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清指导老师:杨水金
湖北师范大学
【摘要】生命有限,阅读无限。作为一名师范生,未踏入教师这一岗位之前,面临着许多未知的难题和困惑。而阅读经典教育学名著帮助我们吸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加深我们心中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和理解,解答笔者心中的疑虑。教学名著是作者毕生教学经验的沉淀及传递,阅读名著的过程,我们也积攒了有助于今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宝贵心得。
【关键词】以主体为中心;自我认同;教学恐惧;教师权威;读书心得
怀着对教师这一职业深入了解的愿望,我翻开了帕克.帕尔默教授的著作《教学勇气—漫步教师的心灵》。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咀嚼,慢慢消化的教育著作。帕克.帕尔默教授花费十年的时间撰写了此书,在此书中汇聚了他几近毕生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该书基于教师心灵的教学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研究视角。
一、优秀教学源于心灵的自我认同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这是作者提出教师的“自身认同”在教学中重要性的解释。真正好的教学不是来自于教师教学技术的丰富,而是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我完整。
教学是无止境的相遇。任何教学,如果不提倡教师发挥他自身独特的优势,而只是要求教师提高自己的外在技术,就可能压制教师的创造潜力。而创作枯竭的教师也无法带给学生心灵的滋养和情感的陶冶,而只会将知识生硬地输出,灌输给学生。
这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是十分常见的。很多教师习惯于将教学与个人生活完全分隔开。他们认为课堂是严谨的、不容犯一丝错误的,因此课堂必须要能体现出一名教师的智慧和高于学生的专业素养。他们害怕将真实的自己展现给学生,这种心理使得教师在课堂中表现的尽可能沉着、严谨。但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学到知识却是不利的,这就是教师对自身的不认同。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寻找自身认同时,教师所经历的时刻并不都是出彩的。有些时刻会让我们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也有些时刻会让我们觉得尴尬、不忍回想。但无论是尴尬的还是光彩的时刻,它们都是真实存在的,是构成自我的一部分。学会接受它,面对它,都将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能成为更好的教师。
二、以“主体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认知始于我们被某一个主体所迷住,但迷住是主体在我们身上作用的结果。”帕尔默还说:“我们必须相信主体的内在生命并全情投入之。”作者进一步告诉我们,以主体为中心的课堂学生不会被忽略,教师也得到尊重。
帕尔默提出的“以主体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深深吸引了我。他认为课堂既不应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应以学生为中心,而应以主体为中心。这与传统教学和教学改革所倡导的课堂理念好似违背。但在我看来,以上这两者教学模式似乎都存在些许不足。
“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缺乏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得知识的传授变得机械和僵硬,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对教师的实施而言,也存在着许多障碍,整个教学过程不可控性太多,课堂流于形式,教学质量可能会受到影响。
此时帕尔默认为的以“第三事物为主体”的理想课堂就显得十分有道理。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专注这一“第三事物”,从而构建出复杂互动的学习共同体。
什么是“第三事物”呢?我的理解是,“第三事物”是真实存在的事物,此时,教师可以是学生,而学生也可以扮演教师的角色,双方都能根据这一同一事物相互探讨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中,“第三事物”也可以理解成教学的客观内容和知识点。
有这样一段成功的教学案例。一位高中化学老师在给同学们演示课本上的“喷泉实验”时,发现所做的实验现象与书本上展示的有很大差异。这位老师当下并没有为自己失败的实验现象感到窘迫,而是兴致勃勃的邀请学生们一起共同来探讨导致实验出现不同现象的可能原因。
一堂按照书本流程的实验演示课成功的被这位教师转化成了一堂发挥想象、师生合作的实验探究课。学生通过分析现象推理出了可能的结论,教师也参与其中一同思考。双方在这个过程中都收获了进步和成长。
这堂课中“失败的实验”就成为了作者所说的“第三事物”。在以“第三事物”为主体的课堂中,学生不会被忽略,教师也得到尊重。“主体”能激活教师、学生及教师心灵之间的联系。
