色文化。新形势下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认识处在懵懂时期,对红色文化自信的认识仍处于将信将疑阶段。市场经济影响使大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随着经济深入发展,全面开放带来外来文化渗透,资本主义逐利的本性在社会发酵。高校汇聚着众多思想,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社会经济发展催生的错误思想扭曲了大学生价值观,市场经济环境下大学生思想以发生偏向。此外,红色文化宣传环节薄弱,影响力不足,对于“新生代”的学生群体,红色文化对于他们而言更为久远和陌生。
2.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传播效果不佳
新时代,当代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红色文化认识主要来源于教师单向灌输,效果不佳。大学生缺乏学习和探索红色文化主动的动力,在红色文化传播环节中处于被动状态。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校园中影响力不足,体现在:第一,校园红色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手段,但高校红色文化氛围创建仍不足。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是加强红色文化宣传的有利影响。红色文化活动设计上与当代大学生思想不能产生共鸣。第二,红色文化宣传活动流于形式,活动难以深入人心。红色文化活动、红色文化主题团日活动,要深入人心,而不是一个硬性教学指标。思政课教师没有讲好中国红色故事,学生难以深入学习和传播好中国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活动形式落后,红色文化创建形式与新时代大学生需求的鸿沟。所以,高校对红色文化的定位稍显狭窄,使得其传播和教育的内容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红色文化传播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历史虚无主义削弱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毛泽东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 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我们应当给以总结, 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集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重视历史和正确看待我国历史的科学态度。但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上仍出现了刺耳的聒噪,尤其是以否定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党带领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历史虚无主义。
第一,历史虚无主义极易使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产生偏差。历史虚无主义并不是对全部的社会历史进行否定而是对某一段历史进行否定。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历史是根,文化是魂,红色文化源于党带领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是人民首创的文化,这一过程于必然与党的领导密不可分。但是历史虚无主义企图以否定党的领导、否定历史、否定革命、为历史翻案等手段扰乱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
第二,历史虚无主义弱化大学生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深深根植于一个国家的文化中。文化自信是对本国文化、本国历史的认同,红色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史虚无主义否定历史也就是否定国家根基,腐蚀文化自信,弱化大学生文化自信。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否定某段历史,恶意丑化领袖的形象。龚自珍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所以,历史虚无主义企图以否定历史的手段,弱化人民的文化自信,届时国将不国。
(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
毛主席曾说“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需要。文化自信是人民对本国文化的认同,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终解读都要落脚于文化自信。红色文化是熔铸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血肉的先进文化,是培养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精神养料,建设文化强国需要红色文化熔铸在文化自信中,需要发挥红色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的作用。
三、路径逻辑:红色文化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
(一)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作用
1.发挥红色旅游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红色旅游要把准方向,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干部群众来到这里能接受红色精神洗礼”[ ]整合红色旅游资源,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重要载体,促进大学生参过红色旅游景点,在旅游中缅怀先烈,在旅游中产生共情,激发大学生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深入理解,让大学生贴近历史、贴近实际,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党的领导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近距离感受共产党坚定的革命精神和牺牲精神,这值得我们自豪、自信。
2.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讲好红色故事
我国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内涵丰富。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并结合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形成发展规律,讲好湖南红色故事。打造特色的“红+绿”旅游产业。丰富红色文化内涵,大力宣传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脑子,红色旅游资源是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资源,大学生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受众也是旅游的重要群体,实现大学生红色旅游的产业化发展,将极大的促进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基于互联网技术增强红色文化的影响力
1.互联网打造全国红色文化名片
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为红色文化更广泛传播奠定基础,网络空间成为打造红色旅游必争之地。打造红色旅游名片,宣传红色文化,吸引大学生亲身体验红色文化圣地,实践式的教育往往更能让大学生产生文化自信。发挥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潜移默化的将红色文化融入旅游生活。让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占据互联网上,倡导大学生参观红色景点,以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的潜在精神内涵激励大学生,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
2.基于新媒体技术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
红色文化记录着党救亡图存和艰苦奋斗的历史印记和历程。红色文化具有“认知优化、信念固化、行为活化”[ ]因此,红色文化蕴含着先进的革命精神、是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高校要新媒体技术保持红色基因,就要加强红参文化建设,不断挖掘红色文化,传递“红船精神”,发扬革命精神。
创新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形式将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结合传播。高校要进一步明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度重视红色文化传播切实回答“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时代教育问题,把好红色文化传播关口不能让红色文化在校园文化传播中失语。红色文化传播应形成长效机制,以学院为单位结合各个学院实际情况,具体形成红色文化传播机制。利用新媒体技术,将红色文化成为校园中最动人的风景,培育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信。
3.依托活动载体传播红色文化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
红色文化传播需要依托网络的载体将红色文化传播,但是广泛传播并不能深化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甚至有大学生认为红色文化有作用但是效果不明显。因此,红色文化在广泛传播的基础上,依托活动载体寓教于行,开展红色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红色文化,在活动中深化红色文化的认识、在活动中增强红色文化认识。通过文化活动感染人、教育人,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在红色文化中受到洗礼。高校通过校园红色文化建设,开展多方位的、多角度融合的校园红色文化活动,为大学生汲取红色文化提供多条道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N].人民日报,2017,12(01):02.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4,
[3]习近平.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农村发展 弘扬优良传统加强党的建设[N].人民日报,2008-10-16(1).
[5]习近平到韶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03-24(4).
[6]习近平.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奋勇争先 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N].人民日报,2019-09-19(1).
[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534.
[8]习近平.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回信[N].新华日报.2020-06-30(1).
[9]尹婕.红色文化不可走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03-19(1).
[0]王春霞.论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定位及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32.
[11]陈淑一,邢光晟.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三维路径[J].江苏高教,2020(07):112-115.
[12]石书臣,张朋林.习近平关于红色文化重要论述的德育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05):1-6.
[13]石家. 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14]衣玉梅.红色文化视角下大学生文化自信路径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04):119-122.
[15]袁红梅.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6.
[16]元修成. 我国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17]朱秀琴. 新疆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4.
[18]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2016: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