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鸣鸠琴为载体的陕南民歌传承和弘扬探索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5期   作者:包亚非
[导读] 论述了陕南民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分析了陕南民歌传承的基本现状
        包亚非
        西安市浐灞第七初级中学 陕西 西安710072  
        【摘要】论述了陕南民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分析了陕南民歌传承的基本现状,阐述了保护我国陕南民歌的重要意义,并以鸣鸠琴为载体提出了传承和弘扬陕南民歌的探索途径。
        关键词:陕南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
一、陕南民歌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一)陕南地域文化
        陕南是指陕西南部地区,陕南地区从西往东依次是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地市。陕南北面以秦岭为屏,与关中相望;南面以巴山作障,与楚蜀相接,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陕南具有明显的南方地区特征,这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深受汉水文化、巴蜀文化和三国文化的浸润,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二)陕南民歌的历史
        陕南民歌主要包括爱情歌、劳动歌、历史歌、习俗歌以及红色歌谣等类别。按题材分为山歌、号子、小调,风格鲜明独特,同时具有秦巴山地的豪放和汉水流域的婉约。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有了传唱记载,既融巴蜀文化、陇南文化、荆楚文化、秦汉文化等多元性的色彩,又有“天汉人”、“巴山汉”的自身特征。其历史悠久,曲调丰富,题材广泛,贴近生活,长期以来是激励陕南人民劳动生活、抗击自然灾害、表达喜怒悲哀、寻求创新发展的催化剂,渗透出特殊的历史传承价值。
二、陕南民歌传承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变迁,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陕南民歌的现状呈现枯萎之势,鲜有问津。
(一)陕南民歌传承出现断层
        老一辈的民歌艺人都以口口相传的形式传播民歌,并没有流传下来歌曲的谱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民间老艺术家相继辞世,年轻人也深受流行歌曲大潮的冲击,热爱传统民歌的少之又少,对陕南民歌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不利影响。
(二)传统陕南民歌传播力度较小
        随着外来文化的侵扰和人们审美视野的拓宽,减弱了陕南民歌的吸引力。当今各种媒体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少有唱响传统民歌的专业平台,欣赏演唱民歌的人数急剧减少。
        (三)生活劳作方式转变使陕南民歌与现实脱节
        民歌源于生活,原始民歌的演唱内容均与现实生活环环相扣。如今人们生活劳作方式的转变,使陕南民歌与现实脱节而丧失用途。譬如:抬木号子,用上了装载车;打夯号子,换上了电夯机等,使得各种劳动号子没有了用武之地。渡河有了汽油船,人工竹筏不再顺溜而下,《南山放伐歌》失去了展现的平台。年轻人离开故土,进入繁华城市,使许多爱情主题的山歌没有了表现的对象,如《送饭调》《小小脚儿红绣鞋》等,这都极大的减弱了民歌的原有功能和感染力。因此,陕南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和弘扬更需要悉心的滋养和呵护。
三、传承和弘扬陕南民歌的重要意义
(一)陕南民歌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
        陕南民歌在山青水秀的环境下,字句音韵间无不体现出陕南独特的细腻婉约、舒展流畅、优美柔和,旋律也与地方语言紧密结合,形成了相对稳定、鲜明生动且具有特色的地域风格,同时体现出陕南民歌的审美价值。
(二)陕南民歌是传承当地文化的重要桥梁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孕育一方文化。

优秀的民歌世代相传也是文化形态的另一种传播,每首作品中均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人民的内心、精神及观念。有史以来陕南民歌始终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劳作、节庆祭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充分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喜怒哀愁、精神内涵和生活习俗。因此,传承和弘扬陕南民歌,是实现文化繁荣、文明传承的重要内容。
四、鸣鸠琴与陕南民歌相结合的探索
        (一)鸣鸠琴与陕南民歌结合的优势
        鸣鸠琴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为主旨,为中小学生和音乐爱好者而设计的创新型弹拨乐器,一经问世便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自弹自唱和独奏、合奏,激发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将陕南民歌与鸣鸠琴创造性的有机结合,便能使陕南民歌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广泛传唱,在作品与乐器深度融合中,孩子们自然融入人文境界和民间艺术,将陕南民歌继承发扬。
        (二)以鸣鸠琴为载体融合陕南民歌的探索
        柯达伊曾说过:“学校的音乐教育应牢固的建立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在于学校的音乐教育,目前的音乐教材中虽有各地民歌的一些内容,但是涉及陕南民歌的部分几乎没有。我在学校成立了鸣鸠琴社团之后,尝试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融合:
1.在社团课中选择陕南民歌中音域和内容适合学生传唱的作品,将这类作品编配上鸣鸠琴伴奏的和音,教授并指导学生弹唱。
2.旋律合适但歌词不适合学生演唱的作品(如:情歌等),我会依据陕南地域文化的特点,重新创作填写歌词,编配鸣鸠琴弹唱和音后再教给学生。
3.音域过于宽广的一部分作品,则采用二度创作的方法,适当的改变歌曲旋律并编配和音,使歌曲的音高在演唱中能够被学生轻松驾驭。4.将部分作品改编为器乐曲,前期研究编配科学、合理,并能充分能展现陕南民歌地域特色的演奏技法来教授学生演奏。
五、实验效果及目前取得的成果
        笔者参与了《秦风琴韵——鸣鸠琴弹唱曲集》陕西省地方教材的编写工作,在教材编写中担任“汉水情韵”单元的编委,改编了《露水歌》、《姐儿下河洗衣裳》和《遇见汉中》三首作品,并为歌曲编配了简洁明了、易于弹唱、不失韵味的和音伴奏。在学校的学生鸣鸠琴社团和教师鸣鸠琴女子乐团中推广传唱,歌曲中朗朗上口的歌词、清新流畅的旋律和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都深受大家的喜爱。我们在校园艺术节中多次亮相,将作品创造性的、带着情境的演绎,获得很好的舞台效果。实践证明,平时离学生生活较远的陕南民歌,与鸣鸠琴创新结合之后,焕发了新的活力与风采。在学生的弹唱中,这些民歌旋律缓缓流淌,浸润心灵,潜移默化的传承了民间艺术和文化底蕴。
        今后,我打算进一步提升编创、演唱、辅导的业务水平,挖掘当地最具特色的原生态作品,编辑出版《陕南民歌——鸣鸠琴弹唱曲集》,在校园中大力推广传唱,让孩子们能进一步领略陕南民歌的魅力与情韵,并且可以借助网络平台,为孩子们弹唱的陕南民歌拍摄制作视频,以学校公众号、美篇等形式推送弘传,为推动陕南民歌的保护、传承与弘扬贡献微薄力量。
        
        
        参考文献:
        陕南民歌发展现状与保护传承思考  僧文莉 《飞天》2012-01
        陕南民歌发展现状与资源开发   黄浩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8-04
        浅谈我国传统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王治国《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6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