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顺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朝来校区100012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其课堂内容涉及读懂不同文学体裁文章的内容、情感,体会其风格、写法。学习字、词、句、篇构成规律,体会其作用,学生在大量的语文材料积累中,不断学习建构语言,表情达意。并在不断地多种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锻炼思维,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要把这些内容落到实处,就必须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怎样才能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呢?
1.重视情感因素调动思维
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学习中情感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感性和理性相互补充。要让学生进入理性的思考,要激发学生的情感,慢慢将其由感性代入到理性、深入的思考中,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执教《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时,我向学生提问作者为什么在文中要回忆母亲要带他去北海看菊花这件事,并且回忆到他对母亲说的那些话“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学生进入思考中,我提示他们关注上下文“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说明,这是作者对肝癌晚期(作者后来得知)的母亲说的最后一句话,这最后一句话不是好好地告别,也不是认真地沟通,而是遭遇打击的作者内心的暴躁,对生活的绝望,对母亲的不耐烦。他想到自己的母亲在病中之际,心中承受的病痛,对儿子无比的担忧,那是多么的难过。说到此,我问学生,在你们的生命中,是否有,没有来得及告别的诀别呢?这时候,班级中有三四名同学举手,讲述自己的故事,有的同学满含着泪水,此时,学生情感被激发,他们进入作者的内心,体会着文章蕴含的深情。自然,在接下来的阅读中,顺理成章,他们能够更好地体会到,作者所传达出的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能更深刻得体会到为何作者要以“秋天的怀念”为题目,因为这个秋天是作者与母亲诀别的季节,也是在这个秋天母亲的离开,让他开始意识到好好儿活的意义。
正是之前对学生的情感启发,调动,使学生慢慢地进入到理性的思考中,体会作者深情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写法。
2.在身体参与中深化思维
深入的语文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亲身感受到的内容,而决不是教师细碎的分析与讲解,教师的自我陶醉与表演。为了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我尝试在课堂中让学生亲自参与。例如,在执教《核舟记》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核舟雕刻人物之形象、精妙,我选择让学生亲自来讲台展示舟中苏、黄的形象。
其过程是,先让学生自主阅读第三段。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揣摩人物形象,一一去体会,作者所描述的人物神态、动作。展示的同学竭尽所能表演,而观看的同学也会认真思考,表演是否准确生动地体现了文章内容。而到此处,课堂都会掀起一个小小的高潮,师生、生生与作者之间会有一个真切的对话,将课堂引向深入,同时,学生们也更能深切体会到核舟之精妙,作者写作之魅力。
学生亲身参与感知文本内容的策略,会在生动地活动中,将其思维引向深入,更好地读懂、读深文本。
3.在构建知识网络中扩展思维
当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喜爱碎片化的阅读,而这种零散的知识,缺少系统脉络,很容易遗忘。要想让学生进入深度的学习,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建立联系,可以是知识树、思维导图等等,总之,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化记忆过于零散的知识,要注意联系。
例如笔者身边有一位优秀教师在执教《峨眉山月歌》,进行独特的整合:她联系学生小学所学李白的诗歌,围绕着“水”的意象,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蕴。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任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借“水”表达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借水表达豪情壮志、奔流不息,积极乐观之情。《峨眉山月歌》“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借水表达李白的思念和乡愁。这样来学习,勾连已有的知识积累,围绕“水”的意象,体会李白对故乡的缠绵愁思,对友人的款款深情,对理想的豪情壮志。这样在联系中,学生对李白其人其诗有了更深的体悟,并且在建构李白诗歌知识网络中,扩展了自己的思维。
4.在“用中学”,激活思维
在学习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后,在实践中去运用,在运用中更好地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妙,可以更好地激活思维。
例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我和学生一起朗读文章,细细品味文中的优美语句,再欣赏品读文章后,着重让其仿写。如仿写文中的第四段,这一段,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并且调动了自己的多种感官,生动形象地绘出了一幅灿烂的春花图。
我首先给学生做好示范,仿写,出示我家桌子上摆放的鲜花照片。之后,给学生出示我的下水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给学生展示的图片和例文如下:
我家的鲜花
一阵小心剪裁。我家的鲜花新鲜出炉,仔细端详,这简直就是一件超凡脱俗的艺术品。粉红色的玫瑰,深粉色的康乃馨,含苞待放的两株睡莲。静静惬意地簇在花瓶中,深深浅浅的粉,搭配半开半闭的紫,又有着绿的衬托,令人赏心悦目。玫瑰花的花瓣均匀而饱满,一层层的包裹着花心。并散发出诱人的馨香,沁人心脾。康乃馨的花瓣紧紧拥在一起,只是在最外层的一圈舒展。内层全部挤在一起,花瓣之间似乎无比团结呢,呈现积极凌乱之美。至于我的睡莲。花瓣还是半开半闭,它似乎一点也不着急,像一个调皮的睡着的小宝宝正在努力的睁开眼睛呢,好期待你的绽放!大自然无比神奇,它绘出多彩的花朵来装点我们的世界,让我们的世界更加多姿多彩。
学生看到我的仿写,非常兴奋,纷纷展开自己的仿写。在写作中,学生激发了思维,这是真正的在实践活动中的语文学习。
5.在鼓励有个性的回答中发散思维
当代教育要求我们要培养会思考的人才,知识丰富、思维深刻的人。而不是思维狭窄、封闭的人。这要求我们在语文课堂中,灵活设问,鼓励学生有个性的回答。在不同思考中,学生的思维会逐步发散,考虑问题的角度会更全面。
例如,在执教郑振铎《猫》这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文中的“我”不喜欢第三只猫,而作者为什么还要着这么多笔墨在第三只猫身上呢?
请学生小组讨论这道题,而在讨论之后,学生给我呈现的答案有很多角度。
①从情感角度来说,第三只猫最让我难忘,给我带来了痛苦,也有诸多启示……
②从情节角度来说,因为作者的叙事侧重点在第三只猫上,而前两只猫的叙事只是为第三只猫的叙述做铺垫……
③从写法角度来说,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感情远超过了前两只,他对前两只猫十分喜爱,对第三只猫不喜欢,但却对它难以忘记。这种对比手法的运用是精湛的,使作者所欲彰显的部分更加突出、醒目。
对情感这个角度,依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教师适当追问,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
⑴我对于第三只猫有哪些过失?⑵我为什么会这样对待它?
⑶除了我有过失,还谁有过失?导致这场悲剧的原因还有什么?
⑷作者想通过这三次养猫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
作者着重写第三只猫的经历,通过三只猫的对比,更突出自己的写作目的,不要心存偏见,不能主观臆断,要平等看待生命,要尊重生命……
这个问句是一个可以多角度思考,开放性的题目。学生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教师鼓励学生有个性的回答,帮助学生发散思维。
如何将学生的语文学习落到实处,深入,真正形成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还有诸多的策略,笔者在这里只是略举一二,让我们继续在实践中探讨。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余文森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