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艳
(齐齐哈尔市回民小学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
摘要:教与“学”之间是学校教学整个管理过程中的一对矛盾体。学是矛盾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学是影响学生知识增长的内因,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掌握基础知识的根源;而教是一个外因,只能够起到帮助,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教师的作用也只有透过学生才能真正得到发挥。所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最大关键是学生。教是如何发挥其主导作用,就是要我们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的主观能力性得以充分发挥,让他们主动参加。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主动性,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它充分结合了中国现代小学生自己身心发育和成长的特征---活泼、好动,热衷于色彩鲜明的影像或动漫、喜欢悦耳动听的人物和声音,创设了一定的教学情景,可以极大地吸引到同学们的兴趣,把他们的关注力集中到所要学习的知识和内容上。通过丰富多样的动画图像,将抽象性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活力,有助于我们的学生主动地去了解和探究。通过生动形象的表现教育情境,使同学们仿佛置身其中,使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引导学生投身知识的海洋。在玩中学,在乐中学,不知不觉爱上美妙的数学。例如,在学生进行对课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尝试做出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仔细地聆听老师的要求,然后去做。如果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迅速地伸出2根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很困惑地愣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这是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老师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探究欲望。
2.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
首先,对于学生来说一定要给予成功的期望,因为老师对于学生的期望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够充分地激起学生潜在的力量,激发积极向上的学习主动性。其次,创设活动促使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从中获得成功的机会,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给出不同的教育目标和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并布置分层作业。再次,展示成功,让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营造一个享受成功的情境。
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小学生的最大特征之一点也就是:虽然他们有很强的科学求知欲,但是他们学习听课的课余时间不能保证持久,不能够充分地集中精神,那为了能够让每个学生的集体注意力充分地得到集中,教师在给每个学生上课时,要尽量做到教师善于以生动的教学语言、正确的语言比喻、直观地课堂演示、形象的动画图、具有很强启发性的教师问答、变化多元的课堂教学方式等,将每个学生的一切目光和集体注意力都充分吸引并回到了课堂上来。数学课堂教学本身应该彻底地完全改变重教学结果、轻教学过程的这种失败教育倾向,使课堂教学本身不只仅是需要向更多学生主动传递数学知识,而且更重要的就是能够让更多学生主动地学习获取数学知识。
三、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我们要想促进学生主动倾听、积极地动脑、学会自己学习,就必须要在课堂上让他们有效地将自己的耳、目、脑、嘴充分利用。教给他们一种科学的知识和学习方式,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进行学、思、用的技巧,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促进学生真正喜欢和学习,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1.会听
使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一定要边倾听、旁抄笔迹,把握好重点。不但学生要认真地聆听一位老师的演示,而且我们也要认真地聆听一位同学的发言,聆听同学的发言中遇到哪些问题。为了培养和训练学生倾听思考的能力,教师们也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把口算题交给教师进行口述,学生直接把自己所读的得数表示出来;教师通过口述所学的应用题,让每个学生都直接书写算式;适当的提问。
2.会看
它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观察技巧与习惯。凡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去观看,自己设想就已经能够掌握了的知识,教师都可以采取不讲解或适时地进行点拨,在课堂上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充分的思考资源。
观察素材要准确、鲜明,要能够有效地激发和吸引学生的观察兴趣,由课堂上的教师亲身带领学生进行观察,给予学生一个观察的提纲和指导,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对观察、比较来做出正确的判断。
3.会想
第一步是思考。在课堂上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动小脑筋进行思考想象的时间,让学生能够有一个机会敢于动小脑筋进行思考。这除了是依靠教师的思维启发外,还要依“促”,促使他们开始动手思考,使得学生在针对教师的提问中人人都能动脑思考。
4.会说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考的重要手段,一定要用心来理解。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应该尽量地让我们的学生——说。如果我们要有机会想象,做得出,想的好,就必须要认真倾听、细心地读。抓住这一机会讲解就有可能推动其它的三会,所以教学中我们需要非常注意对于学生的表达技巧培养与训练。
四、精心设问,创设学生主动思维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要充分利用有限时间,从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实践角度入手,抓住所学知识点的本质和属性,精心地设计提出的问题,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一个主动、独立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教师进行教“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学生们通过简单的数学实验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在了解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教师精心地大胆设问,组织了几个学生一起进行如下讨论:(1)是否不论什么形状的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都有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底是什么关系?高呢?(3)怎样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当教师从动手操作的讨论中总结并归纳了一个三角形面积公式后,再次引导同学们质疑:底数乘以高不加上除以就可能直接得到另一个三角形的大小和面积吗?为什么?
通过老师的适时指导和广泛的学生探究,大家都在一起互相启发,既有效地解决了这一节课的教学问题和重难点,突破了教学的困惑,同时又有效地促进了中小学生的逻辑思考方式和发展,达到了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数学素质的主要目的。
又如在教学“密铺”时,学生通过操作知道了同样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能密铺。那么同样的三角形和梯形是否能密铺呢?为什么?学生通过推理得出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相等平行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可以密铺所有三角形也可以密铺。同样的两个梯形又只是能够被拼成一个长方形或者是平行的四边形,而且这两个长方形或者是平行四边形也能够密铺。
五、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1.教师与学生平等
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作为教育学生的一个主导,学生则是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主体,这仅仅不过是一种角色上的划分,在人格上也是要求师生平等的。
2.努力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
老师除了要在课堂上用平等、热情的方式来对待和鼓励学生外,还要在课外舍得感情的投资,多与他们接触,主动寻找一些学生交流谈心,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3.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
教师首先要充分理解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独特性格,关心每一位学生。在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在学习课堂上犯错时,不过分地提出批评或者提出指责而是充分地给他们及时进行纠正改过的时间与机会,使得许多学生深深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他们能够自觉地全身心地的投入到并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
参考文献:
[1]乌仁才其格.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J]. 科教文汇, 2009, 000(020):149-149.
[2]杨娜.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究[J]. 家教世界, 2013, 000(008):24-24.
[3]魏贤斌.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J]. 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 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