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微课为语文阅读活动“绘声绘影”

发表时间:2021/5/2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5期   作者:边海红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现代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有机的融合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边海红
        门头沟区京师实验中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现代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有机的融合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而利用会声会影软件等视频软件把图象、声音、动画、文字有机结合而形成的教学微课,作为辅助语文阅读活动的一种手段,能更为形象地、更为直观地给阅读实践活动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起到为其“绘声绘影”的效果。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写到: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笔者认为:如果在阅读实践中恰当地植入微课,不仅可以使语文阅读活动内容更精彩、更生动,而且能增强课堂的感染力、趣味性,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激阅读活动之“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能源,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智慧的一种动力。因此,在阅读活动中,运用微课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感知材料,还可以再现学习情境,给语文课堂注入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记叙了邹忌从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的故事。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由已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欣赏邹忌的劝说艺术,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教学时,我发现学生多数只关注文言词句的积累,而对文章内容的感悟理解,没有多大兴趣,所以我结合本文故事强的特点,设计录制了像绘本一样的微课。学生随着童声诵读缓缓进入课文情境,与风度翩翩的邹忌、善于纳谏的齐王等人亲密接触,很快进入一个美好、有趣的故事世界,在形象的抽象与具体之间转换,体会邹忌的讽谏艺术,很好地为阅读绘趣。
        二、创语言学习之“境”
        部编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是名家的经典著作,是用来指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最佳材料,运用微课进行语文阅读,可以为学生创设文学情境,渲染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情感,真正为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语言绘“境”。
        如: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记叙了六月十五日这天,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拼命拉车的情形,反映了祥子的痛苦生活。因学生对祥子所处的困境缺少必要的情感体验,为消除学生与教材的时空隔阂。我截取了电影《骆驼祥子》的片段,制作了微课《祥子的故事》,让学生了解“20世纪20年代末期,社会动荡,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以及祥子名字的由来,为走近“祥子”的悲苦环境,体会其悲苦命运创设学习情境。
        三、绘抽象思维之“形”
        初中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大多不够专注、集中,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运用教学微课,可以化抽象为形象,通过绚丽的色彩,动听的音乐,简洁的字幕为文学作品绘“形”,弥补学生感知的不足。
        如:《一只贝》是著名作家贾平凹所写的极富生活哲理的小品文。纵观全文,我们能发现,本文共介绍了两种贝:一种是普通贝,它们有着美丽的线条和颜色,但会被孩子很快丢弃;另一种是作者着力要突出的那一只可怜又可敬的贝,因为一粒石子的侵入,使它变得丑陋,失去做贝的荣誉,但它却用自己的血和肉磨成了一颗稀罕的大珍珠。作者明为写贝,实则喻人。教学此篇文章,要在品读感悟重点语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主旨,使学生获得人生启迪,受到人文内涵的熏陶。但因为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海边,即使去过的,也只见过普通贝,没见过那只可敬又可爱的贝壳,单凭想象难以对它形成具体可感的形象。

     
        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在阅读教学时运用了《一只贝》微课,随着童声朗诵,播放各种精美的贝壳图片,并配以轻柔的音乐。这样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形象的意象,让学生在视听方面都得到了享受,达到了为文本绘“形”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欣赏文学作品就简单多了。
        四、现语言运用之“法”
        《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的写作要求是: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写作教学中,学生不仅是写作教学的参与者,更是写作教学的主体。通过微课给学生绘写作之法,学生就可以自主选择比较兴趣的话题,通过丰富的文字、图片等资料拓宽写作空间,更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学习之法。
        写文章时,根据中心的需要组织材料,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段落结构的过程,称为“列提纲”。在教学“如何列简单的写作提纲”这一内容时,我借助微课《学会列简单的写作提纲》,分三步为学生绘列提纲之法:首先,了解列出一段简单的写作提纲的基本步骤;其次,以给《她让我感动》列出一段简单的写作提纲为例,描述列提纲的方法;最后,总结巩固学法。
        利用微课为学生绘学习之法,彻底打破了传统写作教学中教师主宰,学生被动参与的局面,在自主写作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享学习资源,并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掌控学习节奏。
        五、竖形象思维之“魂”
        形象思维是一种以表象为材料进行的思维,它具有形象性、整体性、直觉性和富有情绪色彩等特点。我们的阅读教学正是要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把作者的语言转化为活脱脱的生活人物,把抽象文字变具体形象,让语言在头脑中活动起来,甚至在此基础上想象出超乎语言本身之外的事物,这时,才有可能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才能对词、句有具体的感受,产生形象,使学生最终真正理解文学形象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境界。在教学《名人的精神》这一单元时,我采用微课,把声、光、色结合起来,给名人绘精神之“魂”,帮助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如《贝多芬与〈命运交响曲〉》,这篇课文以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为中心,从外形逐步深入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成功地表现出了贝多芬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要全面了解贝多芬,仅靠课文远远不够,我利用微课,把贝多芬这样一个伟人还原为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通过视听冲击表现他内心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抗争,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更多的有关贝多芬的资料,以深入了解这位不凡的音乐巨人的“故事、灵魂、精神”。
        总之,语文学科面对的是未来的挑战,是信息时代的空前机遇,是构建新课程体系的探索;语文教学面对的是空前广袤的视野,是空前丰富的资源,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生自主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所获得的空前便利的条件;语文教师面对的是师生互动的同步、异步等多种方式下所实现的空前优化。微课的运用,可以给语文教学提供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任学生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为学生的想象力插上翅膀,支持学生的探索和设想,使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在语文实践中得到提升,堪称为语文课绘声绘影!
        参考文献:
        [1] 徐逸歆.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江西教育》2021.4下旬刊.
        [2] 甄倩.微课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教学研究》2021.4.
        [3] 李晓玲.微课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的运用《教育教学研究》2014.12.
        [4]杨 波.微课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