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探析

发表时间:2021/5/25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5期   作者:陈晓辉
[导读] 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们普遍认为较难学习的一个环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学生对阅读的学习兴趣是有的
        陈晓辉
        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泗桥中心小学  355406
        摘要: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们普遍认为较难学习的一个环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学生对阅读的学习兴趣是有的,但是最终的成绩其实并不高,这就是因为学生并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他们只是进行了表面性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模式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教师一定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度阅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方法策略
        引言:教师进行深度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阅读需要学生深入文本本身,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深刻分析其中的内容,因此它可以很好的锻炼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的学习当中,大部分的学生阅读水平都比较低,他们理解了文章的表面含义却没有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内涵,这对语文的学习是一种不利的因素,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本内容,教师必须进行阅读的深度教学,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一、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发现”
        学生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只关注文章的表层含义,忽略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而往往这个道理才是需要学生着重了解的,如果被学生忽略了,那么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就是没有益处的。为了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只有学生能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他们的分析能力才会有所提升[1]。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刻的思考,《少年闰土》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就是作者儿时与好朋友闰土相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的有趣的事情,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可爱活泼、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的形象,也表达了作者热爱劳动人民和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对于思想感情的理解一直以来都是学生最难以突破的环节,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文章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分析,通过作者写出的细节描写或者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发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在学生理解情感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当的角色应该是引导者,不能过多的对学生的分析步骤进行干预,但是一定要注重引导,合理的引导才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另外,教师可以针对文本内容提出假设,假设作者与闰土从来没有分开过,一直以来都是朋友,那么这篇文章是否还有出彩的地方,这篇文章的后续应该怎么去写,这些问题的提出都能够充分的发散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思维方式得到更新与发展,对文章采用假设的形式,也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的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有利于语文的学习。
        二、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对话”
        小学语文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情感,因此教材中的大部分文章都需要学生与故事中的主人公进行深刻的“对话”。

所谓的对话就是指学生需要深入文章本身,将自身代入其中,更加亲切的理解文章中的内涵[2]。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扮演文言文中出现的角色,也就是进行争论的两个少年,将文中的辩论主题转移到课堂当中,让学生在现实当中也举办一场辩论赛,辩论的主题就是太阳什么时候距离人最近,什么时候距离人最远。由于小学生的地理知识很稀缺,因此很少能有学生了解这个问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想法,这就使学生的辩论充满了色彩,最终的结果由教师进行评判,教师也要给出最真实的答案,并且对答案做出解释,解释的过程最好能配上视频,这样更有说服力。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很好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掌握文章的重点学习内容,同时也能了解更多的知识,与文本内容进行“对话”能够增强学生的代入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刻内涵。
        三、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想象”
        一节好的语文课不是看教师在这节课中教会了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看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反思出什么,所谓的举一反三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适当的设计“留白”,也就是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能够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思考,使自己的语文学习变得更加丰富多彩[3]。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桥》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在讲解文本内容之前,让学生对本文可能讲述的故事进行猜测,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桥开展一系列的想象,想象桥的形状,想象在这座桥上可能会发生的故事。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想象检验一下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果学生的想象十分丰富,那么教师就要继续保持这一上课习惯,如果学生的想象力并没有那么丰富,甚至说不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的话,那么教师就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多进行几次让学生想象的机会,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另外,教师一定要有一种意识,那就是阅读是与写作相联系的,阅读能力的提升一定会带动写作水平的提高,同样的,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相反,教师也可以通过写作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寻找几个需要开发想象才能完成创作的文章,学生在写出这篇文章之前会寻找相关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伴随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涯,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些资料开阔自己的思维,让自己的想象能力更上一层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阅读教学必须要开展深度教学,只有深度教学才能够扩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得到能力的提升。同时,小学语文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这一观念,在确保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升的同时,还能让学生的综合实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康芳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8(12):36-37.
[2]王美娇,王岩.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113-114.
[3]沈娟.深度阅读——让学生做文本的知音[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8(10):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