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越文化融合的探析与展望

发表时间:2021/5/2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覃彪
[导读]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越两国在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更上了一层楼。
        广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越两国在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更上了一层楼。本文阐述了从历史发展以及文化各角度分析中越的融合还有对未来中越文化发展的期望。
        关键词:中越关系 ;中越文化; 融合
        一、以“儒学为主”的融合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上来观察,与中国一样,越南千年来的封建制度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意识形态上,主要上受儒学影响为主。在中国,随着对封建制度合理性的辩护,从孔子开始产生的儒学对中国影响了近两千年之久,直至今天,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还是从儒家文化来的为主。儒学讲究“天人合一”和“存天理,灭人欲”为封建制度做了合理性的辩护,在伦理纲常上提倡“仁义礼智信”,为人民的价值观信奉提供了良好的范式,政治儒学由古至今还在影响着越南的社会治理。与新加坡“法儒结合”相比,越南在社会治理上则显得较为温和些。总而言之,文化和经济、政治等维度是在一个国家系统论中是一个有机整体,子系统之间会相互影响。中越在封建制度下尊崇儒学,会反作用于生产关系,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014 年广西大学与河内大学共同创立的孔子学院是中越教育合作的一个重要成果。两校每年多次共同主办各种主题的相关学术会议等学术文化交流,收货颇丰。从2019年,由越南河内大学孔子学院主办,与广西各文化机构协办“礼乐筑梦”——中国青年儒家文化交流活动成功举行。这些都表明,不过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在将来,两国的儒家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会更深度相互合作和交融,与中国新战略“一带一路”结合,会迸发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两国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贡献。在世界政治格局上,也为中国在东南亚突破欧美国家“封锁链”上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中越文化符号的融合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于语言的经典论述:“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①。而法兰克福学派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哈贝马斯认为,语言是劳动和相互作用的中介,是一种符号。所以,语言是人们沟通的中介与工具。而语言,毋宁说它是一种符号,只有对实践的要求而产生。我们认为,各种文化范式,如节日,所以,对语言符号与内容的研究,是一个民族融合问题的经典研究方向。
        (一) 楹联文化
        楹联起源于唐代,在2006年,楹联这一文化传统习俗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也被政府列入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计划中,如此楹联文化则承载了新的时代意义。
        中国与越南两国的京族跨境而居,是同源跨界族群,这种特殊的文化渊源将两个国家的京族百姓紧紧地维系在一起。越南的京族受汉文化的影响,也拥有着历史悠久的楹联文化。中越两国京族存在的传统汉字楹联体现着民族文化融合的历程。
        时至今日,中越两国楹联的复兴则表达了中越两国族群相互认同的意愿,它寄托着中越两国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理想,并对“一带一路”中的民心双通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苗族花山节
        21世纪后,随着中越关系正常化,边境地区跨境的日常活动与民间文化交流的传统如花山节逐渐地恢复。
        中越花山节的传承、变迁与体验、中越两国的花山节浓缩了一个群体共有的传统,都隐含着集体记忆,在时间、场地、祭祀仪式和活动内容等方面共有一整套的仪式和规范,在两国文化的传承、发展与相互认同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跨界的流动性加强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认同,共同促成了花山节的文化传承,维系了跨境民族的亲缘关系。
        中越边境地区的苗族花山节折射的民族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建构过程。

这样的跨界流动也强化了边界所形成的发展轨迹差异的认知,从而增强了中国籍苗族边民的国家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
        (三)饮食文化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满足了人的最基本的需求。研究民族特色饮食文化,也是对研究民族融合问题的一个重要角度。
        饮食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亚文化,在融合中也体现着重要的作用。以鸡肉粉为例。越南鸡肉粉近年来在全国各地作为一个外来品牌得以发展。在中越边境的崇左各县也都有长期的鸡肉粉制作传统。除鸡肉粉外,还有炸春卷与肉粽等等。除去材料来源,双方在做法与口味几乎相同,在饮食文化层面来说,确实有融合交流的体现。饮食亚文化在双方文化交流融合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旅游文化
        旅游带动经济的同时,也会带来文化的交融。近几年来,特别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后,中越两国加紧对接对接国家战略。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战略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中国广西凭祥市是两国合作的重要节点。
        崇左德天跨国大瀑布,是中越边境旅游区是一个边境贸易区。在凭祥综合保税区,有一部分越南人民就业。在凭祥友谊关边,因为个体贸易的需求,边民持有边民证的可以在友谊长廊自由出入而不用办理繁杂的签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两国人民的相互认同与融合。
        总之,受中越跨境民族共同祖先的认同感和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使中越跨境地区多民族在融合过程中具有共同的文化心理特征与情感,这些都为中越跨境民族文化共生体的搭建奠定了基础。
        三、对中越文化融合的展望
        边界是分割不同政治实体的界线,但国家对于边界的管控治理,往往是有足够的弹性的,因而孕育了丰富的“流动性”,成为经济融合、社会交流与文化对话的重要场域。跨境民族是受其影响的典型群体,他们在原本生活区域被分隔的情况下,从未间断过跨境流动。总体来看,跨境流动过程中,文化认同及其形成与运行的系统机制是多元而复杂的。
        由国家政治边界二元对立的划分,转向文化边界跨文化传播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发现更具有建构活力的文化意义。这种建立在平等权力意识基础上的跨文化传播策略,蕴含着中越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与分享,。对于中越两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传播的实践层面上的意义而言,我们对中越文化的未来发展的展望如下:
        (一)大力发扬两国社会主义文化
        中越两国同为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来对抗西方所谓的以普世价值为核心的虚假意识形态文化输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既然如此,两国在对社会主义文化上合作就有着更深层次的历史责任意义。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两国实际情况,稳步中发展。两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其自身国度里面,要始终保持前进方向。如此,才能作为在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上的前提。才能对抗资本主义世界文化,真正地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诠释好。
        (二)求同存异,维护现有领土主权共识
        多次冲突表明,中越两国在南海问题上存在着矛盾分割。美越关系也经常暧昧不清。对于南海问题,“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似乎是无可厚非的一个最佳选项。但是,如果越南政府挑战中国的领土主权,挑衅中国的国家尊严,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那么一切文化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三)制订符合互利共赢的新的文化规则
        即以纯粹的交往为主,扬弃“技术理性”。这种文化规则不是法律意义上的约束,因为法律所追求的利益和谐是建立在交往的不安全感之上的;而为了克服这种交往的不安全感,法律所约束下的交往必然也建立在责任、信任和合作上,但说到底,这种立法还是一种“工具理性”,是有目的性的战略活动,也就是说,是以利己为主的。而符不符合对方的利益,己方可能并不在意。所以要建立一种互利共赢的文化规则。符合双方政治利益的新的文化规则,必然要在法律所确定的最基本的利益和谐的社会经济层面,跃升到交往的文化层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