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静
(杭州市丁荷小学,浙江省杭州市,310000)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技术为课堂高效精准的教学提供了数据支撑。本文依托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材,以小班化教学为实施载体。通过之江汇教育广场,从技术层面解决当下课堂评价方法“单一局限”、分层依据“摇摆不定”、评价效果“转瞬即逝”的现状。笔者在实践中结合信息课堂的实际,建立精准评价机制,实施多级管理、量化课堂表现、实行差异教学。通过“四评一助”的课堂评价方法,为教师进行分层教学提供了依据,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让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共同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对五年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之江汇;小班化教学;评价单;差异化教学
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问题
(一)评价方法“单一局限”
在信息技术课堂,老师更加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所以评价也主要是这方面的反馈。作为信息时代的数字小公民,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也是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目标之一。在使用之江汇进行学生评价之前,笔者通常是口头反馈式评价,这种方法无法全面地描述学生的学习情况、习惯养成等。
(二)分层依据“摇摆不定”
面对学习基础差异不同、学习能力各异的学生,如何对他们进行分层是一个难题。将他们分层的那个基准很难把握。教师大部分通过作品来对每个学生进行分层,而同一等级的作品掌握情况和没有习得的技能也各有差异,所以分层的基准线在哪里是并不清晰明确。
(三)评价效果“转瞬即逝”
对于学生优秀的表现或有待改进的地方,老师大多采用口头表扬或积分卡等方式,但是对于自己一个学期中好在哪些地方、不足体现在哪里都没有办法保存下来。即使有积分卡的激励措施,最后还是一个分数的体现。无论是老师的表扬还是批评虽然“见效快”,但是“保质期”不长。
二、基于精准课堂的教学对策
(一)四方齐评价,评价对象更“全面”
从评价的策略来看,通过教师、科代表、组长、自我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借助之江汇教育广场中的学生点评功能,从而建立起每个学生在信息课堂上的“课堂画像”。从评价的维度来看,基于信息课中常见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促使学生无论是行为习惯、学习方法还是品德培养,都能够全面发展。
(二)学生预分层,评价内容更“精准”
数据之于课堂的作用意义重大,高效课堂也是数据“发声”的地方。通过之江汇教育广场中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将每节课的检测结果进行分类,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形成性评价。根据学生的测评结果进行不同的教学反馈,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借助之江汇,评价数据能“共享”
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移动端或客户端查看每节课的课堂评价、测评结果、作品等级。课堂上每个关于学生的情况都能通过数据来帮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反省,进而实现突破与改进。一个学期的数据汇总形成学生的学习报告单,云端共享所有的数据让课堂的学习痕迹被保留下来。
三、基于“四评一助”的教学实施
(一)建立评价机制,实施多级管理
1.依据学生课堂表现,建立评价维度
基于教学实践,笔者在课前建立可信且多元的评价维度,对学生四个维度展开评价,结合信息技术课堂实际对每一个维度设置表扬和待进步两个类型,每个指标被赋予不同的分值,旨在引导学生全方面发展。
“四评”维度:总结信息技术课堂实际情况,将课堂评价表分为四个维度,分别为课堂常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成效。
图1 精准评价指标
“一助”帮扶:评选出AB助教。每个组有8-12个人,组长检查及帮扶任务较重,且教室桌椅呈长方形摆放,不利于组长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所以在每一排设置了一名助教来帮扶这一排内的后进同学,同时在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帮助组长检查同学的作品质量。
2.挑选班级骨干力量,开展师生共评
在每个班级挑选精锐的学生骨干作为评价团队。形成以信息老师为引导、科代表掌管团队评价、小组长分管成员个人点评、AB助教协助小组长开展作业质量定级、组内成员进行自评。每项评价指标分工到人,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发挥每个小组内的骨干力量,也满足每个学生对自我学习检测的需求。
(二)量化课堂表现,教学趋向精准
1.基于学情预分层,每课按实际微调
基于前一阶段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数据收集,根据这个综合排行,在学期初进行等级划分。全班前30%学生为A等级,后30%学生为C等级,其余为B等级。这为教师在学期初进行座位安排提供了有利的数据参考,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同时也保证组间平衡稳定协调。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人,教师通过每一节课每个学生的真实情况,对学生的分层进行微调整,如果有学生表现突出,则其在本节课可以获得另一等级的实践作业或练习题。如王同学在预分组中排名25,分在B等级中,但是在本节课他表现突出,则教师在这节课的作业布置中发送A等作业给他,以肯定他在这节课中的表现,同时也满足他继续发展的需求。
2.课堂练习有区分, 进行形成性检测
要让不同等级的学生都能获悉知识,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获得自豪感,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根据学生综合排名和每课表现,已初步形成3个等级,老师针对不同等级的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作业量多少之分。对于A等级学生适当增加课外拓展练习可以提高他们的成就感,如在五上《数据的计算》一课中,让A等级学生除了计算百分比,也鼓励他们尝试使用其他的计算方式,并说一说其适用场景。对于C等级学生则主要完成基础知识巩固练习。
知识难易程度区别。笔者在编随堂小测时,针对同一知识点出不同难度的题目,这样在课上就将难度系数相同的题目进行组卷,发布给对应等级的学生。如在《走进计算机》一课里,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题目的难度系数有区分。对于C等级学生,完成的题目难度系数在1-2星,B等级学生题目在3-4星,A等级学生题目难度系数在4-5星。
作业要求高低之分。对于不同等级的学生作业要求不一。对于A等级学生,注重作业的完成质量及拓展任务,中间部分学生要求能完成作品设计,C等级学生的要关注作品的完成度。
图2 课堂小测教学实施流程图
如上图,课堂上开展随堂小测,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再进行不同的教学活动组织,做到教学有的放矢。学生作答结果答对率大于90%时,由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讲解分析,而后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答对率在60%~90%之间,由选择不同答案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组成辩论小组。发表自己选择这个选项的理由。最后二次自学,实现知识体系的重新构建。答对率少于60%时,说明之前的学习还存在偏差与漏洞,此时由教师重新讲解,梳理巩固,实现知识的矫正与补漏。
