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种植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发表时间:2021/5/25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5期   作者:吕婷
[导读] 教学纲要明确指出,语言是人类生活的作用现象,针对人类的个体而言,语言不仅是人类的思维工具,也体现着人类的认知能力。
        吕婷
        苏州高新区青灯幼儿园    215100
        摘要:教学纲要明确指出,语言是人类生活的作用现象,针对人类的个体而言,语言不仅是人类的思维工具,也体现着人类的认知能力。在幼儿阶段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本文将简要提出“利用种植活动寻找契机,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利用本土特色环境,以同伴交流促幼儿语言发展”、“形成家校教学合力,全面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等四种在种植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策略,希望可以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种植活动;语言表达能力
        引言:语言是人类交流与沟通的工具,因此在幼儿教育阶段强化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幼儿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策略,为幼儿提供高效的语言学习体验。基于此,教师可以深入探索种植活动的主要内涵,将种植活动与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有效结合,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模式,提高幼儿对语言的感知。
        一、利用种植活动寻找契机,激发幼儿语言表达兴趣
        多年来,我国在探索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策略的路上付出了充分的努力。部分幼儿园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我国的教育教学策略,利用种植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已经利用了现有资源组织开展种植活动。为了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部分幼儿园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调查发现,幼儿在参与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感想与感受,尤其针对自己喜欢的事物可以勇敢的表达自我。幼儿在参与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切实体会到农作物的变化,与农作物共同成长,这一过程可以有效激发幼儿与他人表达交流的兴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利用种植活动这一有效教学资源开展系列的语言教学活动可以引导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兴趣。
        我们可以发现,利用阶段性的种植活动可以为幼儿创造许多语言交流与表达的信息,这些信息为幼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表达平台,幼儿可以通过这一种植活动充分表达自我,与他人进行适当的交流与沟通。这一过程是幼儿跨越了语言表达的第一步,进而逐渐提升对语言表达的兴趣。幼儿在与其他人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可以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
        在今后的种植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我,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今后的种植活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植物,供幼儿进行多方位的思考与观察。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充分调查幼儿感兴趣的植物,如豆芽或西红柿等,幼儿通过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农作物,可以在参与种植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想要表达自我的欲望,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
        二、利用本土特色环境,以同伴交流促幼儿语言发展
        在幼儿阶段通过这种活动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因此,针对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幼儿教学场所,对于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极其有利。为了实现理想和教学目标,幼儿园以及幼儿教师应该充分发掘现有教学资源,为幼儿提供科学合理的观察与表达环境。在夏季,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观察校园内部的生态植物墙,这一面墙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植物图鉴,供幼儿思考交流。秋天,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入银杏树林,观看银杏枫树齐争艳的场面。教师在组织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经历了四季的交替,经历了冬去春来。这一过程是幼儿深入探索语言发展能力的过程。此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同伴交流法的作用,辅助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幼儿通过观察自然的变化及其表达这份内心的想法,与伙伴交流植物的发展变化。这一过程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有效激发,他们在此期间不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体会到周围发展的全面过程,同时还能够找寻勇敢表达自我的机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成长态度,最终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得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未来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园内种植活动的组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幼儿的自主表达欲望,他们愿意与教师、同伴交流自己对自然、对生活的真实看法,进而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真正意义上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通过多次开展种植活动,以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为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语言表达氛围,使得幼儿在未来学习中能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实现理想化的活动目标。
        三、形成家校教学合力,全面提升幼儿语言能力
        在幼儿教育教学体系中,家长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他们能够直接影响幼儿的日常学习以及生活心态,基于此教师在组织开展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联合幼儿家长为幼儿提供全方面的学习体验,由此保证活动组织的有效性,让幼儿可以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得到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根据对幼儿园活动组织情况的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可以利用种植活动开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活动的幼儿园都地处农村或城乡结合部,这些地区通常具有一定的田地以及森林,总体活动范围较大,为活动的组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这些地区的部分幼儿家长社会身份为农民,他们通过长年累月的工作、生活具备了丰富的种植经验,一方面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还能与教师做到优势互补,身体力行地为幼儿做出榜样,提高整体活动效率。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家长的教学资源的优越性,在建立家校合作关系的前提下为幼儿提供最好的教育服务。


