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角下婺源三雕艺术的美学价值与文化内涵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5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6月下   作者:章裔涵
[导读] 江西省婺源县古属徽州地区,到现在仍然有大量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三雕”是木雕、砖雕和石雕三种工艺的统称,是婺源古建筑中运用的非常重要的雕刻装饰构件。婺源三雕艺术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美的形式题材及高端的艺术价值,在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西工程学院    章裔涵   338000

【摘要】江西省婺源县古属徽州地区,到现在仍然有大量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三雕”是木雕、砖雕和石雕三种工艺的统称,是婺源古建筑中运用的非常重要的雕刻装饰构件。婺源三雕艺术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美的形式题材及高端的艺术价值,在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通过对婺源三雕的历史发展、雕刻工艺和艺术风格的探讨,进而阐述婺源三雕艺术的美学价值与文化内涵,这对于传承与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婺源;三雕艺术;美学价值;文化内涵
        婺源县坐落在江西省的东北部,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县城,曾经还是古徽州的“一府六县”之一。如今,在婺源县仍然保存着很多的徽派古建筑。“三雕”分别是木雕、砖雕和石雕,是由三种不同工艺和材质雕刻而成,是古时候用于装饰建筑的雕刻构件。婺源三雕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我国古建筑装饰表现形式的多元化。
        一、婺源三雕的形成与发展
        婺源三雕的演变与婺源独特的环境和手艺的人的心理、文化、思想密切相关。婺源在唐代建县,到明、清时期归徽州管辖。由于其环境优越,气候适宜,春季油菜花开时风景如画,美不胜收,故而又被称为是“中国最美乡村”。
        婺源山多田少,农田里所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当地人的日常生活需要,受此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多的婺源人出去经商。明代中期以后,商业处于兴盛时期。商贾们在外经商致富以后,回到家乡修建祠堂、家庙,从而推动了婺源古建筑的发展。清朝时兴起的新安画派和徽派篆刻,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三雕艺术的发展。当地住宅以楼房以马头墙为特色,在内部装饰上追求雕刻的装饰表现,于是便有了砖雕、木雕和石雕工艺。
        一、婺源三雕艺术的分类
        (一)婺源“三雕”中的砖雕
        砖雕在民间被称为“硬花活”,是指在青砖上雕刻图案的技艺。主要装饰在门楼、屋檐和墙面等地方。砖雕兼具实用性与审美性,既能挡雨又美观,由砖雕砌成的花窗使得院落光线通透。制作砖雕,首先是要备料。选好品质佳、大小合适的青砖后,在砖上构图和雕刻,再就是进行打磨,也就是把雕刻好的粗糙面再打磨精细。最后是修整。婺源的砖雕造型精巧,砖雕艺人擅长透雕、镂空雕,刀法丰富。
        (二)婺源“三雕”中的木雕
       木雕是木质材料为载体进行雕刻,是传统雕刻工艺中的重要门类。婺源的三雕中,木雕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屋内的屏风、窗楹、栏柱,家具和文房用具上都有木雕的出现。婺源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很多名贵树木生长,如紫檀、沉香、红木等,这类木材纹理清晰,且不容易腐烂。婺源的木雕雕刻形式多样,在题材内容丰富,布局巧妙,出现了很多不可多得的木雕作品。
        (三)婺源“三雕”中的石雕
        石雕是指利用可雕可塑的石材而创造出立体的艺术形象,讲究造型逼真。石雕在婺源建筑中尤为常见,出现在院门口或牌坊、桥、石狮等地方。婺源石雕雕刻形式类别多,有圆雕、浮雕、沉雕、透雕、镂雕和影雕等技艺。


石雕的制作工艺是先选好合适的石材,然后进行雕刻图案的构思,再进行雕刻,最后修光和上蜡。石雕与木雕、砖雕不同,风格浑厚粗犷、庄重朴实。
        三、婺源三雕的艺术风格
        婺源三雕艺术雕刻形式居多,题材丰富多样,有着精巧多变的艺术特点。三雕艺术兼具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在各种形式因素、多样排列组合以及多种装饰材料、技法的不断融合、传播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个性与鲜明特色的艺术风格。
        (一)实用需求与审美趣味并存
        婺源三雕艺术兼具实用功能与审美趣味。在过去,三雕艺术被广泛用于婺源人的日常生活和建筑装饰中。随着社会的变迁,婺源三雕除了作为日常使用和建筑构件外,同时也具有审美趣味,甚至出现了了精美绝伦的雕刻手工艺品,融合了艺术家和工匠们的设计和雕刻技艺。在日常使用的一些家具或文具上,还有将婺源的美丽风景作为雕刻图案的,人们既可使用又可观赏,内容丰富且有强烈的趣味性。
        (二)多样题材与丰富内容结合
        婺源三雕的雕刻题材多样,一般以象征吉祥寓意、包含联想、谐音、约定俗成的隐喻的图案为主,这些图案寄托着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经过工匠们的精湛雕工展现出来。婺源三雕雕刻的图案大多是来自于婺源人的日常生活中,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情调和审美水平。经商的人回乡修建门宅,以三雕工艺装饰建筑,以富贵吉祥、忠孝礼义等题材为主,也有很多题材直接表现了对生活的向往。
        (三)徽商文化与三雕艺术相融
        古徽州传统宗族自古有“落叶归根”的思想观念,商人在外经商发财,回乡修建宅院、捐建祠堂,光宗耀祖,商人们所修宅第迎合其审美要求,木构件雕刻工艺精巧,厅内富丽堂皇,雕刻寓意丰富,寄希望于宅第、功名、福寿和子孙,并把这些愿望寄托于雕刻中,以暗喻、谐音和明喻的手法来表现,雕刻风格符合商人们对建筑装饰设计的需求,是徽商文化积淀的精神理念。
        四、非遗视角下婺源三雕的美学价值与文化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一个国家、民族文明的重要印记。婺源三雕艺术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婺源三雕又是徽派建筑的主要内容,体现了民族的传统审美意识、生活风貌、文化习俗、宗教信仰以及艺术的积累,无论从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上看,还是从历史层面、艺术角度来看都有着很深的社会文化价值。
        婺源三雕艺术包含自身的个性文化和地域文化,在观念上遵循自然,题材含义的象征意义远超过物象之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底蕴在婺源三雕上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在提倡创新的时代里,婺源三雕艺术的发展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需求,将婺源三雕艺术进行传承并不断地进行创新,具有不言而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余华瑞.岩镇志草·发凡[M].黄山:黄山市徽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区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出版发行, 2004
[2]汪立信、鲍树民.徽州明清民居雕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3]李飞、钱明.中国东阳木雕[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3
[4]婺源县志[M].北京:档案出版社, 1993
[5]余宏理.中国徽州木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工程学院校级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20-JGSK-03)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章裔涵,1994年出生,江西新余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