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远明
重庆市永川区南华宫小学校 402191
摘要: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对教材知识的讲解,以及学生对知识理解力的提升,教学资源也主要以教材或是教辅为主,对于“错误资源”的利用存在着缺失。“错误资源”的利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养成探究的习惯,同时也能够成为辅助教学活动开展的有利因素。对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将错误资源进行有效地利用,是相关教育工作者应着重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错误资源;利用策略
引言: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教育的关注点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课堂教学更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科素养的培养。教材与教辅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资源,对错误资源的利用有所缺失,对错误的作用的理解存在着偏差。错误是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对此,教师在课堂授课时,要擅于利用错误资源提升授课的效果,从而使小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效性。
一、利用错误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知识内容相对复杂,也具有一定的难度,使小学生对数学学科学习的兴趣并不是十分浓厚,从而阻碍了学习效果的提升[1]。兴趣是提升学习效果地最佳手段,同时也是努力学习的不竭动力源泉。对此,教师在对新知识内容进行讲解时,应克服阻碍学生学习的因素,对错误资源进行有效地利用,以此来提升其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其课堂授课的氛围更活跃,对知识的理解能更深入,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
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例,在新知识内容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拿出一个粉笔盒,并抛出问题:“同学们这个是什么形状?”有的同学会依据自身的经验回答出是正方体,但是有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会认为是正方形,当出现错误的答案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正方形的特征加以回忆并进行探讨,找出粉笔盒与只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组织其思考,为什么有的同学把粉笔盒当做是正方形的呢?在思考的同时鼓励其同学之间进行相应的探讨,激发其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与欲望。资源的运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同时也会使其在探究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从根源上找出问题所在并加以解决,从而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
二、利用错误资源,导入新知识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各方面能力都有待提升,理论知识的灌输不仅会使课堂氛围变得压抑,同时也容易使学生产生溜号的现象,错过重点知识内容的讲解,出现知识点分散掌握不全的现象[2]。小学数学的知识内容具有连贯性和基础性的特点,知识的却是会对其日后的学习形成阻碍,拉开同学之间的距离,使班级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对此,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情况,教师可以利用错误资源对新知识进行导入,使其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能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之中,为强化学习效果做铺垫。
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例,在新知识内容进行讲解时,可以准备一张演算纸,并创设问题情境。老师这里有一张演算纸,但是有三位同学缺少演算纸,一张纸分给三个同学要怎样分呢?学生在思考的同时会得出各种各样的答案,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将会纸张划分成三份,每个人一份,但是却不知道怎样分才公平,有的会说用1除以3但是除不开,索性就随意分,一份大一点,另外两份小一点等,依据学生错误地回答,教师可以对新知识内容进行导入,引入有关分数的知识内容,并且对分发进行演示,使其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更透彻,注意力也能更加集中,从而使课堂教学得模式得到优化,同时也更具有效性,使其通过学习学会一定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方法。
三、利用错误资源,拓展学生思维
思维能力的拓展对学生日后的学习能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连贯性,知识内容之间也具有一定的联系[3]。在课堂教学中对错误资源进行有效地利用,能够激发其探究意识,对知识内容进行举一反三,从而使其思维得到有效拓展。小学阶段是提升能力与和夯实基础地最佳阶段,思维的拓展,能使其在日后的学习中,运用知识迁移法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深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对旧知识内容加以巩固,降低教师授课的难度,使学习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因数和倍数》为例,在新知识内容进行讲解时,可以在黑板上列出几个数学算式,如:÷4=3 ÷4=5 8=5并引导学生猜测一下,在除法算式中哪些是因数,哪些是倍数,在猜测的过程中,教师要依据错误的答案进行相应的分析,因数和倍数有哪些特征,在可以除尽的式子中可以发现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那如果在除不尽的式子中是否同样适用呢?对此可以在黑板上列举出几个除不尽的式子,如:÷5=1.8 8=3.25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并依据两组不同的式子对因数与倍数的定义进行总结,依据观察以及归纳可以得出: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且可以完全出尽没有余数,那么可以说被除数是初数和商的倍数,就如第一组式子。通过归纳与整理,使其加深对知识内容的印象,深化理解,强化学习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提升能力与培养素养的主要时期,同时也是夯实基础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所出现的错误可以转化为提升学习效果与夯实基础的有利因素。对此,教师要对学生所出现的错误有正确的认识,同时也要进行有效地利用,激发其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使其成为辅助教学的有利条件,使小学数学的授课效果能得到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佩兰.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1:204.
[2]曾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交往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1:245-246.
[3]范彬彬.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核心问题的设计[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