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地方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5/25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6月下   作者:杨洪霞
[导读] 地方课程是地方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结合本地的优势和传统,充分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实施和管理的课程。它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式下,陈旧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方式已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效率问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正确认识和明确好课的标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开拓思路。

山东省惠民县皂户李镇吕家小学    杨洪霞

摘要:地方课程是地方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结合本地的优势和传统,充分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实施和管理的课程。它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式下,陈旧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方式已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效率问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正确认识和明确好课的标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开拓思路。本文将从“课程资源构建的开放性、活动载体设计的趣味性、课后教学延伸的实践性”三方面阐述如何在地方课程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开展有效教学。
关键词:农村  地方课程教学   有效性
        地方课程是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它超越了学科课程的逻辑体系,是一门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与自主性于一体的课程。因而,它的教学有它的特殊性。那么,如何提高我们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地方课程教学的实效?
        一、课程资源构建的开放性
        地方课程就是对地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所以我觉得既然是地方课程,就一定要利用好地方资源,不能纸上谈兵,不能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进行实践活动,应该让学生去网上、书店、图书馆搜集资料,还可以去参观、调查和访问。课标也曾指出:“课堂教学不应局限于课本,要向学生的生活经验开放,应该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在与父母、亲友的交流中,在搜寻相关书籍资料中,在探寻社会热点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从而拓展课程的范围。”
        所以我想,作为一名地方课程教师,我们更应该用心地去实践课标精神。这个学期,我有幸听了张莹莹老师执教的《地名趣闻》一课,让我颇受启发。现在回味她那堂散发着浓浓的地方味的精彩课堂,我觉得她成功的首要秘诀就是让学生在课前真正地“动”起来,充分体现课程资源构建的开放性。比如,张老师布置孩子们去看惠民地图或逛市区,找找自己最感兴趣的大街或小巷,查找有关它的名字的来历。或许,我们会觉得这没什么特别,不过是一个常规的做法。其实不然,通过这样有针对性地查找,孩子们有备而来了,自然底气就足了,一上起课来,各个胸有成竹。特别是后面教学“抽奖游览,猜猜与历史人物有关的地名”这个环节,如果单单由老师介绍名人,再引出那地名,势必显得很枯燥,而张老师就颇有创意地以抽奖的方式慢慢地呈现教学内容,让多名学生把握机会汇报展示自己的“丰收果子”,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还给了学生。
        因此,像这样通过实地调查、搜集资料、请教他人等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对惠民地名有了新的、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也有了切身的体验。不仅推动“学”,也有利于“教”。“课前活动”是反馈学情的一个窗口,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起点,优化教学过程,大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二、活动载体设计的趣味性
        (一)教学方式手段实施中的趣味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趣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而且参与学习的过程可以加深对大脑皮层的刺激,使其印象深刻。学生只有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自觉地投入到这一学习活动之中。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这不正道出了教学中激发兴趣的重要性吗?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恰当的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具体的情境中,自觉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蹲下来看孩子”,试着以儿童的眼光看问题,以一颗童心接近孩子,找准教学的起点,在全面深入研究学生和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出发,设计富有情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学习。瞧,张老师就创设了旅游这样的情境,以最快的速度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她紧紧抓住孩子们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问题的设计,吊起孩子们的“胃口”,激发其探究的欲望。同时又充分挖掘身边的资源,以播放小导游的录音向孩子们介绍惠民这个名字的由来,并揭示它的用意。用如此有滋有味的活动启发学习兴趣,进而转化成学生的积极求知动力,以至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怎一个“妙”字了得啊!
        (二)现代教学设施应用中的“趣味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广播、报刊杂志、计算机已经入普通百姓家,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知识面也越来越广。现实社会是一个网络化时代、信息化社会,教师可以到网上收集一些与教学相关的题材,来充实、丰富课本内容,这是活用教材的新路子。
        对在当前的教学中,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无疑,对我们的地方课程教学改革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学手段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它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计算机辅助教学要用在点子上,要注重实效。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地追求使用多媒体课件,应做到适度适量,从而在课堂上将“有效”进行到底!
        三、课后教学延伸的实践性
        在我看来,学习最基本的目的无非只有一个字——“用”。两者关系很简单,即学以致用——学习正是为了能在生活中使用学到的知识。让地方课程与生活课程在课后增加实践活动,才能进一步在课程实施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将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连成一体,才能把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拓展到课堂之外。
        比如,学了《有意义的压岁钱》后,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到同学中去调查压岁钱的使用情况,或者做个小小宣传员:合理安排使用压岁钱的知识,又或者落实行动——这个星期我不要零花钱,帮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用到生活中去,这将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次强化有计划、正确地安排压岁钱,形成初步理财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从而使课堂与学生真实的生活建立起一种有机的内在联系,激励学生不断地追求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这样的课后延伸既具实践性,同时也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
        总之,提高地方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我们教学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长久的、棘手的又必须要关注、要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不断的实践总结中不断地完善,让我们活用教材,关注学生,使地方课程教学真正做到有效!
参考文献:
[1]李开武.农村小学地方课程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温州教育,2009,(1):22-24.
[2]胡敬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浅探小学地方课程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J].新课程(上旬).2017,(12).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