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三川口学校 730209
摘要: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是一个新的课题。它本质上体现了以人为本和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次研究对城乡结合部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策略进行分析,用更生动、深刻的方式进行了生命观念的传达。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学;生命教育;
在小学高年段的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我们是希望让学生在比较小的时候就能对生命有敬畏、有珍爱,希望学生能有正确的生命观念。这和学生未来的身心发展,人生成长息息相关。但是,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他们对生命教育的理解也可能是肤浅的,甚至有误区的。这都需要教育工作者多加注意,在实践教学中灵活应对。
一、正确认识生命,了解生命历程
进行生命教育,首先我们需要让学生对生命的由来,生命的发展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需要教师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不要对生命、生殖与性讳莫如深。在适当的情况下,用适当的方式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这是对科学的尊重,也可以避免学生产生误解。比如在学习五年级课文《猴王出世》的时候,小说里描述孙悟空是从石头里面孕育而出的。那么,人呢?人是怎么出生的?这就是一个很平滑的过渡,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有利契机。教师可以提出这个问题来请学生解答,然后通过网上搜集资料和演示图片等,给大家展示人类精子与卵子的结合,演示生命在母体中的孕育和成长以及分娩的过程。当然,为了避免尴尬和保证科学性,教师也可以提前整理一些生物学上,或者专业医院等机构对于生命起源等的教学资料,从而让学生对生命的真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对生命的生老病死的规律等有一个科学客观的认识。
二、设置讨论话题,深入认识生命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他们未必能深刻的思考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起伏跌宕,可能每个学生对生命中这样那样的遭遇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我想,生命教育不应该是由教师单方面告诉学生是怎样、该怎样,而是要注重启迪学生的自主思维认知,让学生独立去思考。哪怕学生的认识是错误的,这个思考、探索的过程也是有意义的。教师要做的就是适当的给予引导,通过设置讨论话题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深化对生命的认识。
比如在学习课文《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给大家提出的问题是:请同学们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五个战士最后会选择跳崖?他们就不能选择投降,等待部队来救援吗?问题本身并不复杂,却是非常考验学生的生命观。通过大家的发言可以发现,很多学生还是能够想到,如果这几名战士选择投降,后果也不会好。一方面是敌人穷凶极恶,很难保证不会杀害他们;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战士们如果投降等待部队来解救自己,可能就会再一次发生战斗,可能就会有更多战友倒下,牺牲。五壮士不想让战友为自己冒险,这是甘于奉献的精神,是不怕牺牲的精神。在五壮士看来,哪怕自己献出生命,也要让大部队平稳推进,也要完成任务。这就是一种正能量的生命观,是值得学生敬畏、深思的。通过讨论,以及教师适当的进行引导,解读,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深的生命认识。
三、结合生活情境的分析,让生命教育贴合实际
生命教育不应该单纯是一种理论观念的教育,而是应该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因为生命观其实决定了学生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我们要让学生用正确的生命观来看待生活,在生活中印证磨砺和塑造自己的生命观。比如在学习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的时候,课文最后讲到“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在这里,我就围绕地球被破坏这个话题延伸开来,让学生反思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是在破坏地球,破坏地球会对地球上的生命造成怎样的影响。通过大家的思考、探究,以及利用互联网搜集的资料素材,大家明白了胡乱扔垃圾袋,乱用化肥农药等都是对生命安全的威胁,都是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就是结合日常生活进行的生命教育,它让学生从生命角度审视自己的行为,明白了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不可以做,以生命观塑造、改造了自己的价值观、是非观。相信这样的教育工作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会有重要意义,值得教育工作者多做探究。
结语:
生命教育是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充分关怀。教育工作者要找到小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引导,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充分尊重生命,保持对生命的乐观、自信和顽强。这样的生命教育才能为学生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埋下希望的种子,让少年强,让中国强。
参考文献:
[1]刘远平.聚焦“生命、生存、生活” 升华初中语文教学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2):11-13.
[2]戴丽.以文化人 点亮心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生命教育元素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19(12):81-84+113.
[3]张瑞.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5(05):62-65.