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敏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第一小学 广东 东莞 523800
《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以及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巧妙利用课文中的词语,充分挖掘词语在阅读教学中的功用,引导学生想象神话情境,感受神话丰富的想象力,体会人物的形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巧用词串,进入情境。
《女娲补天》第一段生动地描写了“灾难发生”之后的情境。在学生初读完课文之后,我出示了这样两组词语:
第一组:欢歌笑语 快乐幸福
第二组:轰隆隆 熊熊大火 围困 挣扎
在指导学生将词语读准确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1.“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吗?”学生们很快发现了,第一组词语是描写快乐生活的词语,第二组是描写文中灾难的情境。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这两组词语后,灾难带来的悲惨情形呈现在大家面前。
2.“读着这些词语,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境?”有学生说:“太可怕了!”,“我仿佛听到了人们求救的声音。”
3.带着你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反思:通过两组词语的对比,激发学生的想象和体验,从而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和可怕,让学生能够入情入境地朗读,轻轻松松地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体现了轻松、高效的课堂教学特点。
二、立足词语,展开想象。
课文第三段描写了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所做出的努力。“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女娲是怎样冒着生命危险找五彩石的,课文中并没有具体写。我在这段的教学中,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开展想象,设计了以下环节。
1.课文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女娲找石”的不容易?
学生抓住“几天几夜、找啊找啊、终于”等词语初步感受女娲找石的艰辛。
2.在这几天几夜之中,女娲在找寻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发生哪些事情呢?
学生抓住找寻时间之长想象女娲找石的艰辛:早上在找、中午在找、晚上还在找,第二天,第三天……从地点上体会女娲补天的艰辛:想象女娲都找了哪些地方,山冈上、缝隙里、山洞中……
反思:神话最大的特点就是丰富的想象力。立足重点词语,让学生潜心品味课文中隐藏的信息,发挥想象,让单薄的阅读材料逐渐丰满起来。在这样的词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课堂教学因此也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
三、品味词语,个性解读。
文中对女娲补天的部分用了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来描写:“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补好了。”这部分中的几个动词:“装、端、泼”用得十分准确,同时体现出了女娲的神奇力量。但是,如果没有带领学生耐心地品味这些词语,可能就错过了一个重要的语言文字训练点。于是,我在这里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1.标出这一段中描写女娲动作的词语。
2.从这几个简单的动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说:“女娲很勇敢并充满智慧”。“女娲补天很辛苦”。“补天是件很艰难的事。”“女娲的动作很果断,她很勇敢”。“补天简直太神奇了”。
3..让生带着体会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反思:“装、端、泼”,几个看似简单的动词,引出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就这样,女娲补天的神奇形象展现在学生眼前。动词的品味,不仅帮助学生感受到了女娲的形象,也让学生感受到了词语的准确性。
四、词语积累,复述故事。
课文练习第二题要求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为了帮助学生复述课文,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1.出示课文词语。从课文中精选与情节相关的词语,。
“轰隆隆 塌下 露出 燃烧 熊熊大火 围困 挣扎 熄灭 喷火 几天几夜 缺少 冶炼 液体 金光四射 云霞”
2.先读一读 ,然后将词语归类 ,分为“灾难”“灭火”“找石”“补天”。
3.请学生结合词语复述述课文,并能用上 “ 词语大转盘” 中的词语。师生评议。
反思:积累、运用是语文教学之根本。通过“词语转盘”让学生复述,不仅让把复述这一学习任务化难为易,同时,也让学生在这一个学习过程中再次积累了文中的词语,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让阅读教学的语言训练落在实处。
杨再隋教授认为,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女娲补天》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我充分挖掘词语在朗读、理解、积累方面的功用,围绕“词语”这一主旨,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旨在落实“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之理念,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效。同时,我也深刻地感受到,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巧妙的词语教学会让语文阅读教学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