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5/25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6月下   作者:杨东山
[导读] 在人类环境、生物多样性等领域,生物科技和技术的发展越来愈重要,有力地推动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德育则是教育的精神,德育在学生的健康人格形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如果在教授生物课程的过程中,只注意知识传授,而不关心德育培养,忽视了“育人”,必然导致教育家庭畸形的发展。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九龙中学  杨东山   650000  

【摘要】在人类环境、生物多样性等领域,生物科技和技术的发展越来愈重要,有力地推动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德育则是教育的精神,德育在学生的健康人格形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如果在教授生物课程的过程中,只注意知识传授,而不关心德育培养,忽视了“育人”,必然导致教育家庭畸形的发展。德育教育也并非依赖于某一个学科或者是某一位教师,相反地德育而是可以随时随地开展的。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不像其他学科以文字形式出现在教学书中,因为其理科特征常常使我们关注其学科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德育教育的渗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学科知识之外,还应正确地引导学生,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和道德情操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生物;德育教育;思考
        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不仅要教书,而且还要负起育人的重大使命。因此,在平时课堂上,教师除了传授理论知识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一种正确的观念,科学观,世界观,人生的价值观等。作为重要教育科目,教师在生物学中应该渗透德育教育,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多加关注学生生活的空间、学习的空间以及培养社会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形成健康、高尚的品质,培养他们的情操。
        一、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渗透德育思想。
        德国教育家 herbart 明确指出:如果教学没有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无目的的方式,道德教育不能作为一种手段,道德教育就是失去目的。教师要想准确、有效地渗透生物教育内容,就必须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做一番辛苦劳动,但也绝不能脱离现实,只剩空洞的讲解。因此,教师在讲授生物课程时要注意细节,合理地将德育教育渗入到课程内容中。使生物课程同时起到德育教育的作用。
        例如:在讲解对鼠妇分布影响的环境因素时,学生在做完实验后,要求他们把鼠妇放在大自然的土地上,把它放在泥地里,自己会爬到适合他们生存的地方,然后通过人类对自然造成的一系列损害,教育他们学习热爱自然,喜欢身边一草一木,他们都是鲜活的小生命,我们对自然要有一颗敬畏的心。在学习动物运动形成的这门课程中,书上讲到了老人骨骼容易损伤的原因,这是由于老人骨骼中无机物的含量在逐渐增加,骨骼弹性不如年轻人好,弹性减小,骨骼变脆,容易损伤。在讲授时,要特别提醒学生多关心老年人的安全,就像平时走路、坐公共汽车,都有危险发生。当看到老人独自艰难前进时,都上前来搭一只手,扶一下,在看见老人上了公交车后,主动将座位让给老人,以免老人站久后腿疼,骨头受到损伤。学生在学习真菌和病毒等这节微生物课时,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真菌和病毒等的危害,还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真菌和病毒等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真菌中就像蘑菇,具有与众不同的口味和质感,可以给人体补充多种元素。而病毒又分为植物病毒和动物病毒,动物病毒可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伤害,植物病毒虽然只能感染植物,却对人类的实验研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帮助人类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像烟草花叶病毒,让我们知道遗传物质不只有DNA,还有RNA。
在教育初中生物时,结合有关内容,对学生实施唯物主义教育,对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是很重要的。这有利于学生对科学崇尚与迷信主义思想的抵制,从而提高科学文化的素养,发展综合性的人才。
        二、营造良好氛围,渗透德育思想教育。
        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下,建立了"人与生物圈"课程系统,突出了人与生物共存、一致发展等思想。因此,在上课时,教师应不断地渗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学生实施环境保护教育,培养他们的博爱精神,养成自然热爱、自觉地保护和保护他们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博爱精神的人。
        在教学中,老师要一直把学生置于主位,让学生有机会表达他们的主要思想和观点,能够表达他们的主要思想和观点,教师就能帮助学生启发思想,在平时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积极地思考,就像学习探究性的实验一样,在对遗传物质进行探究时,可以先提出问题,在同学们的思想中,你认为遗传物是什么,又由何种物质组成呢?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答案进行合理猜测,如 DNA 、 RNA 、蛋白质等都可以作为猜测的内容,然后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多媒体搜索功能与课本内容结合,探究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以很好地证明遗传物质的本质,当有活性的R 型细菌和加热杀死的 S型细菌分别感染小鼠时,所有的小鼠都不会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对小鼠没有危害,而具有活性的S 型细菌会导致小鼠患肺炎,从而导致死亡,将具有活性的R型细菌和加热杀死S型细菌。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最终导致小鼠死亡。最后,让学生猜测鼠的死亡原因,以激发学生对思维的拓展。最后,通过适时正确地引导学生,使其得到试验结论, S 型菌体内存在转化因子,使无毒R型活细菌转变为有毒D型细菌。再通过艾弗里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试验,就可以确定这种转化因素是 DNA 。在这门课程中,教师能够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但并非所有细菌都具备致病的风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细菌存在,但它与我们身体的环境保持平衡,相互制约,因此不会发生疾病。我们也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生物圈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我们负责任、正确地对待自然,保护自然。



