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水生态承载力概述

发表时间:2021/5/2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郑灿 杨子超
[导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水生态承载力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水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方法,并对三种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1 河北省保定水文勘测研究中心  河北保定  071000
        2太原市杏花岭区河道管护所  山西太原  030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水生态承载力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水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方法,并对三种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湖泊;水生态承载力;研究现状;研究方法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water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mainly expound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water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ree research methods.
        Keywords: lake, water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research status, research methods
        我国湖泊众多,湖泊资源是影响国家及地区综合发展的首要因素,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以及人类环保意识的欠缺,对湖泊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1]。因此,调查研究湖泊的生态承载能力,为促进国家及地区综合发展的提供理论依据。
        1.水生态承载力研究现状
        目前,在我国对湖泊生态承载力的研究较少且集中在较大的淡水湖,而对于国外湖泊生态承载力主要集中在环境及旅游承载力等方面[2]。蔡海生[3]等用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态承载力的时空变化情况,并结合其生态状况,对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建议;黄起凤[4]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并根据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构建了都阳湖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姜加虎、黄群[5]从两个方面(自然和人文)对洞庭湖的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由此可见,现在对湖泊湿地生态承载力研究还主要在要素的层面上,而对生态系统整体的研究还较少,因此,还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
        2.水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方法
        由于每个湖泊都有其特殊性,需要根据其特性进行研究,因此运用的研究方法也各有不同[6]。目前,经常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资源供需平衡法、状态空间法、综合评价法等[7]。
        2.1资源供需平衡法
        资源供需平衡法基于资源供给和需求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原理,具体包括生态足迹法、净第一性生产估测法等。生态足迹可以较为简单的计算人类社会活动是否在生态系统能承载范围之内[8-9]。净第一性生产力估测是在生态系统内第一性生产者的生产能力与外在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反映了其恢复能力[10-11]。
        2.2状态空间法
        状态空间法是运用状态向量、输入变量、输出变量构造三维空间轴,通过系统空间状态点与原点的矢量绝对值来衡量其在三维空间的状态[12-13]。在湖泊生态承载力研究中,一般用人口、生产活动以及资源因素建立三维空间轴,用系统状态点与原点之间矢量绝对值来表示其状态[14]。


        2.3综合评价法
        高吉喜提出影响生态系统承载力的三个主要方面是生态系统的弹性力、生态系统供容能力以及人口数量,并建立研究生态区域的三级评价体系:一级评价指标体系,以生态系统弹性力作为评价对象,主要反映生态系统的自我保护及恢复能力;二级评价指标体系,以研究对象的承载能力为目标,反映其的承载力水平;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以资源承载压力度为对象,主要是反映生态承载力的客观承载能力的大小与承载对象之间的关系[15-16]。
        综上所述,对比三种方法,前两种方法只对生态系统承载范围进行研究,即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是否超出其生态承载力范围,而综合评价模型,分析了生态系统中各个影响因子以及各因子之间地内在联系,从生态系统整体进行研究,为生态系统后续治理及保护提供较为准确的理论数据。
        参考文献:
        [1]王玉敏,周孝德,冯成洪,李家科.湖泊水环境承载力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4(01):179-184.
        [2]韦居恒. 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生态承载力分析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
        [3]蔡海生,朱德海,张学玲,赵小敏.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承载力[J].生态学报,2007(11):4751-4757.
        [4]黄起凤. 鄱阳湖区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D].江西师范大学,2008.
        [5]姜加虎,黄群.洞庭湖近几十年来湖盆变化及冲淤特征[J].湖泊科学,2004(03):209-214.
        [6]石月珍,赵洪杰.生态承载力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人民黄河,2005(03):6-8.
        [7]寇伟航. 基于ArcGIS Engine的长江上游航运承载力评价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
        [8]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陈东景.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3(02):280-285.
        [9]Ress, William E.|Wackernagel, Mathis. 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 Measuring the Natural Capital Requirements of the Human Economy.[J]. Focus,1994,6(2):121-130.
        [10]张家璇. 湿地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评价[D].安徽农业大学,2015.
        [11]罗雁文. 湖南省各市州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09.
        [12]徐强. 巢湖流域生态承载力研究[D].安徽大学,2010.
        [13]袁晓兰,刘富刚,孙振峰.德城区区域承载力的状态空间法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50-53+72.
        [14]余丹林,毛汉英,高群.状态空间衡量区域承载状况初探——以环渤海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3(02):201-210.
        [15]高吉喜.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生态承载力理论、方法与应用[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16]高鹭,张宏业.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02):19-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