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教师的中外对比及启示

发表时间:2021/5/2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5期   作者:刘润雨
[导读] 培养卓越教师是时代的要求,国外已经进行积极探索
        刘润雨
        聊城大学文学院  山东省  聊城市  252000  
        摘要:培养卓越教师是时代的要求,国外已经进行积极探索,我国出于建设教师队伍、人力资源强国,应对国际竞争压力的需求,也展开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外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重点各有侧重,美国重在制订评价标准;英国强调中小学是培养教师的承办方主体;德国重在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澳大利亚则为教师培养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吸取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国卓越教师的培养可以从提高教师准入门槛、制订卓越教师标准;尊重教师成长规律、培养实践能力与加强职前教育的协同培养三方面入手。
        关键词:卓越教师;中外对比;启示
         一、卓越教师政策出台的背景分析
         (一)国际背景
        20世纪80年代,卓越教师计划由美国率先实施,在《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做准备》和《明日之教师》的两个报告中,明确指出将加强培养优秀教师作为改革教师教育的重点;2002年,《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生效,要求美国每一个教师必须获得各州颁发的全职教师资格证,全面提高教师质量,21世纪以来美国教师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发展。
        2004年,卓越教师计划由英国教育部和伦敦挑战项目组共同发起,正式实施,明确指出要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2007年,英国政府组建全国教育卓越委员会,进一步促使公平与卓越得以实现;2011年英国教育部正式提出《培训下一代卓越教师》,要求提升职前教师水平。
        2000年,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调查中,显示德国教育质量正处于下降趋势,这一趋势引起了德国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2006年,德国联邦政府为了提升教师教育质量,推出“卓越教师教育计划”,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在2012年达成共识,共同推进这一计划政策。
        澳大利亚政府于1999年提出《21世纪教师》文件,卓越教师计划是该文件的主要内容,重视中小学教师地位,着眼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2009年,澳大利亚政府出台《优质学校—国家合作伙伴计划》,进一步指明师资力量的重要性,为培育卓越教师展开了积极探索。
         (二)国内背景
        1.建设教师队伍的客观需要
        新时代发展以来,我国尤其重视教育发展,加大教育改革投资力度,教师队伍的建设也被视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我国中小学的教育水平有所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初见成效。但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队伍内部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水平较低;城市与农村地区师资力量不均衡;部分偏远山区教师数量匮乏,教师观念落后陈旧;优秀教师流失严重;教师职前培训与职后评价制度不完善等等,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呼吁着卓越教师的出现。
        2.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教育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教育规模也快速扩大,高等教育入学率不断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全面实现。但在这个新的教育阶段,新的挑战迎面而来——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劳动者素质,培养一批高精尖的创新型人才,促进社会转型发展,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等战略实施成功,进而建设成一个创新型国家。这些问题的解决,无一不需要教育,需要一批具有创新思维与高水平知识的卓越教师。学生的身心发展,创造性扩散思维的发展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卓越教师的启蒙与引领,因此,这就要求一批卓越教师队伍的出现,教师具有更高的素质与水平。
        3.应对国际竞争压力的需要
        在全球化趋势下,世界各国纷纷认识到人才对于一国的重要性,而高精尖人才则需要高水平教育的培养,发达国家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相继提出本国的卓越教师计划,激烈的人才竞争在此展开。为了提高综合国力,赢得国际话语权,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提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这是提升自身国力的根本举措,也是应对国际竞争压力的关键性手段。在当今世界局势中,第一生产力是科技,教育是发展和培育人才的基础,教师则是教育事业得到发展的第一资源。
        基于以上几点综合考量,我国教育改革迫在眉睫,2010年,教育部联合行业协会提出“卓越工程师计划”,为我国卓越教师培养提供了示范与引导;2012年,教育部组织高校,为培养卓越教师人才,提出了卓越教师培养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方案, 2014年,我国教育部正式出台《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2018年,在卓越教师教育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自此,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在我国全面、稳健展开,教师队伍质量将在未来有明显提高。
