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妮
陕西省宝鸡市虢镇中学 721300
新课标强调一切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校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课堂教学。
一、转变观念、突出学生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观念要与时俱进,观念要不断更新,有了新观念教学才会创新。
1、教学观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互相协作的劳动,它特别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主宰课堂的习惯,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学生,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探求知识、学习技能道路上的引导者、组织者”的理念。所以,教师要有一种正确的全新的教学观。
2、主体观
现代教学强调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所以,必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核心是主体性,只有学生主体性得到全面发展,才能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在地理教学中,教书必须树立教育教学的主体观,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和思想教育,主动培养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从以前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是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3、实践观
实践是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学生参与实践的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某些过程,获得直接的知识和活动体验以及接受相应的思想教育,以促进学生的认知深化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月相的变化时可提前一个月布置任务,让学生观测一天中月亮的变化并作记录,这样通过学生的观察更易于发现和总结规律。这样通过具体实践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主体意识。
二、改善师生关系,树立民主教风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老师闻道在先但不是圣人,学生相应的也有可取之处,“教学相长”的古训永远不会过时。在课堂上做到师生平等,学习氛围轻松、民主,让学生大胆发言,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自我探究意识,增强自信心,还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1、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情趣和爱好,尊重学生在认知水平上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适宜其发展的不同要求,充分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身心发展。“亲其师则信其道”,只有学生和教师互相尊重、达成共识,学生才能更积极、更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2、激励学生
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有积极主动的一面,也有消极被动的一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主体性,就要设计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诱导学生,并给与恰当的评价与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快乐的体验 ,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例如在讲到《旅游景观欣赏一》时,课本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容易产生懈怠心理。于是我先从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入手,说出苏轼不仅是位文人而且上晓天文下晓地理,学生就会产生疑问。
我让学生细读此诗,说出从地理学的角度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或者有什么感悟。学生在一番思考过后得出结论----观山景要选择观赏位置,教师给予肯定后,学生情绪高涨,接着我又引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让学生找诗句中都有哪些事物,要观赏这些事物还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在学生的积极思索探讨中得出重要结论,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在老师的一次次肯定与赞赏下,学生一次次体验了动脑思考后成功的喜悦,信心倍增,不断强化进取动力,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3、做学生的表率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地理教师要以自己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执著进取的工作热情来感召学生、教育学生。例如在学习《城市交通运输》时,教师要求学生在学校附近的十字路口观察一小时。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观察,指导学生发现总结城市交通运输的特点。
三、课堂上主体性的培养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精心导课
课堂教学的导入,就如乐曲中的“引子”、戏曲中的“序幕”,电影的“开场白”,起着集中注意,带入情景,引人入胜的作用。因此,地理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抓住学生的心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印度洋季风洋流特点时,设问郑和七次下西洋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返航,为什么?这样学生被吸引住了,兴趣高涨,便要探个究竟。
2、善于引导
实施素质教育,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时课堂教学活化,要做到活而不乱,这就要求教师加大课堂导入的力度,既要指导,又要引导,切忌撒手放羊,教师要引导学生求知进取,主动地认识和思考,实现学生自觉自主学习。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深入实际地开展调查,使学生具有一定独立探究知识和实践动手的能力。
3、优化教法
优化地理教学法的各个原则,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整体作用以激发学生兴趣。如: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采用分组讨论法、自学法、课前说课、实地考核法、开展研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4、突出学生主体,注意提问方式
课堂上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启发提问。教师提问要激发学生的思考性,并对全班学生产生吸引力。教师的提问不能简单化、庸俗化。我们追求的是思维的活跃,让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不是追求表面、形式的活跃。
四、评价中体现学生主体性,激发创新性
传统的教学评价以书面知识性考试为主,以考试分数作为价值判断的准绳。在倡导全面发展的今天这显然是不够的、片面的。因为考试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对学生的考察很大程度上指向知识的迁移能力。在高二选修教材中,对于旅游活动部分的检测中我尝试了对学生的测评改革,对学生进行了开放式考察,我让学生阐述对红色旅游的认识,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哪些地区你觉得适宜发展红色旅游,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综合评价,不仅使学生掌握巩固了课本中的知识,而且走出了课本。灵活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进行学科间的整合,它比传统评价易于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总之,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既是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也是开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地理教学不仅仅教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使他们具有自主思考,独立发展,实现自我的能力。在教学中改变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现行教学评测方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