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乃通
广西田东县江城镇中心小学 531507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并不是使小学生学习并理解过于深奥的理论性知识,其意在通过在小学的学习中去培养小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目的是使其在学习中养成自己发现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练习。本文就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深入的研究,望有助于发展新的教育方向。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自主学习
引言:想要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求老师对其作出正确的引导,培养其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全面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更是如此,自主学习的好处是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各项数学思维,加强解题能力等。但是具体实施起来会遇到一些问题,所以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更加科学地带领学生去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一、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还比较薄弱的阶段,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去加强这种意识。自主意识有助于小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对于促进提升其数学学习效率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一旦养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独自面对学习上的问题时,这种能力就是驱使他们通过调整自己的思维、状态从而解决问题的动力。故此,教师向小学生普及自我意识的重要性、教师帮助小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可以更好的提升其学习效率[1]。
但是教师要注意把控学生自我意识的“度”,学生的自我意识过于薄弱就会导致其没有主见,对需要抉择的事物无法进行正确的判断,而自我意识过剩又会导致学生因太在意外界对其的看法而限制了自身的言行,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的职业素养十分高,善于在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在学习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更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例如“对学生分组后,带领他们收集校园中不同的树叶,再把树叶进行分类,并且每种树叶保留的数量要相同,每组学生都可以得到一种树叶,由其对树叶进行测量,得出树叶长宽比的平均数”,待学生完成上面的测量之后教师再提出“将测量的结果与树叶的形状进行对照,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答出“同样的树叶长宽比相似”、“树叶的长宽比越大树叶就越长”等结论,目的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意识的锻炼,此举对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作用。
二、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就是通过日常的学习与练习,使学生能够发现问题从而总结并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是一种颇有良效的思维发散方式,思考的程度越深会导致对问题的兴趣越大,这样做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适用于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尤其是在学习数学这种理科类的科目时,这种教学方法所能发挥的功效更为明显。为此,教师就要在数学的课堂中积极的鼓励学生在不解的地方提出自己的疑惑,同时教师也要以公正的态度去面对学生的每一个问题,以免学生产生不敢提问、怕错等自卑心理[2]。
在学习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章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分数,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充分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具体操作可以是教师在上课之前事先在黑板上写出
等分数,教师可以说“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今天黑板上多了什么?”然后在上课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提问,再根据学生的问题去展开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对于分数的兴趣。
三、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部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存在“偏心”的现象,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只关注学习好的、听话的学生,或者只注重对调皮的、不听讲的学生进行教育,从而忽略了占据班级多半的“普通学生”。要知道成功的教育从来不是针对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况且现在的小学生普遍存在“从众”的心理,教师越是针对个人进行培养,效果就会越差。只有课堂中的每个人都融入到了探究的学习氛围,教学活动方才算真正的有效。针对这一点,教师要学会抓住学生的疑问点,然后诱导学生进行逐渐深入的思考,督促学生进行讨论最后用一些实质上的奖励引诱学生回答问题,以达到“人人争先”的良性竞争,促进班级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3]。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章“分数的乘法”时,教师在讲解完理论知识进行练习时就可以针对书中的课后习题展开一个小的课上活动,在黑板上写上诸如
的题目,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任其分组讨论,并规定答题后正确率最高的小组会获得奖励,从而激发学生对答题的兴致,提高数学课堂的实效性。
四、注重实践内容,不断帮助学生迁移总结
数学是要依靠大量思维活动来进行解题的科目,想要学好数学就要对其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要学会在数字中发现联系以便更系统的学习。小学生年龄尚小,还不具备独立整合知识的成熟思维,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将相关知识点的联系整理好,然后在让学生自己去直观感受,同时还可以引导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以达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能自主去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中的“多边形面积”时,教师可以将课堂从室内挪到室外,借助诸如花圃、窗户、长椅、单杠所围成的长方形等身边常见的物品,激发小学生对“计算四边形面积”这一数学活动的兴趣,课程开始前可以先由教师进行示范,例如“四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学校窗户的长为1.5米,宽为2米,想要求窗户的面积我们可以列出如下公式”s=1.5x2=3m
²再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引导不同的小组去完成不同四边形的测量以及计算。这种活动加教学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升其对教学的配合度。但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要过多干预,在一旁监督确保活动有序进行即可。
结束语
总的来说,新时代的优秀小学数学教师一定是会注重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学习能力的,从提出疑问,到讨论探究,最后找到关联总结,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还帮助他们养成了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玉梅.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A]. 学周刊,2020,(13):20-22.
[2]杜建英.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究[J]. 学周刊,2020,(12):28-29.
[3]张风花.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9,(25):2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