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洪
(四川省彭州市七一小学,四川 彭州 611934)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法治观念的重要阵地。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品德、行为模式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程,小学阶段的课程体系发生个改变,以往人们片面地把学科分为“主科”和“副科”,当中,而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人们不再对学科进行主次区分,更加注重各学科对于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促进作用。就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讲,其已成为了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具有关键性的教育意义。小学生还处于思想意识形成阶段,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品格,还能提高这门课程的教育质量。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加强对“立德树人”理念的认识,并能将其融入到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教学当中,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实效高效课堂构建的目标,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的综合道德素养。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以往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往往直接对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教学方式老旧,没有将学生置于主体学习地位,同时也没有综合考虑不同学生的性格、接收能力差异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比较低。对此,在新课改形式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原则,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深入的思考,为学生提供认知社会的条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使其能够感受到“客观感知”的方法以及目的,更好的理解道德与法治相关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社会环境中更好的认识自己,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模式和习惯。另外,还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培养道德与法治观念。
二、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是小学道德与发展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并在此过程中展示最为接近学生认知的情景,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真正地树立规则意识。例如,在教学“生活离不开规则”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在打饭过程中任意插队的场景,并让学生思考:学生是否可以在打饭的过程中插队?对此有何看法?在问题播放结束后,教师询问学生:“对于上述问题,你们怎么看?”小洛说:“在视频中,这位学生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他插队的行为对其他学生是不公平的。”小燕积极地举手说:“插队的行为可以引起学生之间的矛盾!”教师引导性地说道:“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应如何做呢?”小婵说:“我们应严格按照相应秩序排队!”在大部分学生对规则有了清晰的认识后,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十字路口的画面,并让学生分析:为什么人们要遵守交通规则?通过与学生交流,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尊守规则的重要性,并在此过程中真正让学生了解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
三、结合热点新闻或事件,组织开展情境教学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热点新闻和事件,据此创设教学情境,使得学生在情境教学过程中讨论和思考,使得学生理解、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积极关注社会生活。
有些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的理解难度比较大,并且缺乏生活常识,对于日常生活没有予以高度关注,对此,教师可为学生选择热点新闻和事件,将其作为课堂导入,要求学生深入讨论,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新闻的良好习惯,提高对于各类事件的辨别能力,对社会问题进行客观评价。学生通过了解新闻事件中的正面人物,能够感受到良好美德,避免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负面行为,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合理应对。
四、加强生活化教学引导,强化学生的课程认知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指引主要体现在精神方面,其是一个长期引导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进行有效连接,使其能够感受到学习并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重要作用。比如,在“家是温暖的地方”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在家庭生活中和父母之间的关系、相处模式,指导学生孝敬父母的方式,努力成为能够让父母放心的好孩子。教师可组织开展班会“感恩父母”班会活动,为学生选择多个班会主题,包括“分享家庭故事”、“介绍家庭成员”等等,通过选择主题进行讨论分析,使得学生分享在家庭生活中的趣味事件,使得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感受到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重要性,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另外,在班会结束后,还可要求学生对家庭成员写一封感谢信,表达自己对于父母的感恩之情。
五、组织开展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选择适宜的教学主体,为学生设计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丰富的实践活动。比如,在安全教育中,教师不仅可对学生介绍安全知识,同时还可组织学生参与安全演习活动中,为其创造实践操作的机会和条件,在参与实践演练时,能够掌握安全知识以及技巧。在安全防火教育中,可为学生设计消防演戏活动方案,指导学生动手制作消毒面具,正确佩戴消毒面具,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好的掌握安全逃生技巧,提升安全教育质量。另外,在道德教育方面,教师也可对学生创建实践教学平台,使其在参与实践活动时能够获得丰富体验。比如,在学习雷锋精神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体现出奉献精神的事迹,并且以力所能及的活动形式改善周围环境,体现出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同时发扬雷锋精神。
六、开展家校共育教育,共同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为了提高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创新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同时还可发挥家校共育的作用,发挥家庭对于学生的影响,鼓励学生与家长加强沟通交流,使得家长能够配合道德与法治教学,改善教学效果。在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学生与家长的关系比较密切,而家长的言行举止以及行为模式对于学生的印象比较大,因此,教师应关注家长在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与学生加强沟通交流,为其介绍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道德与法治教学。比如,有些家长对于学生科学知识的要求比较高,可能会忽略孩子的兴趣爱好,而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不畅,在培养兴趣爱好时无法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对此,在“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兴趣爱好,与家长加强沟通交流,使得家长能够配合道德与法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思想理念、教学方式方面,应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坚持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增强课程教学效果,保证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玉红.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浅谈[J].文渊,2018(12):648.
[2]陈丽新.制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0(02):43.
[3]康凯辉.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的制定[J].中国农村教育,2019(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