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作品分层式分析探究----以合唱《Banaha》为例

发表时间:2021/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4期(上)   作者:程 亮
[导读]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或合唱排练者,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会遇到不同风格和地域特点的作品
        程 亮
        西安交大附中航天学校 , 陕西 西安  710100  
        摘要: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或合唱排练者,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会遇到不同风格和地域特点的作品,那么面对一首作品时,怎样做案头分析,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将从作品背景、 作品结构、作品用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作品背景:
        分析作品背景一般从作品的名称、词曲作者、作品产生的时期、作品的歌词意思等几个方面来入手:
1、作品名称
        合唱作品的名字一般就是作品的标题,这个标题则是指在合唱作品前加上文学性的题目。合唱作品的名字一般为作者所加,名字与音乐有紧密联系,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概括,是作者创作意图的展示和体现。如果我们要分析一首作品时,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它的名称,因此,理解作品的名字含义,对排练者做案头分析是非常有帮助的。举个例子:我们读一本书时,会先看到题目,这个题目就类似于合唱作品的标题,文章的题目是对全文主旨的体现,对于读者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同样合唱作品的名字对于排练者、聆听者也是至关重要的信息。《Banaha》来自于非洲西部刚果人民共和国早期的一首民歌,用的是契卢巴语,非常简单,并没有深邃的文学意义。
        这首合唱的名称是“Banaha”一词应是非洲土著语,属于Kiluba语。字面的意思是香蕉,也叫士兵之歌,是一首刚果儿歌。这首歌是比利时的传教士Guido Haazen组织了一个名叫 les Troubadours du Rio Baudouin(比利时国王陛下的抒情诗)的合唱团,向欧洲介绍各种各样的刚果民间音乐。在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上,Haazen和他的合唱团将《Banaha》成功推向了世界,因此逐渐流行开来。
2、词、曲作者的了解。
        每个社会时期都会反映着当时社会的物质、精神文化内涵,能够理清这个时期前和后的发展时期,能为更深一步挖掘作品内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⑴合唱创编者:作曲家拉塞尔 ·罗宾逊:美国佛罗里大音乐教育大学的名誉教授。他曾作为指挥、演说家、顾问及颁奖人300次出现在美国、欧洲、亚洲、非洲、中美洲、南非、墨西哥、加拿大、中东、澳洲的众多节日庆典、工作坊、荣誉合唱团等国际的大型会议上。在世界许多著名的音乐厅,例如卡耐基音乐厅、林肯中心、肯尼迪中心、波士顿交响音乐厅、白宫、华盛顿国家大教堂都执棒演出过。罗宾逊2016年加入了佛罗里达州音乐教育协会的名人堂,在很多部门都担任有职务,作为作家、作曲家和组织者,罗宾逊在合唱创作、改编、论文、书籍和DVD教程等方面,迄今为止已有500多种出版物。
        ⑵这个合唱作品诞生的背景是作曲家拉塞尔 ·罗宾逊在非洲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这首童谣,然后改编为合唱。在二战时,很多刚果士兵在队列行进时,就唱着这首歌,最后逐渐流传开来,当作者和他的妻子在非洲致力于挖掘本土音乐,改编了许多合唱作品,这是其中一首。
        ⑶歌词意思以及读音分析