         二、不同国家教师教育政策的特点
        世界上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为了提高本国教师素质,相继推行卓越教师计划,但改革重点各有不同。
        美国对于卓越教师的培养,尤其重视制订相应的评定标准。美国国家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提出“五项核心主张”,从关注学生、学科教学、教学管理、教学反思与构建学习共同体五大方面共同考察教师具备的知识与技能,作为评定卓越教师的标准,这也是世界上最早构建的优秀教师标准与认证体系。
        2009年,英国发布的《你的孩子,你的学校,我们的未来:建立21实际的学校体系》白皮书中明确指出,要提高教师素养,重视中小学教师的培养。为增强基础教育在世界的竞争力,英国在培养卓越教师这一方面,将培养卓越教师的目光放在职前与中小学学校,更加强调培养主体在中小学而非大学。英国从提高职前教师准入门槛入手,选拔高质量职前教师,在《培训下一代卓越教师》计划书中,更加关注中小学对教师的培训工作,让中小学成为合格教师的雇佣者,在选拔培训教师中具有更大的话语权。
        德国在教师教育方面,一直以来便重视培养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德国延续传统,在卓越教师计划中,继续将“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作为计划的重点。在德国卓越教师计划的培训体系中,对教师的培养阶段进行划分成三阶段——职前培养、见习训练和职后培训。在这三大阶段中,要求教师能加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活动的联系,并将学校实习阶段作为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重视教师职前协同培养。
        在澳大利亚出台的《21世纪教师》文件指导下,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将教师专业地位的提高视为重点,为教师发展提供了充裕的经费保障,吸纳优秀人才加入,进一步促使卓越教师培养工作的落实。
        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四国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重点
国家    改革重点
美国    制订优秀教师评价标准
英国    明确中小学是培养教师的承办方主体
德国    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澳大利亚    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经费保障
        我国卓越教师计划则更为关注卓越教师具有的独特素养,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优秀教师的培养。我国学者刘湘溶提出:“卓越的核心是不断超越自己,不仅指比他人高出一筹,而且指对自我人性的激励与对平庸状态的超越。”[ 刘湘溶.高师院校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8-11]《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指出,要培养一批在专业基础、创新教学、综合育人、教育情怀、和终身学习能力方面区别于一般教师的、具备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关于我国卓越教师具有的素养,学术也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卓越教师在教育本质、教育研究的能力、人格魅力这三方面区别于一般教师;有学者认为,卓越教师具有“三高型”的独特内涵,高动机、高眼光与高智慧。

但总体来看,卓越教师在专业知识、能力与情感上超出一般教师,有着深厚造诣。
         三、对我国培养卓越教师的启示
        教师要想发展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优秀教师,进而成为卓越教师,除了需要自身有坚定的意志信念、艰苦的努力,还需要外部条件加以支持。因此吸取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国可以从提高教师准入门槛、制订卓越教师标准,加强职前教育的协同培养以及尊重教师成长规律、培养实践能力三大举措考虑,让教师在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意志下,顺利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优秀教师,卓越教师。
         (一)提高教师准入门槛、制定卓越教师标准
        提高教师准入门槛是提高教师质量的前提条件,优秀人才是推动教师队伍发展的加速器,提高教师准入门槛,一方面可以选拔优秀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进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教师行业,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教师如何发展,发展的标准与尺度是什么,如何评定教师的发展?这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评价标准。制订卓越教师专业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引领教师行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帮助师范生成为卓越教师的首要问题。作为世界改革教育的先行者——美国,提出了五项核心主张,并以此来作为评定优秀教师的标准,美国教师对如何实施自身教育行为有了明确认识,对自身如何成长为优秀教师有着明确目标。2012年,我国教育部相继推出《小学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但仅仅基于这两项文件,并没有明确提出有关评定教师的专业标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仍不清晰,存在模糊性认识。因此,制订卓越教师标准,有助于帮助教师明确自身教育水平与卓越教师的差距,进而激发教师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素养能力,为成为卓越教师而不断进取。
         (二)加强职前教育的协同培养
