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救灾中的灭火原理和灭火方式分析

发表时间:2021/5/25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5期   作者:李栋梁
[导读] 目前,造成火险灾害产生的缘由极其纷繁复杂,并且火灾险情一旦出现,
        李栋梁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应急救援中心   河南  濮阳  457001
        
        摘要:目前,造成火险灾害产生的缘由极其纷繁复杂,并且火灾险情一旦出现,很可能导致现场发生危险品引发的爆炸等一连串对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状况,这样的情况不但严重影响了居民的身心健康及财产安全,而且也给相关部门推进灭火救援等任务增加了极大的困难,同时还对广大消防官兵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非常大的威胁。由于纷繁复杂的火灾现场状况,针对灭火科技方法的规定比较严格,火情发生地紧急状况的应对和处理办法。
        关键词:消防救灾;灭火原理;灭火方式
        1导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也逐渐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而且,一旦在存在危险品的区域发生火灾事故,极其容易引发爆炸事故,进而严重威胁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会增加消防救灾工作的难度。针对复杂多样的火灾现场状况进行分析,并掌握灭火原理和灭火方式,有助于在火灾事故发生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从而使火灾事故得到全面控制。
        2消防救灾中的灭火原理
        在消防救灾工作中,引发火灾源头的不同以及火灾种类的复杂性是增加消防救灾工作难度的主要原因,因此,消防部门在开展灭火救援工作过程中,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保证能够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找到火灾发生的源头以及引发火灾的主要因素,将火灾现场中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保证灭火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得火灾事故得到全面有效的控制。为实现这一目标,消防人员需要全面了解与掌握消防救灾中的灭火原理以及灭火方式的具体应用方法,从而确保消防救灾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发挥消防部门的力量,从根本上控制火势蔓延的速度和范围,提高消防救灾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将事故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1降低温度原理
        在开展消防救灾工作的过程中,消防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火势蔓延的速度、程度和范围,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消防人员注意与之相关的燃点条件。通常来说,在引发火灾事故的因素中,建筑材料以及化学物质等都具有较高的燃点,因此,消防人员需要掌握的消防救灾原理的第一条就是降低温度。在实际灭火救援工作中,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对现场温度进行有效控制,降低可燃物的燃点,就能够起到灭火的作用,从而实现在短时间内控制火势的蔓延。降低温度在消防救灾工作中对消防技术的要求较低,且不会对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较大伤害,因此,在对消防救灾灭火原理进行研究与分析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加大对降低温度原理的研究深度,从而提高灭火方式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2隔离易燃物原理
        在火势蔓延速度较快和火势范围较大的火灾现场,降低温度的原理难以起到有效作用,此时,需要应用隔离易燃物的灭火原理,该原理主要是阻断支持燃烧的可燃物,使可燃物无法产生燃烧反应,进而实现灭火的目的。在应用该原理的过程中,消防人员需要对火灾事故周边的环境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与分析,并科学准确地判断火灾性质,将可能导致火势蔓延的所有可燃物进行阻断处理,采取有效的灭火方式,从而保证灭火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2.3降低氧气浓度原理
        燃烧反应需要的一项最充分且必要的条件就是要有充足的氧气,具有较高氧气浓度的环境最容易导致火势的进一步发展。在火灾事故中产生的各种化学反应都需要氧气的参与,因此,通过降低氧气浓度,有助于控制火势蔓延的程度和范围。但在应用该原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旦火灾现场环境出现氧气极度缺失的情况,很容易产生夺氧反应而引发爆炸事故,因此,消防人员需要将火灾现场的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


        3消防救灾中的灭火方式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高速稳定的发展,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科学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自动化技术逐步向着更加智能和创新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意识得到了提升,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消防安全问题对生产活动和国民的生活产生的影响。因此,近年来,国家在消防救灾工作上给予了更多关注和重视,要求消防部门不断提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而从根本上保障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现阶段,采用的灭火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1化学反应控制法
        化学反应控制法的应用主要依靠的是控制燃烧物质的灭火原理。在开展灭火救援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依据化学反应相关理论,应用相关化学性质的灭火剂使得火灾现场的燃烧反应在化学反应的影响下得到控制而停止,从而实现灭火的目的。在消防救灾工作中,采用化学反应控制法能够有效控制火势蔓延的速度和程度,因此,这种灭火方式也是现阶段消防救灾工作中最常用的方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通常需要使空气中含有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等物质之间产生化学反应,进而达到降低氧气浓度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形成能够灭火的微粒,起到有效的减小火势、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
        3.2物理降温方法
        物理降温方法指的是降低火灾现场的物质燃烧温度,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燃点,从而有效控制可燃物的燃烧,最终达到灭火的目的。在应用物理降温方法的过程中,消防人员通常需要使用消防用水来阻断可燃物的燃烧,这种方法有利于降低消防救灾的综合成本费用,是现阶段消防救灾工作中最常用和常见的灭火手段。消防用水的温度较低,能够有效降低火灾现场可燃物的温度,同时,在降温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化学反应,也能够快速有效地消耗更多热能,进而提升可燃物燃烧温度下降的速度,控制与减缓火势的蔓延,最终实现灭火的目标。物理降温方法又可称为冷却法,通过使火灾现场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使可燃物不具备燃烧的基本条件,从而有效阻断火灾现场的热能源头,终止燃烧反应。
        3.3物理隔断空气法
        物理隔断空气法又称为窒息法,这种灭火方法通常适用于起火区域相对狭窄的火灾现场,同时,该方法要求在火灾现场的可燃物没有产生剧烈的反应,并且火势程度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应用。在应用窒息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了解火灾现场主要含氧物质的燃点和含氧度,如乙醇、煤油、汽油、乙醚、棉花等物质,并通过降低这些物质的含氧浓度,达到阻断其燃烧,防止火势蔓延的目的。
        3.4隔离法
        隔离法也是当前消防救灾中的常用灭火方法,隔离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隔离空气与可燃物,由于空气中的氧气是助燃物,因此,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可燃物的燃烧缺乏充分必要条件,进而阻断可燃物进一步燃烧,有助于减小火势的蔓延,最终达到灭火的目的,有效减小火灾造成的损失。在应用隔离法的过程中,灭火泡沫和石墨粉都能起到有效的隔离可燃物和助燃物的作用,从而有效防止二者产生反应,实现灭火的目的。
        4结语
        火灾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我国需要提高对消防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消防部门需要全面了解与掌握消防救灾的灭火原理,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依据火灾发生的原因以及周围环境的基本特点,采取最直接有效的灭火方式,提高固定消防设施应用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消防救灾工作的效率,有效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宝虎.消防技术中灭火原理与灭火方法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7):284.
        [2]闫志军,王大众.消防技术中灭火原理与灭火方法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16(03):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