        声乐和器乐同是音乐艺术表现的两种形式,表现的途径不相同,声乐把语言和旋律合二为一;而器乐运用乐器的声音来表达,但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因此,在做案头工作时,一定要先搞清楚词意,这是至关重要的。

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地区,发音也是有所不同,何况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语种、不同的习惯,总而言之:对于合唱作品中的歌词的深入理解,是非常必要和至关重要的。
二、作品结构
        音乐的曲式结构是音乐作品整体的框架,了解结构对于从整体上理解作品是非常有必要的。这首合唱是用卡农形式改编而成的,有无伴奏和钢琴伴奏两种形式。大部分合唱团演唱采用有伴奏的形式,加上钢琴伴奏声部是为了加强声部的和谐性和准确性。声部的编排运用了多样的写作手法,富有变化,使用同一旋律进行卡农,属于三段体结构,可分为三部分:1-8小节是前奏,从第一小节开始用conga鼓进行伴奏,第5小节加入了钢琴伴奏;A部分(9-32小节)是全体齐唱同一声部,演唱这部分时要注意分句,根据歌词句逗进行换气和呼吸, 力求演唱时声音统一和咬字的准确性,由于歌词是非洲契卢巴语,演唱时一定要突出语言的特点,突出字头的发音,声音略白些都是可以选择的。B部分(33-80小节)是采用复调和声织体的写法 ,S1、S2、A三个声部通过卡农方式进行的。首先S1声部从33小节开始,S2声部在其进行8小节后进入形成二声部卡农,紧接着A声部在S2进行8小节后进入,形成完全卡农的形式;这一部分一定要注意每个声部依次进入时的主次关系,例如;当S1声部唱到40小节是,S2声部进入,这时S1声部在41小节就要变为次要声部,具体做法调整力度为Mp,从而突出S2声部的进入,形成主次声部的对比,从而使得此时的合唱出现此起彼伏的对比效果,增加了音乐的流动性;但同时一定要注意声部纵向的和声音准,对和弦进行进行分析,了解和声走向,找准和弦中各音的主次关系。总而言之,唱好B部分一定要关注声部依次进入的主辅关系,以及声部叠置时纵行的和声关系。                 
        C部分(81-96小节):这一部分采用主调织体的写法,因此在排练和演唱时要注意三个声部的纵向和声关系,由于三个声部基本上是相同节奏、相同歌词,相同速度、相同力度,在演唱时要特别注意三个声部咬字的统一和时值的准确。例如81小节处,此小节第一拍的和弦为D大调的T和弦:re #fa la ,那么S1声部为re,S2声部为la,A声部为#fa,如果这个作品是无伴奏,那就尤其要注意和弦中三音#fa和根音re所构成大三度的准确性;但由于我们是有钢琴伴奏的,因此这一拍演唱时音准尽量向钢琴的音准靠拢,这样的话,产生的和声就会比较协和。
三、作品用声
        由于作品《banaha》是根据非洲刚果民谣改编而来的,因此,在排练时一定要仔细分析非洲原住民语言的习惯,由于非洲的传统音乐是以五声音阶为主,节奏复杂多变,而旋律相对简单等特点,因此,在排练时一定要关注合唱中的用声,不同的合唱作品由于地域、语言、民族等不同特点,为了更加充分地表现作品的内容和风格,我们一定要考究其用声。
        这首作品是契卢巴语,而契卢巴语是刚果主要使用的四大语系之一,契卢巴语源自于卢巴王朝,并和拉丁语有一定的联系。我们在分析这首合唱时,特别注意从它的语言入手,由于卢巴王朝居住在刚果河流域,气候是热带雨林气候,因此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平时人们在交流时说话用语的习惯,在咬字时,舌、齿、唇相互配合都靠前进行咬字,形成了说话声音比较嘹亮、高亢、自然的特点。结合一些录音视频,结合以上的因素,因此在演唱《Banaha》时,我们要考虑契卢巴族人的语言习惯,演唱歌词要略靠前,声音有质感和采用比较明亮的音色。再比如,我们在唱宗教合唱《AVEMARIE》时,就一定要使用轻声、高位的用声,声音要平稳,不能有过多的颤抖,要体现出对圣母玛利亚的尊敬。那么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面对不同作品和风格,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用声和音色来准确地表现音乐内容和情感。
        结论:通过对合唱作品的背景、结构、用声三个方面的阐述,面对一部合唱作品时,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了解作品,做好案头工作,为更好地排练和演绎作品做好铺垫。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