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妮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拓东第二小
摘要: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发展,教育教学除了关注学生学习情况之外,开始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民间故事由于问题较为独特,很容易受到小学生的喜爱,其也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小学部编版教材红,设置了民间故事教学单元,这体现出编写者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了解民间故事的文体特点,才能实现单元整合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文化传承中形成核心素养。因此,本文主要阐述民间故事的文本特点,并探究核心素养背景下部编版民间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部编版;民间故事;教学策略
引言
民间故事大多是由劳动人民创作出来,并传播到现在社会生活中依旧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故事,这些故事多为虚构,以散文形式呈现出来的一种口头文学作品,尽管这些故事产生于民间,但是以现实为基础,通过口头创作,在多次修改之后,将劳动人民对现实生活的理想、追求等呈现出来。在部编版教材中,四年级教材中包含神话故事,五年级教材中包含民间故事,六年级教材中包含民风民俗内容,这些文本与以往的教材文本有很大不同,假如在实际教学中依旧应用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将这些民间教学的价值发挥出来。因此,就需要明确掌握教学方向和重点,以民间教学为核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个,促使学生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一、民间故事的文本特点
(一)线索清晰简单
由于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在智慧下通过口耳相传发展而来的,故事中的线索需要记忆,这就促使这些民间故事具备了清晰、简洁的特点,而且与小学阶段学生的情况相协调。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和能力,这种清晰、简洁的故事能够让学生接受和理解,进而深入到故事文本中去体会。
(二)情节引人入胜
很多民间故事中的情节往往一波三折,层层递进、层层铺设,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故事情节结构完整,可以通过悬念设置的方式,吸引读者。这种行引人入胜的情节还为小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模板和样例,能够促使学生在内化、模仿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
(三)想象唯美奇特
通常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具有神一般的超强能力,赋予各种物品、物质人类的思想或能力,也可以说是,对这些物进行神化或人格化,促使其有着神奇的力量。这些充满神话色彩、梦幻色彩的民间故事,符合小学生充满诗情画意的心灵。
(四)主旨褒扬真善美
在民间故事中饱含了劳动人民的理想追求,将他们的生存状态、内心需求等呈现出来。大多数的民间故事都呈现出这样一个主题——惩恶扬善,每个故事中都有一个善良的,英雄一般的主人公,在故事的最后都获得了幸福。这种褒扬真善美的故事能够对小学生进行温暖的关照,让学生在温暖、温馨的故事中实现获取成长的能量。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部编版民间教学策略
(一)重复和讲述,体会民间故事的特点
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内容虚构的口头文学作品,在其故事内容中,通常具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这些都是为了在讲述过程中方便记忆,并且还能让读者对其产生深刻的印象。例如,在《猎人海力布》这一民间故事中,里面就有一处重复的地方,在小白蛇告诉海力布要宝石做报酬时说道:“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僵硬的石头。”之后在海力布向龙王索取宝石做报酬即将要走时,小白蛇再三叮嘱他:“动物说的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如果说了,您马上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在这个简短的故事中,就对重点内容进行重复,小白蛇的两次叮嘱也为下文故事情节开展做好铺垫,可以看出对于民间故事来说,重复不可缺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述的方式,让学生在对故事情节进行讲述过程中,将人物的动作、神态等展现出来。有位学生在讲述的过程中将教材中的“酬谢”二字改为“想要送他礼物感谢他”,这位学生将刚学习的新词翻译了出来。事实上,学生讲述的过程中也会对文本加深理解和印象的过程,并且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速度和概括,掌握群文阅读的方式
民间故事较多,而且世界上每个民族几乎都有其自己的民间故事,这时就需要教师去合适的选择,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例如,选择《牛郎织女》这篇民间故事开展教学,由于故事篇幅较长,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采用速读的方式,对文本进行快速阅读。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带着问题去阅读,比如,故事的主要人物,故事的起因、经过以及结果等。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自然而然就将故事的内容情节展现出来。比如,有位学生在速读之后回答,这篇故事的主人公是牛郎和织女,织女下凡后认识了牛郎,两个人相爱并在一起,但是王母娘娘不同意他们两个在一起,但是牛郎和织女不放弃,克服种种困难,他们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的喜鹊过来为他们搭建了一道彩桥,牛郎和织女可以在天河上相会,这时王母娘娘无奈允许他们每年七月初七在鹊桥上相会。在这种速读方式下,学生能够掌握文章概括的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选择其他民间故事让学生进行阅读,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速读,并将故事的情节概括出来,从而促使学生掌握群文阅读的方式。
(三)表演和讲述,提升核心素养
通过阅读和讲述对文章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这样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在小学部编版教材中开展民间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民间故事的理解,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故事表演的方式,将故事内容讲述出来。对于小学生来说,主要发展形象思维,而表演和讲述不仅包含抽象的语言文字,而且还有形象生动的表情和动作,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出来。根据全员参与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4-6人一组,对民间故事进行表演和讲述。对此,可以选择《猎人海力布》、《长不大的小牧羊人》、《聪明的许文长》、《列那狐偷鱼》等等,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之后,对故事中的情节进行表演。学生可以选择情景剧表演的方式或组员轮流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呈现。在情景剧表演时,需要关注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培养,保证整个表演的自然和流畅。在讲故事时,可以适当对故事中的一些细节进行丰富,搭配动作、表情等,轮流进行展示。这种教学方式也就是一种群文阅读的展示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创造趣味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民间故事的内涵。比如对《猎人海力布》这一故事,学生通过表演和讲述,学生能够体会到海力布的热心肠、见义勇为,以及为了拯救乡亲们而放弃自己生命的优秀品质,人们怀念海力布、尊敬海力布、爱戴海力布,将他的故事代代传承下去,带给每一位蒙古人,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民间故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民间故事之所以能够在广阔的时空范围内得以流传和发展,离不开其中的价值认同理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育和实践,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坚守文化立场,将其中的精神和价值挖掘出来。民间故事中故事情节、人物表现等都是古代人民价值、精神的一种体现。民间艺术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不分,对其进行教学,还有助于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例如,在《猎人海力布》故事中,就呈现出善良、舍己为人的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取故事审美愉悦的同事,还能受到高尚品质的熏陶。
总结
总之,民间故事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特殊的体裁,教师需要科学合理的开展教学,利用民间故事文本特点,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卜月琴.比较民间故事,寻找文学密码——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20(27):61-63.
[2]谭超艳.用多元复述学习民间故事[J].小学语文,2020(09):42-45.
[3]陈芳.浅谈民间故事的价值与保护传播——以历城区为例[J].人文天下,2020(17):24-28.
[4]王宁.民间故事的教学价值与阅读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20(25):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