3.后续矫正有依据,针对指导分等级
A等级学生:享作品。优等生本身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扎实的知识技能,他们具有上进心的同时渴望自己被认可。笔者通过分享优秀作品让这部分同学获得成就感。同时由于他们上进好学,所以在欣赏别人优秀作品时,他们也会反思自己的设计是否可以更好。
B等级学生:讲典型。B等级学生是需要老师花精力关注的群体,他们离优秀很近,往往老师帮一帮、扶一扶就能获得进步,在批阅作品时将这部分学生出现的典型问题标注出来,在课堂上花一点时间讲解,B等级学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如在五上《数据的获取》一课中,获得B等级的作品主要问题集中在重点不突出上,讲解其中一个学生的作品,然后再展示另一相同问题作品时,学生自然能知道它的问题所在。
C等级学生:“帮扶”日。对于C等级学生每两月设立了一个全班“帮扶”日,在这节课中只能是C等级学生获得发言、展示的机会。只有C等级学生有“发言权”的课堂上,他们表现得无比积极。另外只要在这节课中帮助过C等级学生的同学仍然可以获得“乐于助人”分,同时不影响他们的作品评定分,所以其他同学主动助人的比例升高。这样的“帮扶”日对于C等级学生的帮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提供诊断数据,实现三方互动
1.基于横向对比,评选光荣榜
适当的奖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通过个人情况雷达图,每个学生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班级体中所处的水平。通过雷达图中四个维度的分数,学生能和全班同学进行比较,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板。如下图,这个学生的课堂表现呈现出的雷达图面积为绿色部分,与全班的情况相比,他课堂成效和学习方法较为突出,说明这个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强,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比较高。不过在课堂常规、学习态度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在学习态度方面该学生主要关注自己的学习,在团队合作和帮扶他人方面表现得不足。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变自己的学习策略。合作才能共赢,评价表也驱动着学生全方面提高自己。尽管他有不足,但整体上他表现突出,所以通过在班级黑板报粘贴头像和表现情况的方式奖励优秀的学生。除此之外对于进步明显、小组表现优异的都会获得上榜机会。
图3 学生学习情况雷达图
2.关注线性成长,实现家校共育
评价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学生的进步。通过每课积累的数据,让学生、家长、老师都能透过数据看到学习和行为上的不足和优势,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成为更好地自己。笔者在实践中会将每节课的诊断数据分享给学生和家长,通过家校互通的方式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成长中来,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后,学生的进步明显。
四、精准课堂教学实施成效
(一)健全评价制度,培养梯队干部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实施精准课堂过程中,组建了一支精锐队伍,他们由科代表统管四组团队,四个小组长分管个人评价,8个组内助教协助小组长,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组织结构,充分发挥组内每个学生的优势,让小组整体进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了解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教学活动多以以整组完成为驱动,所以学生很注重组间评价的分数,会主动去指导C等级学生。据统计,各班科代表、小组长和助教在学校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参加区级以上的科技比赛并获奖人数占比达75.9%。
(二)实行精准施教,提高课堂效率
实践研究中设置了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中使用评价表进行课堂反馈,对照班级中未使用评价表。数据统计,对照班级中老师强调课堂纪律7次、行为习惯4次。实验班级中老师涉及班级纪律的频率和行为习惯均为1次。另外实验班在创新想法、银牌茁壮、整组设计安静三个指标上较对照班有明显的提高。分析课堂小测数据可得,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随堂测试的正确率有明显提高趋势。作业质量的提高也得益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业提交率被纳入小组评价范畴。评价表实行后的提交率为97.5%,作业质量A率为38.5%,B率56.4%,C率为5.1%。作业质量分步情况整体往高等级进步,优秀的作业数量增加明显,C等级的作业数量减少幅度最大。
(三)坚持评价反馈,形成数字档案
每个月进行班级评比,评比项目分为优秀个人、进步个人、最佳团队。这些数据都来源于之江汇教育广场中对每个学生及小组的评价分数统计,这些都是精准的过程性评价痕迹,在学期末进行学生综合评价时,平台上的数据是重要参考依据。同时每次小测的错题也会被自动收录到错题集中,学生打开错题集便能查漏补缺,为学生积累了学习成长档案。
五、“四评一助”下精准教学成效感悟
结合信息课堂实际开展精准评价,所有指标的制定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科代表和小组长的分工执行,让信息课堂评价与老师的教学“并行”,使得评价及时有效。平台生成的班级统计表既驱动学生向多维发展,又让教师根据数据快速调整教学方法。精准评价到班,到组,到人,到学习发生的每个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意识的形成、想法的表达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学习知识与技能的目的都将指向于学生的创作需求、问题解决需求。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增加对学生合作探究效度的反馈,同时开辟云端空间让学生的作品得以共享,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收获成长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张清源.基于核心素养的智慧课堂助力信息技术精准教学——以“构筑信息安全屏障”一课为例[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09):29-30.
[2]练丽荷.基于互动课堂的小学信息技术精准教学——以《生活与网络》为例[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20(Z3):78-80.
[3]孙召英.聚焦智慧课堂个性化和精准化学习——构建现代校园智能教育生态[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6):110-111.
[4]陈攀.信息技术课堂精准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发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9):45-46.
作者简介:蔡静,1993,女,布依族,籍贯:贵州省安顺市,职务职称:二级教师,信息教研组长,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精准评价、分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