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及稳定性的提高策略

发表时间:2021/5/2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马静
[导读] 摘要:水质检测,是水资源应用和管理的主要方式,它具有监管性强、信息精准性高等特征。
        滕州市中润供水有限公司  山东省滕州市  277599
        摘要:水质检测,是水资源应用和管理的主要方式,它具有监管性强、信息精准性高等特征。随着国内社会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水质检测结果的分析和研究,受到的关注度正在不断提升。加强对于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稳定性的管理,是确保城市资源运用与开发活动有序展开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稳定性;提高策略
        1水质检测的指标分析
        为了更好地测量水质,有必要根据水质的差异对水质进行分类。根据不同分类的结果,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按用途划分水资源。在水资源分类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水质检测指标。水质检测指标是评价不同类型水体水质的测量参数。一般来说,人们在进行水质检测时,水质检测指标可分为三类,即物理指标、生物指标和化学指标。在水质检测中,划分指标的主要依据是水质指标的性质。然而,当对水质进行详细分类时,水质可分为多种。仅饮用水就可以有100多种水质检测指标。水质检测所采用的指标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饮用水水质评价刚性指标进行监测。
        2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及稳定性的影响要素
        2.1来源要素
        水质检测期间,检测工作人员经常会将待检测水质的来源弄错,如此一来,整个检测结果必将会失去准确性,也不能够代表当前水质真实情况。因此,在实际工作时,检测人员务必要遵循相关流程开展作业,对水质来源予以反复确认,以此来规避这方面的问题。
        2.2设备因素
        水质检测结果会受到检测设备因素的影响。一方面,虽然国内水样检测工作、技术始终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但我们不能不承认,现有的水质检测技术、设备上,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继而导致水质检测结果偏离等状况。另一方面,水质检测仪器检验与分析过程中,容易产生相同、或者相似结果自动合并的情况。
        2.3人工因素
        水质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信性,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受到人工因素的干扰。其一,如果水质检测人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水质检测时,就会因地制宜地选择测定方法。相反,水质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和稳定性将无法得到保障。其二,水质检测人员是否能够规范的操作各个步骤,系统、科学地进行测定过程分析,而不出现以偏概全等问题。其三,现有测定资源是否合理运用,也是影响水质检测结果人员分析认知全面性的因素。
        3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稳定性提高策略
        3.1恰当地设定水质检测点
        水质检测点的设定情况,可以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准确及稳定性。因此在初期的准备时,检测人员需要对水体的来源、环境等方面予以综合的考量,科学恰当地设定检测点,在确保检测成效的同时,尽可能地防范待测水质的扩散程度,以此来预防生态环境被进一步污染。比如,如果设定为垂直形式的检测点,则需要对水质条件予以全面探析,或者直接在水源地附近建立检测点,如此一来,就能够有效缩减待检水质与水源之间的距离,降低外部要素的影响,提升结果的准确性及稳定性。
        3.2创建高标准的管控机制
        基于实际情况来看,在落实水质检测工作时,由于管控机制完善度不够、标准较低的影响,致使整个检测活动都受到了比较大的干扰,而这也使得水质检测成果的稳定性有所降低,准确性也大打折扣,最终导致检测结果可靠性不足,可参考性不大。所以,检测部门针对此种情形,务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来创建出高标准的管控机制,以便于水质检测活动的正常开展。此外,还应该着重提升各类检测设施的调试工作,确保其精度制订定时点检的制度,并做好精密仪器的送检工作。


        与此同时,在正式开展检测工作时,工作人员还应对检测环境进行优化,以保证工作环境能够达水质检测的要求。作为检测单位要制定责任管理制度,将各项工作明晰到每个工作人员,在出现问题之后,以便于更好地追责,确保检测结果的稳定性以及准确程度。
        3.3科学检测和科学管理
        水质检测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需要特别重视水质检测工作。在水质检测过程中,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同时,要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检测方法,运用先进的检测技术,保证水质检测的准确性,科学的检测和科学的管理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水质检测工作,提高检测效率。在水质检测工作中,要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检查,保证检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还要做好环境管理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最后,要强化监督机制,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分析水平。
        3.4选择合理的水质采样频率
        水质检测结果与水质采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水质采样的时间和频率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了提高水质采样的精度,有必要选择合理的水质采样频率。在实际的水质工作中,只需使用一次,但对于饮用水,为了保障人们的健康,需要两次取样,间隔时间在10天以上。这种采样方法可以提高水质采样的精度。
        3.5科学选择测定方法
        在掌握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在工作实施中合理运用测定方法也是这部分工作实践的主要内容。首先,开展水质检测要有一个良好的宏观调控实践方案。其次,在开展水质检测活动时,要科学选择实验试剂。在化工生产企业的水质检测过程中,检测方法的要点可概括为:(1)结合目前的水质检测实践,对本次水质检测工作从初始采样到实验分析进行了全面梳理,在水质检测实践中,对化学检测水样的水质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条件确定。例如,用氨水处理,纳氏试剂静置,然后储存。同时,如果水质检测是在无氮环境下进行的,实验温度应控制在20℃~28℃;(3)由于测定水样成分时化学生产的复杂性,为了保证水质检测结果,试验人员采用双向测定法对水质检测结果进行测定;对于多次检测结果存在差异的现象,可采用单指标测定法进行复测。从水质检测方法实施的具体情况出发,适当调整测定因子也是保证水质检测结果稳定性和准确性的主要途径。
        3.6人员条件的多级调整
        一是从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上进行相应调整,加大水质检测操作人员的调查工作,是合理开展活动因素的有效途径。例如,为保证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某化工企业一方面通过定期组织分析员进行专业理论学习方法,加强水质检测人员的能力,另一方面,以小组总结实验经验的方式,指导实验人员在总结经验期间开展一系列活动。即提高和综合实践水质检测人员的能力水平,是为了增强水质检测工作实施的灵活性,避免干扰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水质检测人员在进行各方面的工作安排和研究时,要规范工程实施的基本步骤,合理有序地开展排水计量过程的标准化也是水质检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化工企业在对水质检测进行一系列安排时,技术人员会按照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水质检测。就图中的结构分布而言,需要注意三个框架:分析方法、测量指标和实验结果分析。化学实验检测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络合滴定法、酸碱滴定法、电位分析法和重量分析法;测定指标主要包括总硬度、钙离子、总碱度、pH值和总溶解固体五部分;实验结果分析部分包括水硬度分析、水稳定性判断、水碱度分析和游离氧分析四个方面的碳计算。
        结论
        总而言之,水资源对于社会以及民众的关键意义毋庸赘述,面对当前一部分水资源被污染的现状,亟需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来予以处理,如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稳定性得不到有效保障,那么水源污染治理工作也难以进行。因此,相关部门务必要引以为重,科学设定检测地点,创建高标准的管控机制,着重对设备及技术实行升级,优化水质检测全过程,提升检测人员技能素养,确保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及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陈云燕,陈红兰,杨成峻.提高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稳定性的策略探究[J].江西化工,2019(06):187-188.
        [2]王嘉榆,黄玮健.提高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及稳定性的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01):140,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