三、建立教师与教师间的“学习共同体”
处于教师岗位的教师们常常面临一个处境,即“关上门教学”。
当教师离开课堂后,很少会与同事再提及课堂上发生的事情,这是由于我们不习惯讨论共同的经验。而在“共同体”中最重要的是沟通与分享。
“学习共同体”的概念由美国教育家博耶尔于1995年首次提出,指由学习者共同构建的组织团体,在该组织内,学习者相互交流、沟通、分享学习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问题,并且在互动过程中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最终促进了个体成长。
而教师之间教学经验和经历的交流和分享,是种多元、多层次的相互合作以及相互弥补的关系。其中,思想、知识、经验的共享可能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累加,而是相互碰撞,相互融合。
陆云泉、吴红玫发表在《教师与发展》中一文《以学习共同体研修助力教师专业发展》中提到,组建各类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开展校本研修,有助于帮助教师避免重复劳动带来的乏味和职业倦怠感,有效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还能让教师通过研究获得探究的乐趣,收获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和由此带来的职业幸福感。
由此可以说明,创建教师与教师间的“学习共同体”对于每一位教师发展和职业幸福的重要性。
四、正视教师的教学恐惧,找回专业自信
“我教书教了30年,至今仍感到恐惧无处不在。走进教室,恐惧在那里,我问个问题,而我的学生像石头一样保持沉默,好像我逼他们去背叛他们的朋友......”这是作者在描述自身教学经历时,对教学中的其中一个教学恐惧场景的描述。
课堂中处处充斥着这样的恐惧,以至于教师若结束了一堂有点糟糕的课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会陷入内心的恐惧。即使是从教经验丰富的帕克.帕尔默在教学中都会无可避免的陷入到这样的恐惧中。
学生心中有恐惧吗?学生一样有恐惧,并且恐惧决不在教师之下。学生害怕失败,害怕不懂,害怕被教师拖进他们想回避的问题中,害怕在同学面前显得自己愚蠢。当学生的恐惧和教师的恐惧混合在一起时,教育进入黑洞,教学工作就难以进行。
学生为何会这样?他们在教室里保持沉默,不愿冒受到被指责的危险。他们的沉默不是由于天生愚蠢或平庸,而是出于对自己的保护。学生在恐惧、沉默的背后,是多么渴望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一个好老师能够倾听学生尚未发出的声音,这样有一天学生才会能够真实而又自信的说话。
当教师开始渐渐地理解学生的恐惧时,教师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不再把学生看作是无知的,不再不准确、自私地评价学生。当教师亲切体谅的对待学生的恐惧,倾心教学,学生的心灵能健康成长,有一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担心受到老师的批评,这样的课堂氛围才是活跃和积极的。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中对教学的担忧和恐惧才会随之消失。
孙贞锴在《教学恐惧:基于教师专业心理维度的审视》一文中提出,若教师将原始的恐惧心理转化成认真备课、上好课的动力,在面对“推门听课”等场景中,教师和学生常常会有更大的收获。在“恐惧”的背后,不是害怕暴露问题,害怕的是自己的课还和以前一样毫无进步,因此在平常会更加注意向他人学习,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活动。
克服教学恐惧,找回专业自信,这是教师正确面对“教学恐惧”时可以获得的成长和进步。
五、找寻教师心灵,树立教学威信
“威信给予给那些被认为是原创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行动和自己生活的原创者,而不是照本宣科扮演疏离自己内心的角色。”这是书中作者对教学威信的具体阐述。
当我们提到“威信”一词,很多教师想到的方法是“强制”和“高压”。的确,强制的力量有时是有作用的,但真正持久的威信来自于教师的内心生命。这一点与“教师的自我认同”有共通之处。当我们找回教师的自我认同,将自身认同融入到教学工作中,我们就能产生与学生内心的契合与共鸣,教学权威自会归来。
是否照搬成功教师的教学套路,我们也能在教学上取得成功?事实上,每个优秀的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都各不相同,优秀教师教学的成功取决于他的风格、所处环境以及其他不可预测的变量,对我们来说却不一定适用。
从中看出,对于一个教师而言,好的教学方法也许并不是符合大众规范的方法,不是其他教师证明的对他们而言有效的教学方法,而是符合该教师本性的教学方法。只有创造出符合我们自己本性的教学,才能有利于优秀教学的诞生,从而有利于我们树立个人的教学威信。
【参考文献】
[1]陆云泉,吴红枚.以学习共同体研修助力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教师,2021(03):82-86.
[2]孙贞锴.“教学恐惧:基于教师专业心理维度的审视——以推门听课为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10):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