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小学体验式习作教学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1/5/25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6月下   作者:李思思
[导读]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充足的写作素材等,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生活阅历比较浅薄,对事物的认知也比较片面单一,有的并不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也没有累积充足的写作素材,进行作文学习时存在一定难度。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西山中心小学 李思思 330100

摘要: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充足的写作素材等,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生活阅历比较浅薄,对事物的认知也比较片面单一,有的并不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也没有累积充足的写作素材,进行作文学习时存在一定难度。而要想让学生更好进行作文学习,教师就要充分重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作文学习及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体验式习作;教学策略
        引言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要求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说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丰富内心,那么习作教学便可以使学生输出自己的观点和感想。小学生年龄小、认知浅、知识积累也较少,在写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提倡学生体验、参与生活,把学习生活联系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可以有效解决小学生的写作问题。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理解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在习作教学中,找到高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小学生的真实体验,做到最大限度地去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只提供作文模板,不深入讲解写作目的
        小学阶段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导时,只是让学生了解作文的类型、作文的结构,对其他方面不深入讲解,使得学生不能明白写作的目的,使得学生在写作时有畏难的情绪。一节作文课,应当包括教师为学生讲授该作文的写作类型,有什么特征,该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这类型作文有何种要求,如何写是好的。当教师的写作课堂,充分体现了这些问题时,就有利于学生进行创作,写出自己特有的文章。教师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要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作文知识,使得学生能在课堂上汲取知识。教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要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改变以往作风,开拓新的写作思路,开辟新的写作教学模式,形成积极乐观的教学观,进而感染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提升自己的素质。
        (二)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大部分运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合的实例,没有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得学生对作文课没有兴趣,觉得作文课索然无味。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课前备课,准备好充分的事例,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教师还要积极地搜取丰富的作文知识,创设具有活动性的课堂内容,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从中获取作文知识,积累作文素材。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影响,使得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获得作文写作方法与技巧,进而能使学生创作出新颖的作文。
        二、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小学体验式习作教学策略
        (一)联系生活,拓展学生思维宽度
        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良好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对此,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有目的性地融入一些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生活内容,让学生能在这些生活内容中充分感受到美的存在,进而促使自身审美能力的有效提升,同时,这样也有利于他们习作体验的丰富化。



        例如,在教学“自由习作”时,很多学生都会想写一些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助人为乐的事情。对此,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此来展开拓展,从而进行具有延伸性的思考:如果我是那个受到别人帮助的人,我会怎样做,如果我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又会怎样做?这样的训练方式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同时还可以促使他们形成写作的兴趣,让他们更快地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不仅如此,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多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充分联想和还原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并将这些事情写进作文中去,如此一来,便可以在增强学生作文真实性的同时拉近写作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而让学生在生活中多多体验和感受,促使自身思维宽度的拓展,并在有效的写作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促进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丰富学生作文写作素材
        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作文教学需要教师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展开教学,同时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累积写作素材。在现如今信息技术获得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运用的背景下,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够将一些社会热点及各种教学资源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快速掌握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电子图书馆,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阅读资料,进而帮助学生累积丰富的写作素材。另外,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构建良好的写作氛围,通过教室墙壁、黑板报等形式将写作素材直观呈现出来,使学生的写作素材获得有效累积,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教学资源有视频、音频、图片、物体以及文字等多种形式,合理有效地运用这些资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教学资源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印象,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而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理解能力获得一定发展。
        (三)创造写作情境来增强情感
        增强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写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在情感上获得共鸣才可以产生写作灵感,迸发写作的激情。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可以创造与之相符的情境来帮助学生获得情感共鸣。
        例如,某节课的习作以写景为主题,教师可以将写作的主体设为春、夏、秋、冬四季,对学生进行提问:“在你们的眼中,春、夏、秋、冬都是什么样子的?”然后让学生进行描述。为了帮助学生联想出每个季节的景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四季的图片、音乐和视频。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情绪得到调动,关于四季的记忆也被唤醒,帮助他们找到了写作的灵感和素材,使写作变成了一件既愉快又有趣的事情
        结束语
        小学作文教学应该回归体验,写作会因体验而更加精彩。实践证明,只有让小学生经历了“风雨”,体验了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写作才会变得简单。总而言之,教师要把体验式习作教学重视起来,让小学生的写作经验丰富起来,在不断体验感受中提升写作水平,教师的作文课堂亦可以变得高效有趣。
参考文献
[1]张安青.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分析[A].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七)[C].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福建省商贸协会,2020:3.
[2]杨喜峰.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习作教学[J].小学时代,2019(15):6-7.
[3]徐恒娟.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研究[J].生活教育,2018(12):74-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