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4期(上)   作者:杜成银
[导读] 在我国科技的发展,各领域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教育界应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杜成银
        陕西省延安市  志丹县沙道子小学  邮编:717500
         
        摘要:在我国科技的发展,各领域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教育界应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实行创新教育,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加知识储备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实施;策略
        引言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是贯穿其始终的一条重要生命线;有效的课堂能让教学变得事半功倍。立足于课程改革,探寻有效课堂的关键,致力于提高有效性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
        1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可以激发学生想象潜能。小学生对未知事物具备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以此为依据,采用鼓励方法逐步培养其创新能力。教学期间应用创新教育,可以使学生由自身情感出发探索问题答案。但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创新教育方法时应结合教材内容,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其次,可以满足新课改与素质教育内在要求,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最后,可以满足语文学科的内涵要求。语文学科具备人文性与工具性,进行创新教育可以发展学科内涵,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此后语文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的策略
        2.1通过兴趣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实践的检验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自己有兴趣的科目和事情总是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乐此不疲。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中,通常是集声音和图像为一体的,更加全面地满足了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现代教育技术是动静结合、具有直观性的,多角度多方位地刺激着学生的感觉器官,致使他们对语文课程产生一定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现代教育技术中使用的课件具有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富有极强的感染力,更加容易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而轻松,学生也更加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新点。这一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使得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更便于理解课本内容,同时也创造了让他们独立探索求知的教学情境,配合一定的视频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直观地感知到文中的内容,了解文中任务内容的心理情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这种技术全面的应用到农村小学课堂中,也同样起到了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课本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展现,使得学生具有了一定的事物感知能力,可以快速了解掌握语文课程内容。当面对一些较为复杂的生字词时,通过课件可以让小学生体验到眼观耳闻目睹的真实感,为学生加深课文印象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感受到了更多不同的乐趣,了解了更多不同类型的知识。
        2.2新教学方式
        (1)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很多情况下学生只需要机械性地记忆教师提前准备好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学习方式依赖性强,缺乏学生的自主思考,不利于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留给学生自行解答,形成一种悬念,吸引学生自主自发地进入到学习情境中,独立学习。这样做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同时还刺激着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帮助学生建立创新意识,培养独自探索问题的能力。(2)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学生会问问题远比会解答问题重要。在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方面,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意味着学生会自主探索未知的领域,会解答问题仅仅代表学生会学习而已。所以,与其教会学生如何解答问题,不如指导学生自主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首先要安排学生完成学习内容的预习工作,预习了才不会在课堂教学中完全依赖教师,预习了才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拥有自己的想法。其次在课堂教学中留足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的自主探索主要集中于自行思考和互相讨论两种方式,对于这些教师可以适当放手,只要学生不扰乱课堂秩序,就满足学生自主探索需要的空间。(3)敢于反驳,成就创新思维。创新即不可守旧,要创立新的就要推翻旧的,所以要适当培养学生敢于反驳既成思维的精神。学生的反驳不代表叛逆,如果其所说所想有理有据,那么其反驳就是正常的。教师在学生提出反驳观点时,要注意不要一味批评斥责,更多地要包容其不同的想法。学生敢于反驳陈旧的观念和思想,就表明其有一定创新思维,不能横加打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护好学生这些原始的创新思维。
        2.3重视教学的整体性
        语文这门课程中就具有非常强的包容性和人文性。如果我们单纯的从教学内容来看,语文教材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在实际教学中要求学生不但要学习教材中的生字词同时还要学会造句,掌握阅读方式方法以及写作技巧,同时还要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有效的运用进实际生活之中,并在实际生活中获得全面的情感体验,以此来使小学生积累人生阅历,并在学习的基础上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在构建语文知识学习框架的基础上完善自身学习。所以,语文这门基础性学科还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性和综合性。鉴于此,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这门课程的特点,并进行一定的拓展和补充,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将这些部分有机联系到一起,使其融会贯通并形成完整体。
        2.4趣味教学法
        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确保学生可以完全进入到课堂交流中,通过采用趣味教学法来更好地落实快乐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语文课堂通常较为无趣,导致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应将小学生的表现欲列入考虑范围中,通过表演、朗读、画画等方法来增加趣味性,让学生融入学习氛围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提前布置任务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间的合理辩论,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2.5差异化发展
        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素质教育也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潜力,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一般创造性思维强的学生多为传统教学中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的特点是记忆力强、适应力强,能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可以进行举一反三。在我国传统家庭教育和学校文化的熏陶下,学生多有视觉型的思维习惯,而在开放的环境下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听觉思维。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教学效果也大不相同,但如何更好地使每位学生接受适合其接受能力的学习内容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结语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从读写开始,最后进阶到理解和运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不断进阶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运用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探索教学新模式,并融会贯通、合理运用,让学生创造性思维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琳.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策略分析[J].读写算,2020(8):3.
        [2]李永梅.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引入与教育方式创新[J].名师在线,2020(5):52-53.
        [3]潘旭鹏.快乐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探讨[J].课外语文,2020(2):40.
        [4]陈亚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0(6):161.
        [5]蒋红红.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实施策略分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9):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