        因此教师可以联合幼儿园与家长进行沟通,鼓励家长利用休息日带领幼儿共同参与种植活动,并引导幼儿利用语言记录种种活动的全过程,记录植物生长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家长的最大优势是辅助幼儿的观察过程、辅助幼儿的表达过程、鼓励幼儿积极制作种植日记。当幼儿完成了种植日记后,教师应该组织开展相关讨论活动,鼓励幼儿将种植日记与同伴进行讨论与分享,在此过程中分享植物的生产过程以及自己在进行植物种植的过程中发生的趣事。
        除此之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邀请幼儿家长走入校园,鼓励幼儿家长在校园内部与幼儿共同开展种植活动。部分幼儿的爷爷奶奶具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可以为幼儿教授闻所未闻的植物小故事。部分幼儿家长具有熟练的动作以及趣味的表达口音,因此在这一过程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表达能力。幼儿在竞争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会与家长进行反馈。幼儿在对家长进行访问的过程中,可以反映出此前种植植物的情况。幼儿在进行种植经验分享的过程中,不仅体会到知识互换的快乐,还能够感受到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通过此类家校联合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家长的正确教育观念,引导家长积极的参与到今后的种植活动中,还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人际交往机会。
        四、完善种植活动体系,提供丰富语言教育内容
        对于幼儿的植物种植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设计一套有教育意义、强化幼儿实际操作的能力的培养体系,此类教育活动组织的最终目标是强化幼儿自我种植、自我培育、植物养成的能力,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全面提升。为了达成这一理想化教育目标,教师可以将整体的种植活动体系分下述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师示范培育植物,幼儿观察并查找相关资料。
        该阶段幼儿是观察者,而教师是示范者。具体实践步骤如下:教师选择适合生长周期始终、并且占地面积小适合在教室亲自培育的植物类型,真正做到亲力亲为,为同学们做好榜样,待到植物成长到一定程度时,为它们拍摄照片,并且发送至各位家长的手中,获取家长的配合,要求它们在家庭中为幼儿提供观察指导,在此期间鼓励孩子们自己选择最喜欢的一株植物,将照片上传至网络,自主搜索与其相关的信息,信息内容包括植物的学名、外形特点、生长周期等,由此强化幼儿对各类植物的整体认知能力,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自主种植意识,为后续活动的展开做好铺垫。
        第二阶段对幼儿进行合理分组,指导他们亲自照顾植物。
        在该阶段教师需要了解班级内幼儿的个人情况,包括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对植物重视兴趣等信息,基于此将他们进行合理分组,要求人数、能力上的平均,此后为每一个小组配发不同的植物幼苗,由组内成员共同照料。在此基础上每一个小组内部的幼儿都需要发挥出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观察与分析该株植物的生长习性和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状态,所有组内成员在此过程中都会积极互动、互相帮助,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提升。而此时教师需要做的是给予幼儿自由发展的空间,尊重他们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保证活动展开的有效性,但是一旦幼儿在种植、培养植物期间出现错误的行为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及时为他们提供针对性指导,在不打击幼儿活动参与积极性的前提下保证植物的茁壮生长。
        第三阶段:幼儿自己选种,亲自培育。
        经过前两阶段经验的累计,教师可以完全将活动的主动权交到幼儿的手中,让他们可以将自己选定的植物种子带到学校中来,种植在花盆里并放置在区域角里,让他们自己每天自觉照理、管理,教师在此期间只是以观察者的身份参与活动,不要为幼儿提供培养意见,以免对他们造成干扰,与此同时教师做好每一株植物的生长记录工作,便于最后给幼儿们做培育总结。此外教师还要对幼儿的各种培养行为给予肯定,强化他们的活动参与自信息,同时面对错误操作时也要以平等交流的态度为他们提供纠正意见。在完全自主参与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幼儿会对自己所种植植物产生感情,并主动与其他小伙伴交流种植心得,大家一起对高效培育法进行讨论,同时也能在相互帮助的前提下不错过植物的每一个生长细节,在实现语言能力发展的前提下得到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幼儿阶段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是幼儿综合能力提升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该肩负起社会教育的责任与义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幼儿走入到种植活动中,引导幼儿在感受大自然魅力的同时,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该立足于为幼儿创造一切的语言表达机会,引导幼儿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中进行无拘无束的交流与表达,满足幼儿表达的欲望。
        参考文献:
[1]朱凯利,李静.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文学教育(下),2021(03):160-161.
        
[2]马蕊.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21):161-162.
        
[3]陈颖.刍议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启迪与智慧(中),2021(01):18.
        
[4]庄淑惠.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02):73-74.
        
[5]沈晋如.创设多种情境,有效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J].知识文库,2021(0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