只有营造了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认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学习时才会充满活力,才能更大程度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心理,德育教育与知识的传授相辅相成,不能缺少任何一方。如果有一方的缺失,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三、尊重学生,深入德育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真正的教育活动是心相映,只有在心中发挥作用,才能真正地打动人心。如果离开情感,一切的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了。通过经验,我们可以知道要想有良好的教育效果,首先是对学生的尊重。
        像在上课时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如说话,谈笑和搞小动作等,教师不能直接对学生进行批评,那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很大的怨念,以至于对这一学科都产生厌烦的心理。在学生犯了错时,教师如果直接把学生的名字点出来,那样也会让学生感觉丢了面子,伤害了他们脆弱的心灵。在一次上课过程中,我就遇到了一种情况,这个班级整体的表现不错,但是有几个学生聚在一起谈笑,我暂停了讲课,用平时上课语气问,刚才说话并一直笑的人是谁,请主动站起来。全班鸦雀无声,过了一分钟,有一个学生慢吞吞的站起来了,我一看,是班里的"小霸王",又等了一分钟,没有人站起来了,于是我开始阐述自己的意见,首先,我要对这位主动站起来的同学进行表扬,他认识到自己犯了错误,并且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我要表扬他的勇敢,其次,对那些犯错的学生说:"你们都是很聪明的孩子,只是有一些不良的小习惯,如果你们能够改掉这些不好的习惯,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说完这一番话,学生们都用诧异的目光看着我,我居然没有批评他,反而表扬了他,而另外几位同学,在听到我说的这一番话后,我注意到他们的脸逐渐变红,慢慢的低下了头。在之后上课的过程中,他们几个同学再也没有像之前那样犯错了,反而总是聚精会神的听着我教给他们的知识,生物成绩也逐步提高,慢慢到了中上游。
        这足够证明,我们对学生的尊敬是可以的,他们感受到的,也会反而给予他们相应的尊敬,在这样教师学生相互尊重的课堂里学习,学生感到很自由,不必担心老师会在同班面前批评,这样就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力,激发了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加强教师自身的德育素养,强化德育的渗透。
        教师必须同时具备高尚的政治思想道德服务质量和卓越的教学业务管理能力。乌申斯基说:中国教师的基本道德教育典范也就是任何一本道德教科书,任何一种基本道德教育箴言,任何一种道德惩罚管理制度和一种奖励管理机构都永远不可能被替代。教师必须充分考虑自身教育对一个学生的直接影响,并把其性格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方式运用来作为熏陶他们的一个重要途径。
        教师应正确地展开批评与自我批判,这是推动个人发展的内在力量和外部动力,是教师养人道德修炼的根本途径。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提出的问题,对学生的问题及时回答,遇到不知道的问题,也要正确地批评自己知识库不足,不耻下问,可以请教会的学生,及时补充教师脑中的知识库。在平日繁杂的工作中,在道德修养方面的教师也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错误,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像课上不理睬学生,乱发脾气等不良习惯应该避免,但遇到这些问题并不可怕,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该如何对待这些不符合教师道德规范的言论和行为。教师每天都要反思自己上课的表现,及时批评自己的缺点,并在以后坚决杜绝自己反思出的错误,及时批评自己。在批评的同时,还要学习先进老师的杰出道德素质,因为先进老师是生活在教师队伍里的人,他们能够以更直接的方式激发教师和感染老师,进而影响老师的思想和行为,通过优秀老师的言谈对普通老师进行了感染,普通老师就能根据德育的优良思想充分发挥作用,实事求是,改变自己。多接触他们,学习他们身上高尚的道德品质,以他们为榜样,取长补短。教师只有真正把德育教育融入自己,才可以做到在讲课时如鱼得水般的将德育教育融进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提高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的基本素质要求,教师应通过以上的培养途径和训练办法,积极主动进行职业道德修养,在外部的和客观因素的双重影响下,更主要通过不懈努力、日积月累,经过长一段时间的道德锻炼,才能培养成为一名能够具有好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指导能力的优秀老师。
        渗透初中生物教学的德育思想,教师一定要真正关心、爱护学生,融入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走进他们的内部世界,让学生快乐主动地接受新知识,并接受老师的观点和建议。教师一定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重视学生心理的变化,了解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对生物教学的积极配合,提高生物教学的素质,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实现对教育的优化。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教学效果,素质教育才真正得到应用。学生才会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成长为一名出色的中学生。
参考文献:
[1]崔莹.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知识文库,2020(17):154+156.
[2]杨芳.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中华少年,2019(03):288.
[3]李志伟.初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6(09):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