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仁泰
德化县第六实验小学 福建省泉州市 362500
摘要:素读方法起源于中国的佛经吟诵,定名于日本7世纪,是一种纯粹的读,不过分讲求文章的具体内涵。我国古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要求学生对学习篇目进行多次吟诵,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甚至赋予其情感,再讲求理解文意。2007年以来,素读教学在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被广泛推广,学生也借此愈发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小学古诗文;素读教学;实施策略
1小学古诗文素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师教学方法不当
同是小学阶段,不同学段的学生应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低年级向高年级,教学的课堂训练点应逐步深入,帮助学生的思维角度更加多元,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挑战性。六个年级的素读教学从一而终,会导致学生对古诗文产生审美疲劳,不利于学生思辨思维的培养。“教不达意”是当前小学古诗文素读教学的困境之一,其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与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境相契合。古诗文具有时空跨越性,一些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会出现字词障碍的状况。这种学习障碍不是简单的字、词、句理解,而是对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具体事物产生陌生感。
1.2教师课堂介入过多
古诗文的学习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许多学生对素读教学不甚了解,容易进入“死记硬背”的误区。因此,教师讲明学习目的、要求、方式、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低年级阶段,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简单的字词,比如常用字词曰、汝、之、哉、否等;学生步入高年级后,教师也需要引导与启发学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与方法。但是,教师一旦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将大打折扣。古诗文的内容较为深邃,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具体文意、表现手法等方面都需要积极探索,才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我探索与发现的空间。
1.3学生迁移运用能力弱
叶圣陶先生曾对国文教学有这样的思考:国文教学自有它自身独特的作用,那就是训练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素读教学在古诗文阅读训练方面已有不小的成就,但如何借古诗文教学提升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则有待语文教师进一步思考。学生学习一篇古诗文,多是聚焦于文言知识或仅仅局限于熟练背诵,真正将文章思维深度、语言特色内化于自身的则少之又少。迁移是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应用问题进行联系,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再创造,是学生提升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弱主要体现于阅读概括能力弱、语言表达不恰切、文章写作逻辑性差、写作材料引用意识不够等方面。迁移运用能力是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小学古诗文素读教学中亦不可忽视。
2小学古诗文素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结合当前小学古诗文素读教学现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以促进素读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实践中更加完善,发挥更大的作用。
2.1改善方法,因人因材恰当施教
教学方法是教师高质量开展教学的重要支柱,教师只有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古诗文素读教学方法的实施对象是学生,载体是古诗文选篇。教师应时刻反思自己在教学方法使用方面的不足,改善教学。
2.1.1针对学情差异,设计教学目标
小学古诗文素读教学不应只局限于简单的素读,教师要学会以素读教学为依托,带领学生拓宽文言学习视野,深入挖掘文本,在不同学段为学生设计符合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语言文字运用、思维发展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应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古诗文的兴趣上。教师可通过举办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多吟诵、多体验。中年级作为低、高年级的过渡阶段,需要教师为学生更高年级的学习做铺垫。教师在知道学生吟诵的基础上,需要帮助学生学会简单地疏通文义,让学生对部分篇章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在古诗文课堂上,教师也可以设计同篇文章在不同学段的“同课异构”。以《中华经典素读范本》一年级上册《游子吟》为例,低年级学生可以以说唱、表演的方式记诵;中年级学生要尝试感受诗中所颂扬的母爱的伟大,学会在生活中感恩父母。
2.1.2借助多媒体,实现跨媒介教学
跨媒介阅读作为现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任务群之一,也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跨媒介阅读往往容易陷入流于形式、不够深入的误区。将多媒体恰如其分地融入古诗文教学,是教师实现高效跨媒介教学的要义之一。多媒体融入古诗文素读课堂的途径是多样的,字音矫正、吟诵学习、字词理解、情境带入、情感体悟等都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引领。不擅长朗读、吟诵的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索名家的相关录音,将之播放给学生;对于古诗文中特殊的意象,教师可以引入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字词的含义;教师亦可采用声音、图片、动画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声临其境地感受诗文要表达的情感……多媒体的使用也应当是恰当的。教师不应只是迎合新型的教学模式而使用多媒体,课堂资源选取要与文章相配是教师尤为需要注意的。教师在选取课件插图时应充分考虑古诗文中意象的状态,例如,在《湖心亭看雪》一文中,教师应选择冬季西湖的图画并展示给学生,而非夏天的西湖图景。
2.2适当放手,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当前,教师对学生的古诗文学习能力信心不足。许多教师认为小学生学习古诗文较为困难、兴趣不高,因而采用灌输式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这违背了学生的探究心理,古诗文教学的拓展空间减小。在学生原有水平的基础上,素读教学让学生的知识储备、语言能力、文化素养有了极大的提升。因此,在素读课堂上,教师应当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整体感知、探讨研究,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
2.2.1利用工具性支架,展开学习活动
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是指为学习者构建知识体系、提供概念框架的教学。为了引导学生进入具体的教学情境,教师可搭建支架以完成学习活动。工具性支架是支架式教学的形式之一,教师通过设计表格,为学生提供提示,为学生建立具体的教学目标,实现学习引领与归纳整理。工具性表格对高年级学生而言尤为重要。高年级学生可由教师布置相关的预习任务,利用表格厘清字词读音、文章大意与脉络,帮助学生养成自学能力。对于简单的文言文,教师还可设计相关的对比阅读表,通过群文阅读,让学生找到所学古诗文之间的个性与共性。中低年级学生的文言基础较弱,教师可利用表格,让学生简单记录自己学习文言与中华文化的体验与心得,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2.2.2设计多样化活动,推进教学进程
教学活动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师通过开展活动,启发学生思维,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古诗文素读教学在原有古诗文课堂的基础上,增加了更为丰富的活动,在吟诵、朗诵方面体现得格外显著。教师应当继续挖掘活动深度,为学生设计具备思考与启发价值的课堂环节。教师可让学生自行记录文言学习心得,由教师为学生形成个人档案,让学生在一定学时后看到自己的阶段性学习成果,以提升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信心。
3结语
在当下语文教育探讨与尝试中,素读教学让古诗文学习有了重大的突破和进展。素读教学在培养学生德育、智育方面具有重要的熏陶感染和启发引导作用。若是能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将古诗文学习的主动探索权归还给学生,在教师与学生的全力配合下,相信学生的古诗文学习能力会有更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陆云峰.“素读”理念下阅读教学的旨向与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6(03):15-17.
[2]杜肆贰.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53):262-263.
[3]冯永年.小学语文初读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科研论坛,2006(S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