        英国强调培育教师的主要承办方是中小学,大学起辅佐作用。在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以师范院校培养为主,综合性高校兴办师范为辅的师范教育格局,培养造就卓越教师,则需要改变高校包揽培育师范生的单一局面,建立并巩固由高校、地方政府与中小学多方参与的开放式联合培养模式,共同加强师范生的协同培养,明确在协同培养中三方的角色分工。高校要提高师范生录取最低标准,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革新教育理念,培育一批能胜任造就卓越教师的教师,培育师范生具有基础的职前教育理论,为地方中小学优先输送优秀师范毕业生人才;地方政府要提供政策支持,鼓励高校与中小学合作,向高校提供专业发展规划的基础数据,建立人才吸引机制、提升高校师范生的入学积极性,完善高校师范毕业生的就业保障;地方中小学要为高校师范生提供教学实习基地,提供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为实习师范生提供骨干级别的指导教师,选拔优秀教师进高校,为高校实行双导师制提供专业人才。协同培养是培育卓越教师的根本之路,只有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共同参与卓越教师的培养,三者各司其职,才更有可能创造合作互赢的光明前景。
         (三)遵循教师成长规律、培养实践能力
        根据国内外研究来看,大致可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划分为新手、熟练、成熟、优秀、卓越教师五个阶段。新手阶段是教师的新手时期,教师对学校充满新奇与陌生感,教师虽然掌握着一部分教学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并不丰富,可能存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冲突的矛盾,因此在这一阶段,学校应关注新手教师的心理情感变化,及时选择成熟年长教师对新手教师进行引导,帮助新手教师成功进入熟练教师阶段;熟练教师是高级的初学者,具有一定教学经验,能够借助他人指导解决问题,但不能独立完成任务,教学实践能力尚不完善,在此阶段,熟练教师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较高,学校与社会应及时为教师提供相应环境支持,组织教师进行观摩交流学习,培养熟练教师独立完成教学任务的实践能力;成熟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胜任水平,对环境依赖性降低,能够进行自我认知与自我管理,偶尔也会出现不良的失败体验,能够正确处理失败体验,防止失败体验深化,保持教师个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熟练教师发展到优秀教师的一大关键;优秀教师是最为接近卓越教师的一个阶段,在此阶段,优秀教师教学水平高超,经验丰富,知识积累丰厚,能独立、熟练解决各种问题,能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通过进一步增加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增强教育教学练习强度,则能帮助优秀教师达到高水平的教学行为,发展到专家水平,成为卓越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与需求,那么对于如何培养教师成为卓越教师必须遵循教师专业成长的一般规律,循序渐进,在此五阶段中,让教师学会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
        总之,培养卓越教师并非一日之功,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的长期过程。我国应以本国实际情况为基础,吸取国外先进经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培育卓越教师的独特、优良路径,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水平,组建出一支专业知识深厚、教育情怀浓厚,教学能力高超的卓越教师队伍。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EB/OL].(2018-9-3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11/201810/t20181010_350998.html
        [2]刘益春.协同创新 培养卓越教师[J].中国高等教育,2012(23):15-17+37.
        [3]王志广.谈卓越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32):28-31.
        [4]毕景刚,韩颖.“卓越教师”计划的背景、内涵及实施策略[J].教育探索,2013(12):108-110.
        [5]逯长春.德国教师教育政策新动向——“卓越教师教育计划”:推行与展望[J].教师教育研究,2013,25(04):92-96.
        [6]王颖华.卓越教师专业标准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04):92-99.
        [7]杨启光.多维协同推进我国卓越教师培养的全面改革[J].教育科学研究,2015(12):5-9.
        [8]李霞.英国卓越教师培养的经验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5(12):38-43.
        [9]付艳萍.美国中小学卓越教师培养的经验[J].当代教育科学,2017(11):43-48.
        [10]龙宝新.卓越教师的独特素质及其养成之道[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16(01):90-96+102
        [11]徐苏燕.“三方协同”模式下卓越教师培养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8):104-109.
        [12]叶京.基于卓越教师的专业成长构成与专长发展阶段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7(19):148-151.
        [13]陈德云,周南照. 教师专业标准及其认证体系的开发——以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及认证为例[J]. 教育研究,2013,34(07):128-135.
        [14]孙朝勇. 德国卓越教师计划发展动向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6(24):119-121.
        [15]施雨丹,卢晓中.论卓越教师的素质构成——基于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的访谈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5(09):92-96.
    
作者简介: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湖南路1号聊城大学
邮编:252000
联系电话:15376840083
邮箱:578631720@qq.com
姓名:刘润雨
生辰年:1997.12
单位:聊城大学文学院
职称:无
研究方向:学科语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