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雪辉
聊城第三中学北校 252000
摘要:新时代教育的核心在于“构建学科核心素养”,本着这一宗旨,历史教学的目标必然会拓展到学生的思想认知和文化意识等各个方面。历史教学不仅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还要加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综合性素养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联系。学生的能力提升趋势与认知、习惯、思维、历史、意识之间存在着多层联动的关系。在这一语境下,历史学科的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部编版历史教材在编辑历史知识时,必然会关照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以部编版历史教材为基点,夯实学生的基础,关照学生的历史水平,探究历史教学落实高效课堂的实践性方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育模式
前言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学生的心智与认知受到教育的深层次影响。初中生认知思维能力还没有达到深层次的阶段,对于历史学科的陈述性知识还停留在短期记忆的层次。针对这一学情,教师要从历史教学的实践出发,关注历史教学核心素养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这是立足于历史教育的基础与学生的长足发展的角度,进行历史教学探索的初衷。基于此,教师要将高效课堂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一、激活主体意识,探究多元化模式
历史教学要紧扣教学目标,融入历史学科教育的基本要求。历史教育与学生的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有着紧密的关联。学生认知水平还无法达到高标准的要求,他们的思维能力还没有达到全方面的层次。历史教育的核心在于将历史分析方法和历史教学有机整合。对于历史学科的资源进行深度的挖掘。教师在陈述历史学科性知识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解读,不应该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次。更应该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多元化融合,寓教于乐,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故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整合历史学科的多板块内容,探索新型模式,运用长效方法,实现美育目标。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历史教学的的目标,尤其是要呼应新课标关于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只是传授知识与被动接受知识的关系,能够相互联动的关系。学生历史探究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多模块融合的学习方法。这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辛亥革命”这个版块的内容时,教师立足于历史教育的基础和学生的长足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融合多模块方法,进行历史资源的深度整合。探索多模块融合的初衷就是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
教师创设“历史复盘”活动,让学生自己复盘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此外教师还创设了朗诵活动,引导学生朗诵林觉民的《与妻书》,在此基础上,教师有嵌入了主题演讲活动,演讲为“我的民族观”,同时又创设另一个模块,即合作分享,分享的主题是“传承中国梦”。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和生活经验,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在多模块融合的教学理念下,学生发现历史并不仅仅是过去的实践,更是现实经验的总结。固然,这是实现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二、借助思维导图,构建高效学习体系
古语云:“教而育之,育而化之。”即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培育,并且专注于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性的探究。针对这一课题,教师要从历史教学的实践出发,运用思维引导法,树立学生的历史整合意识。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新文化运动”这个版块时,教师引导学生进思维导图的构建:(1)树立本模块的历史知识点,同学们自由阅读教材,找到教材中重大的历史事件的脉络,将这些历史实践以时间轴的形式组合起来,在笔记本上勾画一个完整的历史思维导图(2)将自己构建的思维导图用最简练的文字表达出来,和同学分享自己构建的思维导图。(3)同学们互相补充思维导图中的历史事件,(4)假如你是当时的读书人,你会怎样向世人介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在教学中融入思维导图的模式,激发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这种有效的方法能够拓宽历史课堂的内涵和外延,强化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同时也能够优化课堂结构。
三、小结
正如古罗马历史学家西塞罗说:“历史是多向性的综合性活动,谁也不能独占历史文化的舞台。”对于历史课堂教学而言,教师也不应该独占历史课堂,而应该引领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初中历史教育是学生进入到课堂的最初级阶段。历史教育必然要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提升效率。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历史学科教学要承担文化教育的使命。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历史学科的分析总结是立足于历史教育的基础。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历史能力发展息息相关。从历史探究的角度,教师要对历史教育与历史教学的融合有高度的认识。教育工作者探索历史教育的宗旨。更要都要遵循科学的规律,实现高效模式。
参考文献:
[1]罗春. 论初中历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J]. 东西南北:教育, 2019(20):0382-0382.
[2]王通东. 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策略分析[J]. 教育界, 2020(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