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新型家校共育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5期   作者:黄雪彩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过程中,要求当前教育工作应该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基本的教学目标,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
        黄雪彩
        隆安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532799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过程中,要求当前教育工作应该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基本的教学目标,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不但需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要作用,还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也是促进学生学习成长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新时期有必要对新型家校共育工作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当前家校共育的现实问题,应该坚持密切沟通,形成共识,应该搭建平台,理实结合,还要科学评估,总结提升,这都有助于促进家校双方形成教育合力。本文主要围绕核心素养下小学新型家校共育策略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家校共育;策略
        引言
        每一位学生从婴儿开始,就潜移默化地接受家庭方面的各种教育,并且会一直伴随人生成长。在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后,家庭教育又成为不可缺少的补充。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起步时期,为一生发展起到奠基作用,新时期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这两个方面都要充分发挥作用,双方密切配合,探索建立新型的家校共育机制,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这样一定会促使小学生更好的学习与成长,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形成良好的人格和品质。
        1 当前小学家校共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思想观念落后,相互推脱责任。现在很多家长和学校教师都在思想观念上较为落后,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在教育孩子方面缺少科学的认识,比如家长认为只需要在生活方面照顾好孩子就可以了,所有的教育责任都是学校和老师的,平时缺少对孩子表现的关注,一旦发现问题就会责怪老师和学校,也有一些教师总是埋怨家长不用心教育孩子,对积极培养学校工作,相互推脱责任,家校共育难以实施[1];第二,存在认识误区,没有形成共识。有时候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他们综合素质发展,这与素质教育理念相违背,或者期望过低,很少教育引导孩子,也都不利于家校共育的开展;第三,榜样缺失,素养难育。教师和父母都是孩子的榜样,如果作为家长和教师存在素养上的问题,平时不注意规范自身的言行,没有以身作则,这样无法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那么也不利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2 核心素养下小学新型家校共育策略
        2.1密切沟通,形成共识
        现在很多小学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扮演权威者和指挥者的角色,平时严格要求学生做一些事情,也总是让家长负责各种配合工作,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基本上被迫配合,甚至还存在送礼的情况。作为小学班主任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家校共育的意义和实施方法,积极主动的与孩子家长进行联系,可以向他们介绍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也可以了解孩子在家中的具体情况,双方平等的互动交流,明确各自的责任分工,相互配合,共同研究方法策略,创设良好的家校共育环境,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2]。
        2.2搭建平台,理实结合
        对于小学新型家校共育的开展,为了充分发挥各方的教育作用,应该搭建相关的交流平台。具体来说:要创建家长学校平台,组织广大家长进行培训学习,帮助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方法,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要求家长平时要注意规范自身的言行,增进亲子沟通交流,营造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的家庭环境;充分运用家长会平台,组织家长发言逼到,开展育儿经验交流分享,促使家长们取长补短,学习成功的育儿经验,改进教育方法,关注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还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化平台,借助QQ、维信等网络交流工具,搭建家校紧密沟通的桥梁,促进家校共育的深入开展。另外,在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理论知识,还要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注重理实结合,比如学校可以组织科学育儿讲座活动,还有设置家长开放日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爱心公益活动等,从而通过实践促使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3科学评估,总结提升
        核心素养背景下,对于家校共育开展的效果如何,还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估。家校共育的开展应该是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所以应该以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情况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应该形成具体的量化标准,要对小学生的文化学习、身体素质、道德品质、心理素养、个性成长等多个方面进行定期评估,同时学校、教师和家长也要进行自我诊断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改正不足,发扬优点,不断提升家校共育开展的水平[3]。
        结语
        总之,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注重新型家校共育模式的构建,学校与家长双方应该是互动交流的,共同合作,都要本着促进孩子成长发展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建立一种密切、健康、科学的家校管理,形成教育合力,为小学生创设学习成长的良好空间。
        参考文献:
        [1]王红顺.借力 借智 借道,相识 相知 相行:家校协作、家校共育的六大新视域[J].教书育人,2018(23):57-60.
        [2]孟丽娟.家校共育:促进“我与孩子共成长”[J].中国德育,2018(15):35-38.
        [3]王银飞,张军凤.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度教学探讨[J].课程教学研究,2020(2):37-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