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发表时间:2021/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4期(上)   作者:杨冀
[导读] 作为小学生重点发展的能力,计算能力尤为重要,属于一项综合能力
        杨冀
        宜昌高新区实验小学    湖北宜昌 443005
        摘要:作为小学生重点发展的能力,计算能力尤为重要,属于一项综合能力,是对学生数学推理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读题能力、数学知识掌握水平以及数感等综合能力的“终极体现”,可以将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通过计算能力充分展现出来。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与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展开更深层次的分析,以期能为相关业界人士提供些许启示,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学生;计算能力
        
        
        前言: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同时调动能力培养层次导向明晰的教学资源、高效便捷的教育信息技术资源,以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力,对培养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教学方法积极创新,为学生创造数学知识与计算能力、实际生活实践应用能力相结合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能力与兴趣共同提升。
        1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1.1有助于促进小学生智力发展
        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的重要阶段,计算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其智力发展情况。脑补智力的开发与小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计算、拓展思维脱不开关系。加大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对其自身的智力发展十分有益。计算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严密的思维逻辑,在现有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计算方法,寻找数学规律。同时,引导小学生加快计算速度,可促进大脑运转,提高小学生对事物的反应能力以及对数字的敏感程度。
        1.2有助于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纵观各个学科的学习阶段,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大多学科都离不开计算。只有逐步提升计算能力,才能够在更高层次的知识海洋中遨游。科学发展离不开计算,工作生活也离不开计算。如果小学生计算基础不牢固,则会严重影响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甚至会阻碍其头脑与身心发展。因此,家长和教师应注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为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3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主要包括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分析思维、直觉思维等,通过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得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感知到数学奥秘,逐步掌握计算技巧,其数学思维能力也会有所增强。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符号是抽象的,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同时,小学生对抽象符号的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也会大幅度提升。可以说,计算能力是数学其他能力培养的基础,只有在懂得计算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运算,掌握知识核心。
        2影响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发展的主要原因
        2.1学生对基础数学语言、符号、运算规则的掌握水平
        从小学阶段数学教材对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的内容编排结构来看,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这四个版块的知识难度都在不断递增,但支撑学习掌握以上知识版块的基础能力都是数学计算能力。学生对加减乘除运算规则的掌握水品,决定学生在每一个更高难度数学学习阶段的基础水平。
        2.2学生在进行数学计算时的综合思维能力
        聚焦于学生数学计算的过程,为了能够达到正确计算结果,学生在每一个计算步骤、流程中需要发挥的过程化的能力是有所区别的。比如说,解题时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解题阅读能力,包括提取直观数学条件与隐藏数学条件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专注地数学解题状态,在好的状态下将数学逻辑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猜想能力、推测能力等发挥到极致。


        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3.1指导学生掌握基础数学计算知识
        众所周知,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学生如果想要将计算题算得准确无误,首先要学会运算的法则、性质、公式等理论,如通过整数除法算式让学生掌握倍数和因数的关系和含义,并且使学生在数的倍数和因数运算中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也只有指导学生真正掌握了计算基础知识,学生也才能够将理论在运用在实践中并得出正确答案。
        例如,我为学生讲解的《倍数与因数》这一课,课上我首先着重讲解课程基础知识,如倍数是一个整数能够被另一个整数整除,而这个整数就是另一整数的倍数。因数指整数a除以整数b(b≠0) 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就是指b是a的因数。而我为了检验学生的运算是否正确,我为学生列出了计算题,如倍数为16,为让学生计算出倍数的因数,学生可以计算出16÷2=8,2和8为16的因数。同时我让学生思索另外一种算式,找出18的其他因数,学生计算得出4和4同样为16的因数,从而完全理解了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即一个倍数的因数不止一个,如16就是(1,2,4,8),可以用除法一对一对找。
        3.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数学学科一直是以逻辑严谨性而著称,也是小学所有学科中学习难度较大的科目,不同于其他学科,数学运算需要涉及大量的逻辑推理和空间思考能力,而养成良好的身体习惯是计算正确的关键,可以直接影响着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计算时认真审题,积极思考,自觉养成检查验算和自查自纠的意识,保证不出现粗心大意而计算失误的现象。
        例如,我为学生讲授的课程《分数加减法》,在授课时我强调在学习时要认真研究计算原理,特别是在计算时要有清晰地思路和冷静的意识,才能在运算过程中得出正确答案。如基本概念为分数加减法只是分子进行加减,分母不变。随后我为学生出测试题,如6/13+5/13=11/13,分母可以不变,又或者是3/4-1/4= 1/2,其中分母可以通分,将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变成分母相同的分数,而学生如果没有仔细审题就会直接得出2/4。或者是1/4+5/6-3/4,正确计算可以为3/12+10/12-9/12=4/12=1/3,如果没有仔细审题很可能会直接用1/4+5/6相加。因此,可以看出审题决定着计算是否正确,应当是先把相同的分母相加减,再做其他运算,而学生如果粗心大意就很可能正是没有提前预审题造成。
        3.3将计算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现代化数学教学理念一直强调数学知识要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不仅是从理论还是实践角度来看,不仅要求应用题的选材要和生活相联系,而且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生活出发,使学生能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能够加深学生的数学知识的深度,感受到数学知识同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大量应用。
        例如,我所执教的课程《分数混合运算》,理论为先加减后乘除,不同的分母要通分,分母为最小公倍数,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如果是乘法就只要分子乘分子和分母乘分母,如果是除法就用第一个分数乘以第二个分数的倒数。课上我应用生活实例为学生讲解,如中国约有660座城市,约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供水不足。在这些供水不足的城市中,约有四分之一的城市严重缺水,那么严重缺水的城市有多少?那么答案为=660×2/3×1/4=110个。这样从生活中的实例为解释显然可以更加直观的解释上述公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应该严格地遵循先进的教学理念,考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原有的数学基础和经验以及对课堂训练的接受程度,尽可能从他们的日常生活出发,选取贴近现实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计算,为学生营造较为轻松的、熟悉的计算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计算热情,通过丰富、有效的训练促进其计算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希卿.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13):159.
        [2]王丽丽.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探讨[J].求知导刊,2018(12):142.
        [3]杨兆霞.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J].学周刊,2019(31):67.
        [4]徐兴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问题及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19(A5):101-102.
        [5]吴亲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尝试[J].知识窗(教师版),2019(12):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