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发表时间:2021/5/25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5期   作者:卢佳园
[导读] 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主要是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卢佳园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重庆市402247
        摘要: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主要是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不断塑造和提升国际竞争的新优势,着力打造竞争力较强的制造业,促进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而这需要人才支持。笔者以下就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实践改革的要点进行梳理。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械制造;课程教学
        1 切实注重课程体系的设置与优化
        在现代制造下,技能大赛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也是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高职学校应紧密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尤其是在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方面,切实加强对课程体系的更新和教学目标的调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这样才能使高职生走出校门后更好地走向就业岗位,与岗位需求进行有效对接的同时适应企业的发展。在课程体系优化过程中,需要切实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切实加强市场需求调研,注重办学模式的转变。目前设置的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不同知识点间的逻辑性和针对性较为缺乏,在课程设置上与市场实际需求不符,尤其是适用性较差。在现代制造下,要着力推动制造业朝着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转型升级和技术更新等方面,更加注重自动化性能较强的高端设备的应用,通过增加数字化车间,加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等。所以在现代制造下,高职学校需要切实转变教育理念,特别是要加强对市场需求的调研,通过进入企业调研,才能更好地确保所采用的办学模式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契合。具体而言,要紧密跟上制造业的发展步伐促进新专业的拓展,确保所设置的专业更好地与区域产业前沿相对接。比如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现代物流、纺织机电技术等专业可以作为专业设置的方向,而在此基础上要与高职课改有机结合,课程设置应尽可能地与地方区域经济相挂钩,在自选课程模块中,需要切实注重课程的开设,同时强化对学生的指导,注重对其职业方向的引领。
        二是切实做好与技能大赛的对接,加强对教学标准的调整。在制造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尤其是个人综合职业能力;技能竞赛更加接地气,需要紧跟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既要将云工业机器人和云计算等纳入新的赛项,又要对常规竞赛项目内容不断更新。例如车工技术加工竞赛项目,竞赛任务可以设置为识图和绘图及产品加工工艺的制订与组合件,要求学生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既要加强安全文明生产,又要强化产品质量意识,尤其是实践操作能力方面要加强,比如制图软件应用能力、识图绘图能力、产品加工能力等,从传统的单一的实践能力,提升到识图绘图和制定工艺卡及实践操作综合能力。所以在机械专业建设方面,需要切实加强核心课程模块的设计,而这就需要加强机械制图和CAD绘图及机制工艺和车加工技术等核心课程方面的设计,并切实做好整合,同时应将技能大赛标准作为教学标准,把技能大赛的内容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并对其进行提炼从而形成经典项目,同时向具体的工作任务转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此外,学校还可以定期实施技能比赛,通过技能比赛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让学生通过比赛享受和体验到成功与快乐,从而使其得以全面发展。
        2 切实注重实训教学模式的改进
        当前,有的高职学校实训设施较为落后,一些设施往往是当地企业转型升级后的淘汰设备,导致学校所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出现严重脱节。所以需要从源头上解决实训设施问题,也是促进实训模式改进的主要方向。具体而言,需要切实注重以下工作的开展。
        一是对实训基地的建设不断规范。

在现代制造下,实训基地要求体现世界制造前沿的生产工艺,因此在实训基地规划中,需要紧密结合大赛标准来开展实训,同时还要考虑技能鉴定标准,这样才能确保所采用的实训设备更好地对接制造业一线,学生才能更好地参与实训。比如对普车和数车及数铣等实训设施的布局,严格按照企业的工作运行环境来布设,着力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所需的实训基地,这是目前很多高职学校必须完善的地方。
        二是在校企合作融合方面加大力度。从入学开始,就要对新生加强职业意识教育,不断提升其职业意识,比如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参观和开展市场调研等,不断强化企业文化的感悟和渗透,强化技能人才的培养,将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有效地激发出来。比如加强发挥企业技术优势,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创建校企联合的实训车间,增加顶岗教学实训环节,使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得以改进和创新。在此基础上,还要切实加强现代学徒制平台的利用,引导学生深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把企业作为学生开展职业训练的基地,这样才能更好地在不断合作中强化学生的实训能力。
        3 切实注重学生考评机制的创新
        第一,多方位评价,注重技能考核机制的完善。由于弹性学分制中,包含了竞赛成绩与职业证书认定学分,所以为了让学生在获取职业证书的同时与企业的工作岗位进行有效对接,更好地适应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需要,高职学校需要在学生考评方面加强实践技能考评工作的开展。在考评机制创新过程中,首先要以行业和企业评价标准来构建技能考核体系,着力构建以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一体的学生综合能力考评标准。构建高职学校的考评体系,其中技能考核学分占一半,由教师进行评价;而技能鉴定评价,由人社局进行,占20%;企业评价由企业进行,占30%。教师主要是加大过程考核力度,注重学生在学校实训过程中的学习和安全规范的成绩;人社局专家主要是按照技能鉴定标准对学生的达标水平进行衡量;企业专家主要是对学生的技能和操作能力与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和技能特点相符程度进行评价。
        第二,鼓励跨专业选修,以打造多样化的成才途径。在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切实引导学生跨专业选修,着力构造多样化的成才途径。比如有的学生有排球特长,可以选修排球特长课程,在掌握车工和数车技能的同时,还要有较高的排球水平,从而为后续参与排球活动贡献力量。而有的学生交际能力较强,可以选修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课程,这样在具有专业机械知识的同时,还具有较强的营销水平,从而成为企业发展的营销力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制造下的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需要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考评机制三个方面,切实加强改革和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为制造业的发展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屈科科,解军艳.高职院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9):56.
        [2]钟志贤,张烈平,任亚明.项目驱动教学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0(33):283-284.
        [3]巩亚东,朱立达,史家顺,杨志超.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3):4-5.
        [4]牛全峰.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农机,2017,44(09):241.
        [5]侯玉洁,杨炎川,刘森.高职院校职教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为例[J].黑龙江科学,2020,11(1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